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萬特·佩博

斯萬特·佩博

斯萬特·佩博(瑞典語:Svante Pääbo),1955年4月20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芬蘭科學與人文院外籍院士、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國際科學哲學研究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克羅地亞科學與藝術院通訊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紐約科學院院士,愛沙尼亞科學院院士,義大利國家科學院院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生物學家,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斯萬特·佩博於1986年獲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細胞生物學系博士學位;1986年—1990年分別在蘇黎世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1990年—1998年任德國慕尼黑大學教授;1997年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1998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1999年任德國萊比錫大學教授;2000年當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2004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22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23年11月,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斯萬特·佩博主要研究領域為古人類學、進化遺傳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斯萬特·佩博
  • 外文名:Svante Pääbo(瑞典語)
  • 國籍瑞典
  •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爾摩
  • 出生日期:1955年4月20日
  • 畢業院校烏普薩拉大學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2022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04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0年當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1998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202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學歷:研究生
  • 學位:博士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個人生活,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55年4月20日,斯萬特·佩博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
1975年—1976年,在瑞典國防軍翻譯學院學習。
1975年—1981年,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人文學院學習科學史、埃及古物學、俄語;期間在1977年—1980年,轉入烏普薩拉大學醫學院學習。
1979年—1980年,在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細胞生物學系和美國新澤西納羅氏分子生物學研究所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
1981年—1986年,在烏普薩拉大學細胞生物學系進行全職博士生研究,並獲得博士學位。
1986年—1987年,在瑞士蘇黎世大學分子生物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1987年—1990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0年,任瑞典烏普薩拉大學醫學遺傳學講師。
1990年—1998年,任德國慕尼黑大學普通生物學教授。
1997年,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1998年,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1999年,任德國萊比錫大學遺傳學和進化生物學教授。
2000年,當選為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2003年—2015年,任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比較基因組客座教授。
2004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2007年,被《時代周刊》評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百人”之一。
2008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名譽教授。
2016年,任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榮譽研究員。同年,當選為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2022年,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202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斯萬特·佩博建立了一門全新的科學學科——古遺傳學,他開發了古DNA技術,成功測得滅絕的古人類尼安德特人的線粒體DNA,在《科學》雜誌發表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組草圖,並分析了所有現代人類和已滅絕人種的基因差異。1997年,佩博和同事報告了對尼安德特人線粒體DNA的測序結果,這是科學家第一次從已經滅絕的人類身上提取到DNA並成功進行了測序。2008年底,佩博團隊完成尼安德特人基因組測序,結果表明尼安德特人和智人在數千年的共存期間進行了雜交,在具有歐洲或亞洲血統的現代人類中,大約1%~4%的基因組來自尼安德特人。
斯萬特·佩博還發現了一種以前不為人知的人種,命名為丹尼索瓦人。2008年,佩博團隊在西伯利亞南部的丹尼索瓦洞穴中,發現了一塊4萬年前的手指骨碎片,這塊骨頭含有保存得非常完好的DNA。2014年,佩博團隊完成了對丹尼索瓦洞手指骨的基因測序,與尼安德特人和現代人類的所有已知基因組序列相比,丹尼索瓦洞手指骨的DNA序列是獨一無二的,意味著這是一個新的人種。
斯萬特·佩博
斯萬特·帕博與尼安德特人的頭骨
斯萬特·佩博開創性地解決了DNA污染的問題,他和同事搭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古DNA研究的超淨室(clean room),並設計出超淨室的工作規則,成為世界上大多數古DNA研究實驗室的標準配置。
  • 學術論著
據2023年9月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官網顯示,斯萬特·佩博發表學術論文357篇,出版專著1部,與他人合著25部。
學術著作
出版時間
著作名稱
出版社
2014年
《Neanderthal man: In search of lost genomes(尼安德特人)》
Basic Books
學術論文(部分)
Pääbo S. Molecular cloning of ancient Egyptian mummy DNA[J]. Nature, 1985, 314(6012): 644-645.
Pääbo S, Wilson A 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eveals cloning artefacts[J]. Nature, 1988, 334(6181): 387-388.
Thomas R H, Schaffner W, Wilson A C, et al. DNA phylogeny of the extinct marsupial wolf[J]. Nature, 1989, 340(6233): 465-467.
Schliewen U K, Tautz D, Pääbo S. Sympatric speciation suggested by monophyly of crater lake cichlids[J]. Nature, 1994, 368(6472): 629-632.
Zischler H, Geisert H, von Haeseler A, et al. A nuclear'fossil'of the mitochondrial D-loop and the origin of modern humans[J]. Nature, 1995, 378(6556): 489-492.
Pääbo S. Neolithic genetic engineering[J]. Nature, 1999, 398(6724): 194-195.
Ingman M, Kaessmann H, Pääbo S, et al. Mitochondrial genome variation and the origin of modern humans[J]. Nature, 2000, 408(6813): 708-713.
Enard W, Przeworski M, Fisher S E, et al. Molecular evolution of FOXP2, a gene involved in speech and language[J]. Nature, 2002, 418(6900): 869-872.
Pääbo S. The mosaic that is our genome[J]. Nature, 2003, 421(6921): 409-412.
Krause J, Dear P H, Pollack J L, et al. Multiplex amplification of the mammoth mitochondrial genome and the evolution of Elephantidae[J]. Nature, 2006, 439(7077): 724-727.
Cheng Z, Ventura M, She X, et al. A genome-wide comparison of recent chimpanzee and human segmental duplications[J]. Nature, 2005, 437(7055): 88-93.
Krause J, Orlando L, Serre D, et al. Neanderthals in central Asia and Siberia[J]. Nature, 2007, 449(7164): 902-904.
Krause J, Fu Q, Good J M, et al.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DNA genome of an unknown hominin from southern Siberia[J]. Nature, 2010, 464(7290): 894-897.
Reich D, Green R E, Kircher M, et al. Genetic history of an archaic hominin group from Denisova Cave in Siberia[J]. Nature, 2010, 468(7327): 1053-1060.
Brawand D, Soumillon M, Necsulea A, et al. The evolution of gene expression levels in mammalian organs[J]. Nature, 2011, 478(7369): 343-348.
Lazaridis I, Patterson N, Mittnik A, et al. Ancient human genomes suggest three ancestral populations for present-day Europeans[J]. Nature, 2014, 513(7518): 409-413.
Fu Q, Li H, Moorjani P, et al. Genome sequence of a 45,000-year-old modern human from western Siberia[J]. Nature, 2014, 514(7523): 445-449.
參考資料:

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在烏普薩拉大學期間,斯萬特·佩博於1979年—1980年間講授細胞生物學和組織學,於1981年—1986年間講授細胞生物學和遺傳學,於1980年—1986年間為埃及學學生講授科學歷史。1999年,斯萬特·佩博在萊比錫大學講授進化生物學。
  • 指導學生
斯萬特·佩博指導的學生包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付巧妹、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古DNA中心主任Hendrik Poinar、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科學家Alex Cagan等。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84年—1986年
瑞典癌症協會獎學金
瑞典癌症協會
1986年
EMBO短期獎學金
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
1987年
FEBS獎學金
歐洲生化學會聯合會
1987年—1989年
EMBO長期獎學金
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
1992年
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獎
1994年
榮譽博士學位
瑞士蘇黎世大學
1998年
歐洲科學院院士
歐洲科學院
Max Delbrück獎章
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
1999年
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會士
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
德國柏林-布蘭登堡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
德國柏林-布蘭登堡科學與人文學院
Carus獎章
2000年
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
瑞典皇家科學院
Olof Rudbeck獎
烏普薩拉醫學會
榮譽博士學位
2002年
芬蘭科學與人文院外籍院士
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德國國家科學院
2003年
萊比錫撒克遜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
萊比錫撒克遜科學與人文學院
Ernst Schering獎
Schering Stiftung
Leipzig科學獎
萊比錫撒克遜科學與人文學院
2004年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美國國家科學院
2005年
Virchow獎章
Louis Jeantet 醫學獎
Louis-Jeantet基金會
2007年
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科學哲學研究院榮譽院士
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科學哲學研究院
全球最有影響力百人
2008年
榮譽博士學位
Gorjanovic-Kramberger獎章
克羅地亞人類學學會
三級Terra Mariana勳章
年度科學英雄
2009年
Kistler獎
美國未來基金會
Great Cross of Merit with Star勳章
德國聯邦政府
Darwin徽章
德國國家科學院
2010年
克羅地亞人類學學會榮譽會士
克羅地亞人類學學會
Theodor Bücher獎章
歐洲生化學會聯合會
2011年
Newcomb-Cleveland獎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Biochemical Analysis獎
德國臨床化學和檢驗醫學學會
2012年
國王陛下勳章
瑞典國王
榮譽醫學博士學位
克羅地亞科學與藝術院通訊院士
克羅地亞科學與藝術院
2013年
Gruber Genetics獎
彼得和帕特里夏·格魯伯基金會
瑞典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瑞典皇家工程院
2014年
Learning Ladder獎
瑞典斯德哥爾摩
傑出研究員
艾倫研究所
2015年
Lomonosov金質獎章
榮譽博士學位
生命科學突破獎
Rubenstein Communications Inc.
榮譽博士學位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考古與民族志研究所
2016年
法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法國科學院
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
慶應義塾醫學科學獎
2017年
美國紐約科學院榮譽院士
美國紐約科學院
Dan David獎
Nomis傑出科學家獎
NOMIS基金會
2018年
Körber歐洲科學獎
Körber基金會
Nierenberg獎
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
阿斯圖里亞斯公主技術與科學研究獎
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公主基金會
Nakasone獎
人類前沿科學計畫
2019年
Wiley生物科學獎
Wiley基金會
榮譽博士學位
日本沖繩科學技大學
Darwin-Wallace獎章
愛沙尼亞科學院外籍院士
愛沙尼亞科學院
2020年
日本國際獎
日本科技財團
榮譽博士學位
2021年
義大利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義大利國家科學院
Massry獎
Meira & Shaul G Massry基金會
2022年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諾貝爾獎委員會
2023年
萊比錫市榮譽勳章
德國萊比錫市
參考資料:

社會任職

時間
職務
1990年—1993年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副主編
1991年—2004年
Genome Research編委
1991年—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編委
1991年—1995年
國際人類基因組組織人類基因多樣性委員會成員
1992年—1993年
歐盟委員會““Human Capital andMobility”項目生命科學組成員
1993年—1996年
英國科學與工程研究委員會古代生物分子計畫小組成員
1995年—2002年
Biological Chemistry編委
1996年—2006年
BioTechniques編委
1996年
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生物儀器項目專家委員會成員
1997年—2002年
Human Heredity編委
1997年—2000年
Ancient Biomolecules編委
2000年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顧問
2000年—2003年
Pyrosequencing AB科學顧問
2001年—2005年
萊比錫大學創新與技術轉移基金會董事會成員
2004年—2006年
美國能源部聯合基因組研究所科學顧問
2005年—2007年
瑞典烏普薩拉進化和基因組學中心科學顧問主席
2008年—
蘇州冷泉港亞洲科學顧問
2014年—
瑞典科學生命實驗室科學顧問
2016年—2020年
Cell編委
參考資料:

個人生活

  • 家庭關係
斯萬特·佩博的父親是蘇恩·伯格斯特龍(Sune Bergstrm),他曾因前列腺素和相關物質的發現獲得198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他的母親是從愛沙尼亞流亡到瑞典的化學家凱琳·佩博(Karin Pbo),在蘇恩已婚的情況下,兩人產生婚外情並生下了佩博。之後,卡琳離開了實驗室,終身未婚。雖然每周六蘇恩都會抽空見見小佩博,盡到一個父親的點滴責任,但他並沒有公開這個私生子的身份。直到2004年蘇恩去世前不久,蘇恩的家人才知道了佩博的存在。
斯萬特·佩博的妻子是琳達·魏吉蘭特(Linda Vigilant)。斯萬特·佩博曾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艾倫·威爾森(Allan Wilson)實驗室做博士後。與他一起做博士後的還有一位科學家,就是最早提出“線粒體夏娃”理論的馬克·斯通金(Mark Stoneking)博士,他也是威爾森的得意門生之一。佩博和斯通金同時愛上了實驗室的另一位女博士後——琳達·魏吉蘭特(Linda Vigilant)。佩博在《尼安德特人》中寫道,琳達每天騎機車來實驗室,自己被琳達“男孩般的可愛相貌和智慧吸引”。佩博是公開的雙性戀,當時還不敢肯定自己的性取向。在他猶豫的過程中,琳達就和斯通金結婚了,並搬去了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還生了兩個娃。但琳達後來向斯通金坦承,自己愛的是佩博。後來,佩博去馬克斯·普朗克學會在萊比錫的演化人類學研究所擔任所長,開始到處招募人才,斯通金也來這裡工作了。就這樣,佩博又見到了琳達。斯通金也找到了另外的真愛,和琳達友好分手,琳達就嫁給了佩博。
斯萬特·佩博
斯萬特·佩博與琳達·魏吉蘭特

人物評價

斯萬特·佩博對人類的知識貢獻是巨大的。他最大的貢獻是對古人類學、考古學研究,開啟了革命性變革,僅用短短十幾年,就讓古DNA研究迎來了一個巔峰。(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
斯萬特·佩博的開創性研究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他的發現為探究是什麼使我們成為獨特的人類奠定了基礎。(諾貝爾獎委員會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