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特凡·斯特凡內斯庫(Ștefan Ștefănescu;1929年5月24日——) 羅馬尼亞著名歷史學家、傑出的科學家和文化學者,歷史學博士、布加勒斯特大學教授、羅馬尼亞科學院院士、羅馬尼亞社會政治科學院院士。前羅馬尼亞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尼古拉·約爾加”歷史研究所所長、布加勒斯特大學歷史與哲學系主任。
基本介紹
人物傳記,著作,榮譽,
人物傳記
1929年5月24日生於多爾日縣戈伊恰鄉的一個勤勞的農民家庭。1936年——1940年在家鄉讀國小,1940年——1948年就讀於“尼古拉·菲利佩斯庫”國立軍事中學,1948年——1952年就讀於布加勒斯特大學歷史系,1954年——1957年在莫斯科國立羅蒙諾索夫大學攻讀博士課程,主修“拜占庭史和南斯拉夫中世紀史”專業,並獲得歷史學博士研究生資格。1962年獲布加勒斯特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1967年赴法國巴黎索邦大學進行學術研究。
1950年——1960年任布加勒斯特“尼古拉·約爾加”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從事羅馬尼亞中世紀史的研究。1956年加入羅馬尼亞共產黨(1948年—1965年稱羅馬尼亞工人黨)。1960年——1966年任研究所羅馬尼亞舊制度和中世紀史研究部學術秘書和主任,1966年——1970年任“尼古拉·約爾加”歷史研究所副所長,1970年——1990年任“尼古拉·約爾加”歷史研究所所長。
1969年8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共中央候補委員。1970年2月當選為羅馬尼亞社會政治科學院歷史考古學部院士並擔任歷史考古學部主任。1971年任導師博士(羅馬尼亞專設的一種學位,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從事科研工作多年,成績卓著,並能指導研究生)。同年當選為羅馬尼亞歷史學會執行局委員。1974年3月1日當選為羅馬尼亞科學院歷史科學部通訊院士。1975年——1977年任布加勒斯特大學歷史系主任兼教授,1977年——1984年任布加勒斯特大學歷史和哲學系主任。1974年11月在羅馬尼亞共產黨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羅共中央委員,1979年11月羅共“十二大”、1984年11月羅共“十三大”和1989年11月羅共“十四大”均選為中央委員。同時,他長期擔任羅共中央理論刊物《社會主義時代》(半月刊)編輯委員會委員。1981年當選為布魯塞爾歐洲歷史學會會員。1990年當選為法律和比較法歷史學會榮譽會員,1991年任羅馬尼亞外交部歷史問題諮詢委員會委員。1992年12月11日當選為羅馬尼亞科學院歷史科學部院士。他還是義大利米蘭歷史研究中心成員、羅馬尼亞科學院羅馬尼亞-南斯拉夫歷史聯合委員會主席。
斯特凡·斯特凡內斯庫以羅馬尼亞中世紀史為主題的研究及成果為聞名於世,主要研究課題包括“羅馬尼亞土地中的中世紀社會政治和經濟結構、土地所有權問題、租金和羅馬尼亞金融機構、羅馬尼亞-拜占庭和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關係等”。在國內和國外包括:保加利亞、法國、德國、希臘、義大利、俄羅斯、南斯拉夫、匈牙利、中國、日本、美國等國家編輯的300多種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文章。
他的生平和科研工作不僅在羅馬尼亞本國出版的許多辭典中都有記載,在國外,如芝加哥(1971)、倫敦(1976/1977)、劍橋(1989)等也有記載。
著作
主要著有:《羅馬尼亞人民反對社會、民族壓迫和剝削、爭取獨立的鬥爭》(1963)、《羅馬尼亞國家中的巴尼亞》(1965)、《勇敢者米哈伊和康斯坦丁·巴蘭科維亞努等人》(1966)、《來自巴薩拉布的羅馬尼亞國家的“國父”勇敢者米哈伊》(1970)、《史學初探》(1970)、《羅馬尼亞公國》、《羅馬尼亞人和歐洲意識》和《羅馬尼亞民族史》(1970)、《十二至十九世紀羅保關係》(1971) 《尼古拉·約爾加》(1972)、《人口學,歷史範疇》(1974)、《十四至十六世紀的羅馬尼亞鄉村的農民》(1991)。
榮譽
斯特凡·斯特凡內斯庫曾榮獲三級勞動勳章(1963年)、羅馬尼亞科學院“尼古拉·伯爾切斯庫”大獎(1967年)、三級“科學功臣”勳章(1971年)、保加利亞人民共和國一級“基里爾與梅多迪烏斯”勳章(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