《新修食療本草》是2020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璐琦、張水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修食療本草
- 作者:黃璐琦、張水寒
- 出版社: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2月1日
- 頁數:300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47850961
《新修食療本草》是2020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璐琦、張水寒。
《新修食療本草》是2020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璐琦、張水寒。內容簡介食療類本草是我國傳統本草著作的重要分支,也是中醫藥養生保健理論的載體。本書在繼承我國食療類本草編撰傳統的基礎上,藉助第四次全國中藥資...
《食療本草》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中醫食療學專著,作者是孟詵。作者簡介 孟詵(shēn),公元621~713年,河南汝州人,唐代著名醫藥學家。 中醫食療學鼻祖 ,開創中醫食療孟余堂 ,傳承至今,已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他是孫思邈的真傳弟子,又是與孫思邈齊名的唐代四大名醫。《孟詵傳說》已於2014年成功入選為汝州市...
食性本草是食療專著。共10卷。五代南唐陳仕良(一作士良)撰於公元10世紀中(約937~957年)。食性 類集《本經》、《本草經集注》、《唐本草》、《食療本草》、《本草拾遺》 中關於飲食者,附以己說。又附載食醫諸方及五時調養臟腑之術,為本草、醫方合編之食療專著。此書以摘引資料為主,間或補記藥性、宜忌...
《中華食療本草》是2018年3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嚴仲鎧。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多年從事中藥資源調查研究的科技人員,多年來在我國南北、東西從事藥用植物資源實地調查基礎上,為適應市場新形勢與國人健康保健新需求,總結整理調查資料、查閱相關文獻、比對相關食用經驗和知識,進行分析整理,以植物資源藥食...
為什麼要修訂《唐本草》現存唐本草殘卷的考察 關於《唐本草》的研究 對宋人校改《千金翼》引《唐本草》文考證 《唐本草》目錄的研究 從《新修本草》在日本的流傳看中日文化的交流 《新修本草》藥物合併與分條對其藥物總數的影響 《唐本草》並未經過兩次修訂 第十四章 《食療本草》《食療本草》考 金陵版《本草...
鰣魚(《食療本草》)鯧魚(《本草拾遺》)鯽魚(《新修本草》)鱖魚(《開寶本草》)果部 五果類 李(《名醫別錄》下品)杏(《名醫別錄》下品)梅(《神農本草經》中品)夷果類 荔枝(《開寶本草》)龍眼(《神農本草經》中品)橄欖(《開寶本草》)榧實(《名醫別錄》下品)味類 秦椒(《神農本草經》中品)胡椒(《...
Ⅱ 唐代本草要籍考 《藥性論》《藥性論》考 輯復《藥性論》提要 輯複本序言 輯復說明 《新修本草》關於《新修本草》輯復《新修本草》提要 范行準序 輯複本序 輯復凡例 輯復參考資料 《食療本草》輯複本序 輯校說明 《食療本草》文獻考訂 關於《食療本草》作者及其他 《食醫心鏡》重輯本前言 輯校說明...
【本草】《神農本草》 : 青青沂河草——桑一又水養生 氣益人 果平神 動須勤 滋補腎 汗流背 汁嫩根 草潤脈 桃陽心 菊補肺 參濟心 米養胃 良神氧 育人醉 本草是中草藥的另一種說法. 古人有大量關於中草藥的著作以本草命名,如:神農本草經、吳普本草、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食療本草、海藥本草、本草...
本書從東漢《神農本草經》談起,一直到清代的《植物名實圖考》,共以十八部具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為線索,全面系統介紹本草文化。對讀者而言,既是一本很好的本草文化的入門書,也可以藉此深入理解中醫文化。圖書目錄 本草鼻祖:《神農本草經》醫道之間:《本草經集注》藥典濫觴:《新修本草》食物治病:《食療本草》...
Ⅰ 輯復的古本草文獻 一、《補輯肘後方》二、《名醫別錄》三、《吳普本草》四、《雷公藥對》五、《雷公炮炙論》六、《藥性論》七、《新修本草》八、《食療本草》九、《食性本草》十、《食醫心鏡》十一、《本草拾遺》十二、《四聲本草》十三、《海藥本草》十四、《日華子本草》十五、《蜀本草》十六、《...
【椿白皮的功效介紹】: 椿白皮 (《食療本草》) 【異名】香椿皮(《經驗方》),春顛皮(《分類草藥性》)。 【考證】椿,《新修本草》始著錄,謂:“椿、樗(臭椿)二樹,形相似,樗木疏,椿木實。”《綱目》載:“椿、樗、栲,乃一木三種也。椿木皮細肌實而赤嫩,葉香甘可茹;樗木皮粗肌虛而白,...
1、《食療本草》:“通五臟擁氣。”2、《陝甘寧青中草藥選》:“利尿。”“可治小便不利,水腫。”附註 《本草衍義》:“蓼實,即《神農本經》第十一卷中水蓼之子也。彼言蓼,則用莖,此言實,即用子,此復論子之功,故分為二條。春初以葫蘆盛水淨濕,高掛於火上,晝夜使暖,遂生紅芽,取以為蔬,...
1、《新修本草》:“味辛,溫,無毒。” 2、《品匯精要》:“味辛,性溫,散,無毒。氣之厚者,陽也。臭香。” 3、《綱目》:“氣熱,味辛。陽也,浮也。” 4、《齊民要術》:“下氣消谷。” 5、《新修本草》:“主下氣溫中,破痰積。” 6、《食療本草》:“溫散結氣,治心腹中冷氣。” 7、《海藥本草》...
新修本草(S4534R、9434V)食療本草(S76R)本草殘卷(S5968R)灸法圖(S6168R、6262R)灸經明堂(S5737R)備急單驗藥方(S3347R、3395、9987AR、9987CV)治病藥名文書第一種(S1467R)治病藥名文書第二種(S1467V)醫方(Ss5435)醫方(S6177V)醫方(S6052R)醫方(S4329V)醫方(s6084R)醫方(...
1、《新修本草》:“甘、平,無毒。”2、《食療本草》:“治老嗽。”3、《本草拾遺》:“主吃,取炙食之。”4、《新修本草》:“主五痔,止血。”5、《中國藥用植物志》:“解毒。”6、 本品入藥始載於《新修本草》,云:“鳥似鵙而有幘者是。”《綱目》載:“鸜鵒巢於鵲巢、樹穴及人家屋脊中。
敦煌本草類著作 一、《本草經集注》殘卷的歷史價值 二、唐《新修本草》原始模型的發現 三、《食療本草》原始殘卷的展示 敦煌醫方類著作 一、敦煌古醫方在八法中的套用 二、敦煌古醫方在八法複合作用中的套用 三、敦煌古醫方在外治法中的套用 敦煌遺書中的道醫資料 敦煌遺書中的佛醫資料 敦煌遺書醫事雜論 ...
在理論上,總結出了一系列傳世經典著作,其中以唐代陸羽的《茶經》和清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最為著名。此階段含有茶醫藥內容的重要著作有:(1)唐代:陸羽的《茶經》、陳藏器的《本草拾遺》、蘇敬等的《新修本草》、孟詵的《食療本草》。(2) 宋代:蘇頌等的《本草圖經》、林洪的《山家清供》,等等;由宋朝...
7.2.1 本草學的出現 7.2.2 《五十二病方》與武威漢簡中的藥物 7.2.3 《神農本草經》7.2.4 《傷寒雜病論》對藥劑學的貢獻 7.3 中藥學的發展 7.3.1 陶弘景與《本草經集注》7.3.2 國家藥典《新修本草》7.3.3 《食療本草》——食治學的發展 7.3.4 《海藥本草》——外來藥的引入 7.3.5...
第七章本草類 第一節《本草經集注甲本》第二節《本草經集注乙本》第三節《新修本草甲本(甲卷乙卷)》第四節《新修本草乙本》第五節《新修本草丙本》第六節《新修本草丁本》第七節《亡名氏本草序例》第八節《食療本草》第九節*《亡名氏本草目錄》第八章針灸類 第一節《灸法圖》(甲卷、乙卷、...
中藥材鯽魚子為鯉科動物鯽魚的卵子。收集雌魚的卵子,漂淨,鮮用。簡介 【拼音名】Ji Yu Zi 【鯽魚子的功效介紹】:《食療本草》鯽魚子 【動物形態】鯽魚,體側扁,寬而高,腹部圓。頭小。吻鈍。口端位。無須。眼大。下咽齒1行,側扁,傾斜面有一溝紋。鰓耙37~54,細長,呈披針形。鱗大,側線鱗。背鰭4...
2、《新修本草》:“下氣消谷,除風破冷。”3、《食療本草》:“除風殺蟲。”4、《本草拾遺》:“去水惡瘴氣,除風濕,破冷氣,爛痃癖,伏邪惡,宣通溫補,無以加之,療瘡癬。生食,去蛇蟲溪蠱等毒度。”5、《日華子》:“健脾,治腎氣,止霍亂轉筋、腹痛,除邪辟溫,療勞瘧、冷風、痃癖癬、溫疫氣,...
在炮製新方法方面,它提出諸石要”漂“,麥冬、生薑“搗絞取汁”;《千金翼方》有反覆曝制熟地黃的方法;《食療本草》開始用童便處理藥材;《外台秘要》始載麩炒法;《仙授理傷續斷方》中新增了天南星薑汁浸,草烏薑汁煮或醋煮,自然銅火煅醋淬,何首烏黑豆蒸等。《新修本草》是唐代蘇敬等修訂的世界最早的藥典...
1、《本草經集注》:“生則有毒,薟不可食。”2、《千金·食治》:“不可多食,動宿冷。”3、《食療本草》:“久食令人虛勞無力。”4、《紹興本草》:“多食善動風氣、痼疾;生者食之戟人,乃有小毒。”5、《本草衍義》:“多食滯氣困脾。”6、《本草求真》:“多食則不免有動氣發冷泄瀉,及難克...
《食療本草》就有藠頭作為食療的記載:“患寸白蟲人,日食七顆,經七日滿,其蟲盡消作水即瘥”。《新修本草》云:“薤乃是韭類,葉不似蔥……薤有赤白兩種:白者補而美,赤者主金瘡及風,苦而無味。”《植物名實圖考》曰:“李時珍以為即山薤,今湖南山中亦有之。山何在,羅願所訶。”這裡指的是藠頭...
自唐代以後,菰米被列為中藥見於各種本草著作中。如唐代蘇敬的《新修本草》,孟詵的《食療本草》,醫聖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唐慎微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證類本草》)以及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等著作記載了將菰米用於治療消渴症和胃腸疾患等。另外,秦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中也記載了菰米作為中藥...
生薑燉烏雞:鮮生薑30克切成薄片,以順序排列置鍋底;小烏雞1隻,去淨毛及內臟,破開雞胸,平鋪鍋中,加水適量,慢火燉熟。本品有補虛散寒、安神定志、催乳作用,可做為慢性腎炎輔助療法。《別錄》有"烏雄雞主補中止痛"。《食療本草》有"黑雌雞,治反胃腹痛、折骨痛、乳癰,安胎"之說。鯽魚紅豆湯:新鮮鯽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