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泰爾斯-克勞福德效應

由斯泰爾斯和克勞福德(W.S.Stiles和B.H.Crawford,1933)所發現的現象。通過瞳孔中心的光和通過瞳孔周邊的光在視網膜上的同一位置成象,但到達視網膜的角度是不相同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斯泰爾斯-克勞福德效應
  • 外文名:Stiles-Crawford effect
  • 發現人:斯泰爾斯和克勞福德
  • 時間:1933
斯泰爾斯-克勞福德(Stiles-Crawford)效應 Stiles-Crawford effect
錐細胞的敏感度,隨這一角度而異,即對通過瞳孔中心直射在視網膜上的光敏感度最高,而對於離中心如4毫米的周邊處入射的光敏感度可減至1/3以下。這一現象在中央凹處十分顯著,但在視網膜周邊區卻幾乎看不到,因此,一般認為在桿細胞缺乏這一現象。關於引起這種現象的機制有各種學說。有一種學說認為,這一現象是因為沿錐細胞長軸方向入射的光,在細胞側壁全反射,未向細胞外逸出而到達視錐細胞外段;但若超過某一角度,入射光將從細胞側壁逸向細胞外。但也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心窩視錐細胞的直徑(2微米)與光波長為同一數量級,因而把它看作如微波的波導管那樣更為妥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