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軍事文藝大系

新中國軍事文藝大系

《新中國軍事文藝大系》是2005年解放軍文藝出版社、解放軍外語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新中國軍事文藝大系
  • 出版時間:2005年
  • 出版社解放軍文藝出版社、解放軍外語音像出版社
  • ISBN:9787899968611
  • 定價:760.0 元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為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我們編撰出版《新中國軍事文藝大系1949-1999(光碟12張)》,以充分地展示黨領導部隊文藝工作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總結新中國軍事文藝發展的歷史經驗和成敗得失。
軍事文藝,顧名思義,就是以軍事或者軍事生活中的人作為主要表現對象的文學藝術作品。自從產生了,人類、產生了為各自的社會利益存在的集團,也就產生了戰爭或各種各樣的軍事生活,產生了認軍事生話作為主要表現對象的軍事文藝。成立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是在階級鬥爭和民族鬥爭的血雨腥風中建立並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是和廣大人民的利益相一致的。因此,這支軍隊在成立之初,尤其是著名的“三灣改編”之後,就非常重視思想政治工作和用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廣大的人民民眾。紅軍時期的歌謠、歌舞以及戲劇運動就是這支軍隊在戰爭時期宣傳和教育人民並鼓舞官兵的士氣所採取的主要的藝術形式,也成為新的中國軍事文藝的萌芽。可以說,自覺地把文藝同當前的政治運動緊密地結合起來,成為蘇區文藝運動的主要特色,也成為新中國軍事文藝的一個重要傳統。後來,隨著這支隊伍的發展壯大,廣大的知識分子、青年學生以及專業的文藝工作者加入到這支隊伍中來,使這支部隊的文學藝術水準得到了提高。抗日戰爭爆發後,全民族的愛國熱情都被發生在我們國土上的那場轟轟烈烈的反侵略戰爭充分地調動起來了。不僅根據地內部,即使是國統區和淪陷區的作家、藝術家們,也有感於民族的危亡而創作出一大批反映抗戰生活的感時憂國的憤激之作,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報告文學、音樂、舞蹈、繪畫等文學、藝術的各個部門都出現了一批好的作品,軍事題材的文學藝術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這一時期軍事文藝取得的成就也為以後新中國的軍事文藝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鑑。在根據地內部,由於廣大的愛國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參加到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中華民族的抗戰運動中來,我們的文學、藝術創作隊伍不斷壯大,文學、藝術創作的各個門類都取得了可觀的成績。尤其是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之後,毛澤東同志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不僅為廣大的革命文藝工作者,也為這支軍隊的文藝工作指明了方向;不僅在當時帶來了延安文藝運動的繁榮,同時也為新中國成立之後部隊文藝工作奠定了基礎。

圖書目錄

長編小說卷
1 我們的力量是無敵的 碧野
2 風去初記 孫犁
3 銅牆鐵壁 柳青
4 鐵道游擊隊 劉知俠
5 保衛延安 杜鵬程
6 無名高地有了名 老舍
7 高玉寶 高玉寶
8 茫茫的草原 瑪拉沁夫
9 林海雪原 曲波
10 紅軍不怕遠征難 陳靖 黎白
11 怒濤 駱基
12 紅日 吳強
13 烈火金剛 劉流
14 踏平東海萬頃浪 陸柱國
15 敵後武工隊 馮志
16 苦菜花 馮德英
17 戰鬥的青春 雪克
18 碧海丹心 梁信
19 草原烽火 烏蘭巴乾
20 野火春風斗古城 李英儒
21 平原槍聲 李曉明 韓安慶
22 朝陽花 馬憶湘
23 逐鹿中原 柯崗
24 軍隊的女兒 鄧普
25 長城煙塵 柳杞
26 播火記 梁斌
27 前驅 陳立德
28 源泉 丁秋生
29 歐陽海之歌 金敬邁
30 海島女民兵 黎汝清
31 大刀記 郭澄清
32 淮海大戰 寒風
33 將軍吟 莫應豐
34 兩代風流 劉亞洲
35 最後一個冬天 馬雲鵬
36 鐵床 海波
37 亞細亞瀑布 朱春雨
38 皖南事變 黎汝清
39 去意徊徨 劉琦
中篇小說卷
短篇小說卷
報告文學卷
散文卷
詩歌卷
戲劇卷
電影卷
理論卷
史料卷
電視劇卷
曲藝卷
舞蹈卷
美術卷
攝影卷
音樂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