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普利特歷史遺蹟及迪奧克萊汀宮殿面向地中海和義大利半島,斯普利特古城建築在達爾馬提亞海岸上的海灣中,建立於公元3世紀,歷史上起著管理,宗教職能。斯普利特是南斯拉夫的歷史名城,第二大海港,療養和遊覽的勝地。斯普利特羅馬時代名“阿斯帕拉托斯”,後改稱“斯帕拉托”和“斯普利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斯普利特歷史遺蹟及迪奧克萊汀宮殿
- 外文名稱:Historical complex of Split with the Palace of Diocletian
- 地理位置:克羅地亞
- 批准時間:1979年
世界遺產,斯普利特,概況,建築,宮殿,歷史沿革,建築特點,文化藝術,城市形態,相關評價,
世界遺產
批准標準
1979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 C (II) (III) (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建於公元3世紀
斯普利特
概況
斯普利特(Split),是克羅地亞共和國歷史名城,第一大海港,療養和遊覽勝地,坐落在亞得里亞海的達爾馬提亞海岸中心。臨亞得里亞海。人口19.4萬,連郊區23.6萬(1981)。鐵路終點。工業有冶金、造船、水泥、化學、紡織、食品加工等。設有海洋生物研究所、大學、博物館及藝術畫廊。有羅馬帝國時的皇宮和其他古蹟多處,多教堂。療養和遊覽勝地。公元7世紀建城,羅馬時代名“阿斯帕拉托斯”,後改稱“斯帕拉托”和“斯普利特”。
建築
城市建築以羅馬皇帝戴克里先夏宮為核心發展起來。戴克里先宮建於公元305年。占地3萬平方米,宮牆高達17~21米,寬2米,宮殿正門6根大理石柱是遠涉重洋從中東運至,工程浩繁,宏偉壯麗。附近薩洛納城是羅馬達爾馬提亞王朝的古都,現今還保存著有價值的歷史遺蹟。公元7世紀,薩洛納的居民因逃避阿瓦爾人和斯拉夫人的入侵,來到戴克里先宮避難、生活,以後就在宮殿周圍蓋起房屋、作坊、商店和教堂。他們在高大的羅馬城牆內建立了一座布局協調的城市。至今戴克里先宮的列柱廊、戴克里先大帝的陵墓、朱庇特廟都完好無損保存於市中心。
宮殿
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在斯普利特地區建起了他退休後的行宮戴克里先宮,皇帝死後宮殿就成為羅馬統治者的度假地。公元7世紀很多羅馬居民為了躲避戰亂來這裡尋求庇護,今天城裡的很多居民就是他們的後裔。後來歷經拜占庭、威尼斯、奧匈帝國的統治,在行宮的基礎上這裡憑藉其港口和造船業逐漸發展成了整個達爾馬提亞海岸的中心城市。看了一路的達爾馬提亞海岸,從船上下來時,外面的光芒已然漸漸褪去,在世界各地所見過的拉客中,這個大概是最溫柔可愛的了。當然要住下來,不過在杜布羅夫尼克的朋友早就幫我聯繫了,在碼頭上,舉著寫有名字牌子的大媽笑容可掬。收拾停當立即出門,出了幽暗的小巷十來步右拐,一條大道展現眼前,鵝卵石鋪地,大道兩旁商店的燈光在光滑的地面映出倒影,光影一直向前,路的盡頭是亞得里亞海的海濱。10月的海風微涼,在海邊的一家小餐館坐下,這個餐館是房東小兒子的推薦,也是旅行指南的推薦,來幾盤海魚,魚鮮得能感覺到海的味道,旁邊桌上是一群來自澳大利亞的俊男靚女,餐館很紅火,很快就有一對從斯洛維尼亞旅行過來的德國夫婦來和我們拼桌,談笑間,旅途疲憊和烤魚一起灰飛煙滅。
歷史沿革
公元305年退位後,迪奧克萊汀,東方的國王,就住進了他在古希臘殖民地建立的宮殿里,這裡靠近他的出生地-賽隆。這座宮殿把兵營和皇宮的特點結合在了一起。國王死後,這裡從沒停止過被占用。 614年,賽隆被阿瓦斯毀滅後這裡再次成為了避難所。並成為了達爾馬提亞教堂的中心。禮拜的場所建起來了。在10到11世紀,斯普利特名義上被東羅馬帝國統治,其實是在克羅第亞國王的統治下。 一座中世紀的城市在一片廢墟中站立起來。13世紀,另一座城市發展了西部的宮殿防禦工事。從12到15世紀,斯普利特附屬於匈牙利王國,是座自由的城市。城市周圍建築著圍牆。1420到1797年該城受到了威尼斯帝國的統治,威尼斯只用一圈單薄的圍牆圍住了蓬勃發展著的斯普利特。從中世紀的鼎盛時期,它的發展開始穩定下來。斯普利特城是克羅地亞的第二大城市,有近兩千年的歷史。古城中最愜意的事情是無所事事的閒逛,看看混雜在一起的建築和當地人舒緩的生活,傳說中馬可波羅的家鄉科丘卡島,度假天堂赫瓦爾島,停停走走,日落時分,一個大港出現在眼前。其時,夕陽西下,橙紅色的光芒籠罩了一切,船、海、船上的人們、城市,還有它的港口、樓群以及背後的群山都是一片橙紅,光彩奪目。而眼前這個沐浴在夕陽下的城市就是克羅地亞第二大城斯普利特。在亞得里亞海東岸和義大利隔海相對的克羅地亞算是新歐洲,它曾經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並在前南內戰中獨立。這個年輕的國家可以分兩大區,內陸區和沿海區。內陸的首都就是國都薩格勒布,這個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沿海區的中心城市就是古老的斯普利特。
建築特點
路旁就是戴克里先宮的南宮牆,牆下的大道上遍布了咖啡館,露天的,坐滿了人。從一道矮門進去,經過列滿旅遊紀念品的岩石大廳,沿石階向上,一個大理石廣場顯現眼前,右手邊是一排高大的石柱,那種古希臘神殿前的石柱,筆直的多力克式,柱子所支撐的建築屋頂早已蕩然無存,如今的天花板就是頭頂的星河,滿月的月光毫無遮擋地傾灑下來,月亮旁邊是多米尼斯大教 堂的高塔。左邊是個咖啡館,在古羅馬的古老石牆裡的咖啡館。廣場的盡頭是路燈下已經打烊的商店,狹窄昏暗的悠長小巷依稀可見。這裡是老城的中心,在這裡,歷史仿佛被層層疊疊地保留下來,羅馬的石柱,文藝復興的教堂、高塔,近代的路燈光,摩登的咖啡館和在咖啡館裡喧譁的年輕人。整個老城是在戴克里先皇宮基礎上發展而來。當年,戴克里先不惜工本把大理石從希臘和義大利運來把石柱和獅身人面像從埃及運來,宮內其他的白色石頭則產自Brac島,耗費10年,皇宮終於在約公元303年建成。皇宮長215米、寬180米,城牆高28米。年代久遠,城內建築漸漸龐雜,如今已經儼然成了一個建築藝術的博物館。而最吸引的則是,這座列入了聯合國文化遺產名錄兩千年的古城,絕不僅僅是一個博物館,它依然是生活著的。這裡不是威尼斯,威尼斯是遊客的,而這裡,有3000多人還生活在老城內的220多棟建築中,當地的居民還會到城裡來享受這個城市最好的咖啡和美食。就像現在,古城在夜光和年輕人的歡聲笑語中生氣勃勃。
文化藝術
混在街頭那些燦爛的笑臉中一路向東就到了北門。古城有四座城門,分稱為金、銀、銅、鐵門,其中南邊的銅門靠海,只有單層,其他的門都是雙層。北門又稱金門,門外有一個近代雕塑大師Ivana Mestrovica於1929年所創作的寧斯基主教雕像,這是他的代表作。據說觸摸雕像左腳大腳趾能給你帶來好運,於是現在那個趾頭被摸得金光鋥亮。如果你對這位雕塑大師感興趣,你還可以到郊外去看他的博物館。再向前右拐前行就是東門銀門,門口就是一個教堂,悄然入內, 裡面正在做著周一的彌撒,克羅地亞語的聖歌安詳寧靜。教堂邊上就是當地的市場,早市上熱熱鬧鬧,水果、麵包、舊貨、衣物,雜七雜八的到處都是攤兒。從南門銅門則可以進入地下宮殿,在這裡你會覺得時光倒流,這裡的一切和兩千年前的羅馬時期一模一樣,地下陰冷,即使是正午在這裡多加件外套還是能感到那種涼氣。古城中最愜意的事情還是那種無所事事的閒逛,看看各種混雜在一起的建築,看看當地人舒緩的生活。下午,就坐在廣場的咖啡館看人來人往。盧克索咖啡館可能是歐洲最酷的咖啡館之一。它的外牆是羅馬時期的牆壁,它的座椅就是羅馬時代留下來的大理石,在石頭上擺上一個精緻的坐墊再加上一個木製的茶几。來上一杯卡布奇諾,坐在坐墊上靠在古老的石牆上,閉上眼睛去享受午後的陽光。此時廣場上的石階坐著的人開始漸漸多了起來,學校下課,很多年輕的面孔穿廣場而過,旅遊團的導遊帶著那一大堆一大堆的人穿堂入廟,一陣嘰嘰嘎嘎後廣場又恢復寧靜,而未幾則喧譁再起。正在看人和喝咖啡之間醺醺然,身邊有天籟響起,似乎是詠嘆調,又仿佛就是當地的流行歌曲,四個人的和聲美輪美奐,在古老的石柱間迴繞牽轉,忽而直入雲霄,餘音繞樑,一時間掌聲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