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中國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的轉型研究

《新世紀中國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的轉型研究》採用比較分析與歷史分析相結合、規範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從靜態和動態兩種視角對新世紀中國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的轉型進行了較為全面系統的研究和探索。《新世紀中國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的轉型研究》著重分析了新世紀以來中國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由“個別調整”向“集體調整”轉型的現狀和障礙,並在此基礎上對當前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的現實選擇和今後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的最終目標進行了研究和探討,提出了新世紀中國勞動關係調整模式轉型的對策建議。

基本介紹

  • 書名:新世紀中國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的轉型研究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頁數:213頁
  • 開本:16
  • 品牌:光明日報出版社
  • 作者:潘泰萍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1254696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潘泰萍,女,1974年3月生,江蘇鎮江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動關係系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獨立撰寫著作《勞動力市場運行與勞動關係》,主編教材《工作分析:基本原理、方法與實踐》,參編教材《勞動經濟》、《人力資源管理》、《西方經濟學》等,主持和參與省部級科研項目及其他科研項目2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主要研究方向:勞動經濟學、勞動關係和人力資源管理。

圖書目錄

第1章導論/1
1.1研究的背景和意義/1
1.1.1研究的背景/1
1.1.2研究的意義/2
1.2國內外的研究狀況/3
1.2.1勞動關係研究的演進/3
1.2.2勞動關係調整模式轉型的研究綜述/11
1.3研究的結構和主要內容/18
1.4研究的方法和可能的創新點/20
1.4.1研究的方法/20
1.4.2可能的創新點/21
第2章勞動關係調整模式轉型的理論基礎/23
2.1 勞動關係調整模式轉型的相關概念/23
2.1.1 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的界定/23
2.1.2勞動關係調整模式轉型的涵義/25
2.1.3 勞動關係調整模式轉型的參與主體/25
2.2 勞動關係調整模式轉型研究的策略選擇理論/26
2.2.1外部引致性因素分析/26
2.2.2三個層面的產業關係活動/27
2.2.3績效產出/28
2.3本章小結/28
第3章中國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的歷史衍變/29
3.1 計畫經濟時期的“國家行政調節型”調整模式/29
3.1.1建國初期的外部環境分析/29
3.1.2三個層面勞動關係活動的系統分析/30
3.1.3“國家行政調節型”調整模式的特點/34
3.2計畫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時期的“多元並存”調整模式/35
3.2.1 改革開放後外部環境的巨大變化/35
3.2.2三個層面勞動關係活動的系統分析/38
3.2.3“多元並存”調整模式的特點/40
3.3市場經濟初期的“個別調整”模式/42
3.3.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後外部環境的變化/42
3.3.2三個層面勞動關係活動的系統分析/45
3.3.3“個別調整”模式的特點/49
3.4本章小結/51
第4章新世紀勞動關係調整模式轉型的外部環境分析/52
4.1經濟環境的變化/52
4.1.1經濟持續增長/52
4.1.2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53
4.1.3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54
4.2公共政策的變化/54
4.2.1 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提出/54
4.2.2強調勞動者權益保護的法律密集出台/55
4.3勞動力市場的變化/55
4.3.1勞動力市場供需失衡/55
4.3.2勞動力供給呈現“橄欖型” /57
4.3.3勞動力市場靈活性增強/57
4.4社會環境的變化/62
4.4.1公平正義的價值觀取向凸顯/63
4.4.2勞動者權益保護意識加大/63
4.5本章小結/64
第5章勞動關係三方主體的策略選擇/66
5.1 當前勞動關係的發展和變化/66
5.1.1集體勞動爭議呈上升趨勢/66
5.1.2職工群體性事件頻發/67
5.2參與主體戰略取向的推動和阻礙作用/74
5.2.1政府的積極推動/75
5.2.2工會的推動戰略/76
5.2.3企業的消極規避戰略/77
5.3本章小結/78
第6章勞動關係戰略層面的分析
——管理方和工會在集體協商中的戰略與結構/80
6.1 管理方在集體協商中的戰略與結構/80
6.1.1 管理方戰略選擇的理論基礎/80
6.1.2管理方對工會的立場和戰略/82
6.2工會在集體協商中的戰略與結構/83
6.2.1工會戰略的發展和衍變/84
6.2.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的提出/85
6.2.3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維權觀的基本內涵/88
6.2.4工會的組織結構/90
6.2.5工會在集體協商中的結構/93
6.3本章小結/97
第7章勞動關係功能層面的分析
——集體協商的推行現狀及存在問題/98
7.1集體協商的“國家統合”模式/98
7.1.1集體協商的涵義/98
7.1.2集體協商的“國家統合”模式/99
7.1.3集體協商的制度性推動/99
7.2集體協商的推行現狀/l02
7.2.1基於企業視角的現狀分析/l02
7.2.2基於員工視角的現狀分析/ll8
7.3集體協商推行中存在的問題/132
7.3.1集體協商推行的形式化/132
7.3.2集體協商內容的單一化/133
7.3.3集體協商結構的分散化/134
7.3.4企業工會作用有待加強/134
7.4集體協商推行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134
7.4.1 法律法規的低層次和不完備/134
7.4.2政府“自上而下”的推進方式存在缺陷/135
7.4.3協商主體不對等的現實障礙/136
7.5本章小結/138
第8章勞動關係工作場所層面的分析——員工參與管理的現狀與阻礙/140
8.1 工作場所員工參與管理的涵義/140
8.1.1 工作場所員工參與管理的類型/140
8.1.2工作場所員工參與管理的主要形式/141
8.2工作場所員工參與管理的現狀/153
8.2.1 員工參與管理的動態分析/153
8.2.2員工參與管理的靜態分析/158
8.3 工作場所員工參與管理的阻力/161
8.3.1員工參與管理的方式匱乏/161
8.3.2企業對員工參與管理的重視程度不夠/162
8.3.3工作場所勞動關係的“企業主導” /162
8.4本章小結/163
第9章新世紀勞動關係調整模式轉型的對策建議/164
9.1 西方已開發國家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的啟示/164
9.1.1 西方已開發國家代表性的勞動關係調整模式/164
9.1.2西方已開發國家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的啟示/169
9.2 勞動關係調整模式轉型的最終目標和現實選擇/170
9.2.1勞動關係調整模式轉型的最終目標/170
9.2.2勞動關係調整模式的現實選擇/171
9.3 勞動關係調整模式轉型的對策建議/171
9.3.1推動工會體制的改革與創新/171
9.3.2探索集體協商的不同模式/179
9.3.3 集體協商制度的完善與策略的選擇/186
9.3.4積極拓展員工參與方式/188
9.3.5提升企業社會責任意識/189
9.4本章小結/196
第10章主要結論與研究展望/197
10.1 主要結論/197
10.2研究展望/199
參考文獻/200
附錄1:企業調查問卷/207
附錄2:員工調查問卷/210
後記/21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