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主體性文學,20世紀70年代初出現在聯邦德國的一種文學現象。主要表現在詩歌和小說領域。又稱新敏感文學、新內省文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主體性文學
- 起始時間:20世紀70年代初
發展歷史,主要作品,
發展歷史
經歷了60年代的文學政治化和1968年左翼大學生運動的失敗,知識分子厭倦了政治空談和毫無成效的行動,產生了悲觀、失落心理,對政治和社會感到失望從而希望回歸自我,回到內心,遠離政治和激進行動,轉而強調內心真實,突出個人感受。這樣一種轉折表現在文學中,就稱為新主體性文學。
作品主要表現自我與社會的疏離感,描寫個人主觀的知覺經驗,否定社會聯繫,凸顯個人感情,迴避重大題材,注重平淡無奇的日常瑣事以及對新左派運動的弊病進行痛苦反思,乃至對人生意義的懷疑、否定。伯恩瓦爾特·費斯佩爾寫於1969~1971年間未完成的自傳性紀實體小說《旅行》被認為是這一轉折的信號。
主要作品
其他主要作家、作品有對新左派運動反思和批判的彼德·施奈德爾的小說《棱茨》(1973)、尼古拉斯·伯恩的《歷史背離地球的一面》(1976)、女作家卡琳·施特魯克的《階級愛》(1973);表現個人在現實世界中的失落,描寫個人的直覺、感受、存在的無意義和恐懼的彼德·漢德克的小說《真實感受的時刻》(1975)和博多·施特勞斯的小說《獻詞》(1977)等。
以短篇小說多產著稱的女作家沃曼70年代以來的作品也觸及這一主題,她表現的是在技術統治一切的高效時代人的心理受到壓抑和真實情感的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