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金納共和思想研究

政治學研究的基礎來自思想史。在思想史研究中,很少有人在哲學才智上能夠與昆廷·斯金納相媲美(里希特語)。不僅如此,斯金納在共和主義方面也頗有建樹。本書主要從斯金納的思想史觀、“歷史語境主義”、“無依附的自由”、國家理論、公民理論入手,著重闡述了斯金納對思想史研究範式、共和主義基本概念和理論的貢獻,並將其理論與傳統觀點進行了對比和剖析

基本介紹

  • 書名:斯金納共和思想研究
  • 作者:張芳山 著
  • 頁數:248
  • 出版時間:2013-12
  • 裝幀:平裝
  • 開本:20
作者簡介,目錄信息,

作者簡介

張芳山,江西上饒人,廈門大學政治學博士。目前在四川大學從事宗教學博士後研究,本職崗位為南昌大學MPA教育中心教師,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政治學、基層治理、政治與宗教文化比較研究。曾多次到台灣世新大學等學校訪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1項,主持參與省部級課題5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目錄信息

第一章 導 論/1
第一節 斯金納共和主義思想研究的緣起/2
一 選題依據/2
二 研究的目標和意義/4
第二節 斯金納共和主義思想的研究現狀與不足/4
一 研究現狀概述及文獻綜述/4
二 研究的缺陷與不足/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結構安排/16
一 研究方法/17
二 研究視角與結構設計/18
第四節 創新和不足/23
一 創新/23
二 難點和不足/24
第二章 “斯金納革命”——斯金納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的創新/26
第一節 斯金納的生平及其著作/26
一 昆廷?斯金納簡介/26
二 斯金納著作及其學術地位/29
第二節 斯金納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理論淵源/30
一 柯林伍德/30
二 約翰?波考克/32
三 彼得?拉斯萊特/33
四 路德維希?維根斯坦/34
五 托馬斯?霍布斯/35
六 後現代主義/39
第三節 歷史語境主義/43
一 劍橋學派對思想史研究方法的變革/43
二 斯金納與歷史語境主義/46
第四節 以概念史替代思想史/65
一 “思想”與“觀念”/65
二 從“觀念史”到“概念史”/66
第三章 斯金納的公民理論/72
第一節 當代公民理論的復興/73
一 當代公民理論復興的語境/73
二 當代公民理論探索的兩種誤導性傾向/76
第二節 公民身份/77
一 公民身份的條件/78
二 斯金納公民身份理論的特點/80
第三節 公民美德/81
一 斯金納與共和主義美德觀/83
二 美德與自由/89
第四節 公民與修辭/91
一 修辭的政治功能/93
二 公民修辭的技巧/97
第四章 斯金納的國家理論/102
第一節 斯金納對國家概念的考察/104
一 國家概念形成的前提條件/106
二 國家概念的演進史/109
第二節 國家與公民/112
一 自由國家相對於公民的優先性/113
二 自治共和國與公民/116
第三節 混合與均衡/119
一 政體的均衡/121
二 共和均衡的前提/123
第四節 憲政與法治/125
一 共和國與憲政/127
二 法律之於共和國的價值/128
第五章 斯金納的自由理論/133
第一節 自由的二元界分/134
一 伯林關於自由理論的二元劃分/134
二 古典共和主義的自由觀/140
第二節 斯金納的消極自由觀/143
一 共和主義的目的是消極自由/143
二 共和國是個人自由的前提/146
三 個人自由的基礎/149
第三節 斯金納的“無依附自由”/152
一 自由不僅是“無干涉”更應是“無依附”/153
二 “第三種自由”:“無支配”還是“無依附”/155
第四節 斯金納自由觀的理論困境/166
一 難以超越的二元劃分/166
二 共和主義的典範之爭/169
第六章 斯金納與共和主義/177
第一節 共和主義的當代復興/177
一 共和主義在當代復興的背景/178
二 斯金納在共和主義復興中的作用/184
第二節 古典共和主義的重新闡發與修正/186
一 古典共和主義的重新闡發/186
二 “後自由主義”的政治言說/189
第七章 斯金納共和主義思想的理論貢獻及其啟示/200
第一節 理論貢獻與不足/200
一 理論貢獻/200
二 斯金納共和主義思想的不足/206
第二節 斯金納共和主義思想的鏡鑒/208
一 樹立法治觀念,加強憲政建設/210
二 重新審視國家、社會與公民的關係,推進市民社會建設/213
三 加大公民精神建設,培養積極的個體公民/216
參考文獻/224
後 記/23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