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漕河石斗門記》是唐代穆員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新修漕河石斗門記
- 作者:穆員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新修漕河石斗門記》是唐代穆員創作的一篇散文。
《新修漕河石斗門記》是唐代穆員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新修漕河石斗門記分洛為漕,斗門在都城東南中橋之右。舊制喉不深,口不束,其流隨之,水斯溢,旱斯涸。東有斜堰,俾其來往。終歲不修輒壞,修則水積高而迤南北。北傷則洛亘邙趾,...
《新修漕河石斗門亭記》是唐代穆員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新修漕河石斗門亭記 斗門卒事之月,安平公罷尹,杜公實來。明日,公會杜公觀厥成績,即得洗心遠目之所盡,一覽四時之美。乃授中制,創為此亭。有若嵩高二室,萬安闕塞,實檐前之山;清路麗都,類夫河漢,實砌下之池。春流夏雲,露風霜月,...
運河上的閘有兩種,一種是供過船兼放水的“船閘”,建在正河上,即攔河閘,也叫斗門;另一種是供排泄運河洪水或供運河引水的閘,建在運河兩邊大堤上,又有減水閘和積水閘之分。明代王瓊的《漕河圖志》對閘的記載如下表所示:由上表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河段,閘的分布有所不同。清代京杭運河上的閘座有興...
錫澄運河,又名運河、經河、漕河、五瀉水。在無錫縣、江陰市境內。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開以灌田,江陰市澄江鎮到南閘稱九里河,南閘以南稱運河。北宋皇祐年間重浚。北宋大觀四年(1110)在入江口建黃田港閘,明改名定波閘。從無錫市北郊皋橋起,經無錫縣石潼鎮、江陰市青陽鎮、南閘,由澄江鎮黃田港入長江。...
唐朝李渤在靈渠所立的斗門是船閘的先導,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措施。鹹通九年(868年),唐朝魚孟威再次修靈渠,“以石為鏵堤,亘四十里,植大木為斗門,至十八重,乃通巨舟”。逐漸廢棄 隋唐大運河很容易湮塞,甚至湮塞的與岸平齊。唐、後周、北宋要經常開鑿、疏浚、整修,才能令隋唐大運河能繼續使用。到南宋,因...
錫澄運河,太湖入江水道之一、連通京杭大運河和長江之間的運河。古名五瀉水、五瀉河,原為古芙蓉湖的一部分,在芙蓉湖圍墾治理中逐步形成河道。自宋代至明、清,稱“運河”、“漕河”或“涇河”、運糧河。錫澄運河自無錫皋橋由京杭大運河分支,北經青陽、月城、南閘,於無錫市江陰市的澄江鎮西過江陰船閘,原...
唐朝寶曆初年,李渤疏浚靈渠,“立斗門十八以通漕”,並且從此開始多次整修、疏浚靈渠(“自是累加修浚”),“鄣泄有宜,舟楫利焉”。唐朝李渤在靈渠所立的斗門是船閘的先導,是世界上最早的通航措施。鹹通九年(868年),唐朝魚孟威再次修靈渠,“以石為鏵堤,亘四十里,植大木為斗門,至十八重,乃通巨舟”。 [63] [...
中統三年(1262)八月,郭守敬向忽必烈面陳水利六事,其一:引玉泉水通金中都(元大都,今北京)至通州(今北京通縣)的舊漕河,這樣可以每年省去陸路轉輸所需僱車錢六萬緡。因水源缺乏,此計畫未能實現,至元二十九年(1292)八月,郭守敬再陳水利十有一事,建議不用一畝泉舊水源,別引昌平(今北京昌平)白浮村...
959年,己未年(羊年),妾取審琦所枕劍,授友進而殺之等。紀年 己未年(羊年)後周顯德六年 吳越顯德六年 于闐同慶四十八年 遼應歷九年 南漢大寶二年 荊南顯德六年 後蜀廣政二十二年 南唐顯德六年 北漢天會三年 年表 周浚漕河 後周顯德六年(959)二月,後周命樞密使王朴至河陰檢查黃河堤壩,於汴口立水閘...
遇大災之年,沿途饑民掏漕河中的剩米吃,可見漕米損失之多,絕非單純為押運者偷盜。北宋時由於漕糧自江淮至汴京每年多至800萬石,少亦不下600萬石,為當時最重要的運道。明清兩代,邗溝的漕運地位更顯重要,每到運糧季節,有一萬二千艘漕船,十二萬漕軍“帆檣銜尾,綿亘數省”。此後,邗溝入淮處末口迅速出現一...
張昇:宋禮與刑部侍郎金純、都督周長開通漕河,實為國家建立萬世無窮之功。(《宋康惠公祠志》引)李東陽:尚書宋公富經略,世上但識陳恭襄(陳瑄)。(《至安平鎮減水石壩,有懷劉司馬長句》)李鐩:剛果篤學,廉公有守,一心為國,不憚勞勤,居官三十餘年,始終一節,為時推重。(《汶上南旺:京杭大運河南旺...
陳瑄(1365-1433),明代武官、水利家,明清漕運制度的確立者。字彥純,安徽合肥人。歷任大將軍幕府、都指揮同知、右軍都督僉事,迎降燕軍,封平江伯,充總兵官、總督海運、城天津衛、督漕運,理漕河三十年。明代大運河沿用元代河道,全長三千餘里。當時,每年需要運往北京的漕糧約四五百萬石,數額巨大。明永樂...
劉大夏在聽取水利專家建議之後,先於決口處西岸開挖一條月河,以通漕運,在保證通漕情況下,經兩年時間,完成張秋決口的堵塞工程,又疏浚數處河道,以分水勢,於昨城(治今河南汲縣東南)經東明、長垣到徐州,此後漕河上下無大患者二十餘年。不過,經這次治理後,黃河自開封往東,不再向東北入山東流入渤海,而是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