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新乾剪紙,源遠流長。大洋洲出土的商代青銅、玉器文物紋飾,就是剪紙原始雛形。在傳統文化、民間風俗、宗教思想影響下,經過長期的傳承發展,剪紙逐漸成為贛鄱大地古老而充滿生機的民間藝術之一。
民間剪紙活動,以新幹縣較為突出。改革開放後,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初新幹縣有剪紙愛好者100餘人,和原先剪紙技藝較突出的幾位民間藝人積極開展此項活動,形成一種風氣,普及全縣各地,尤以七琴民間剪紙愛好者居多。民間藝人洪桂英、洪志紅、彭許平等人的剪紙作品,富有個性和特色。
文化特徵
用途
在新乾民間,廣為流傳的剪紙以“家傳”或“互教”方式傳承發展。新乾剪紙多用來裝點居室、門窗,或是用於婚嫁、喜慶、年節及喪事等百姓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婦女的攔裙花、鞋花、頭蓋花,門帘、童帽、口枷花和春節用的彩簾,喪事用的靈屋、壽鞋、鬼衣、紙錢等,所用紙張大紅大綠,能夠烘托喜慶與熱烈氣氛,寓意福緣、財運、順遂、興旺等美好願望,以此豐富和美化生活。
藝術特徵
剪紙(新乾剪紙)以陽剪為主,輔之以陰剪或陰陽結合使用,多種手法交替變化,畫面層次分明,疏密有致,藝術表現力強。同時,作品中融入了創作者的思想願望,擅用傳統圖像符號,賦予特殊的象徵意義。春節、元宵、清明、中元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是新乾剪紙活動的主要時期。春節剪彩錢、剪富字,元宵剪貼花、剪燈彩,清明、中元剪冥錢冥品,中秋剪月兔、剪八仙。婚俗剪紙更是花樣繁多,充滿藝術。
製作工序
創作時,心靈手巧的剪紙藝人用一把剪刀、幾張彩紙,憑著對生活的感悟,剪出生動活潑、內容豐富、生活氣息濃郁的作品,想剪什麼就剪成什麼,全憑剪紙藝人的自由發揮。人們的創作即興成分很大,隨手剪制一、二幅熟悉的東西,有生活氣息、有地方特色,有裝飾效果,或自娛、或贈送鄰里鄉親。
剪紙(新乾剪紙)用紅紙或先畫後剪,或隨意信手剪,多是對稱構圖,富有裝飾性。吸取了江南剪紙細膩優柔的特點,但也透露了一定的粗獷、簡潔。
題材作品
剪紙(新乾剪紙)所選用的題材廣泛,既有奇花異卉、家畜珍禽,人物典故、民間傳說,生產生活、勞動場景,也有反映時事政治、家事國事的內容。代表作品有《青銅系列》《青花瓷系列》《豐收系列》《鬧元宵》《繼往開來》《桔子豐收》《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金牛圖》《香港回歸》《雙鳳串牡》《太陽鳥》《牧牛娃》《十二生肖》《蝴蝶系列》《家禽圖》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一、歷史研究價值。新乾剪紙是農耕社會的產物,藝術地濃縮了農耕社會農民思想情感和物質觀念,這對於研究中國江南農村生產生活和民俗風情,具參考價值。
二、宣傳教育作用。新乾剪紙發揮了宣傳教育作用,藝術地歌頌了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反映了社會生活和廣大民眾精神面貌。
三、傳統文化教育。新乾剪紙融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裝飾性為一體,是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陶冶情操的生動教材。
傳承狀況
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進程,新乾剪紙面臨著後繼無人等問題,需要予以重視。
傳承人物
彭許平,男,1976年5月出生,江西省新幹縣七琴鎮秋南村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代表項目:剪紙(新乾剪紙)。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新幹縣文化館獲得“剪紙(新乾剪紙)”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剪紙(新乾剪紙)項目保護單位新幹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21年5月28日至30日,“百藝慶百年”——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在江西省美術館舉辦,剪紙(新乾剪紙)項目參與展示。
2021年10月28日,剪紙(新乾剪紙)項目於2021中國紅色旅遊博覽會主題展吉安主題館內展示。
2023年6月10日,吉州窯博物館舉辦“瓷光剪影——剪紙藝術展”,剪紙(新乾剪紙)作品參與展示。
社會活動
2023年4月20日,新幹縣人大常委會機關組織全體幹部職工開展非遺文化藝術講座活動,剪紙(新乾剪紙)傳承人演示指導剪紙藝術。
2023年7月25日,“非遺+普法”民眾性法治文化剪紙活動在新乾金川廣場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