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中國宮坐落在瑞典斯德哥爾摩郊區皇后島上。該宮是1753年由瑞典國王阿爾道夫·福雷德里克下令秘密建造的。這一年的 7 月 24 日,在慶祝王后洛維薩·烏爾里卡生日時,國王將這座中國式樓閣作為禮物贈送給王后,使王后大為驚喜。最初的“中國宮”為本質結構,規模較小,也欠精緻,據說建成幾年後開始腐爛,1763 年,國王下令採用土石結構重建“中國宮”,1769 年建成,一度曾作為皇家夏日別墅。這座具有中國風格的建築於 1959~1967 年又進行了翻修,宮裡還有一處具有回音特色的建築,今天仍以其東方魅力和奇妙回音吸引著各國遊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斯德哥爾摩中國宮
- 地理位置:瑞典斯德哥爾摩郊區皇后島上
- 開放時間:夏季8:00-20:00;冬季9:00-17:00
- 建造時間:1753年
簡介,建造歷史,旅遊須知,啟示,
簡介
“中國宮”是一個中國與西歐建築藝術的綜合體。18 世紀,瑞典也像其他歐洲國家一樣,出現過“中國熱”,當時瑞典同中國已經開始直接貿易。與此同時,瑞典人開始在建築和藝術領域內模仿中國,“中國化”一時成為一種文化模式,它是上層階級地位的象徵,也是中產階級追求的目標。
斯德哥爾摩“中國宮”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這座不大的建築物中間是兩層高的主殿,每層分前殿與後殿,各有 5、6 個房間。主殿兩側為迴廊,各連線一座側殿,從總體上看,整個建築呈弓形。宮頂有雕龍和其他中國宮廷裝飾,但卻沒有琉璃瓦。牆壁門窗兩側多是中國圖案組成的框線,適於寫貼中國對聯。室內陳設幾乎完全是中國式的,不同的房間裡分別擺設著中國花瓶、茶具、漆器、象牙寶塔、泥人、宮燈、文房四寶以及中國的算盤和秤,牆上掛滿了中國山水和花鳥畫以及書法。走進“中國宮”,使人有進入北京故宮的一些房間之感,這些精美的工藝品充分顯示了瑞典王室對中國文化藝術的喜愛。
距“中國宮”一里之遙,有一片由十幾座木房組成的村莊,叫作“廣州村”,它是與“中國宮”同時建成的,是國王和王后的“工業村”。當時那裡除了有一些鐵器作坊外,還開闢了桑園,在國王和王后的親自領導下,從事養蠶和繅絲,前後達 10 年之久。後來因成本太高,加之氣候寒冷,桑樹逐漸死亡,這些活動才停止。如今“廣州村”原有的房舍還在,但是已經過翻修,變成了居民的住宅。斯德哥爾摩“中國宮”以其獨有的中國建築藝術風格,成為斯德哥爾摩的名勝之一。
建造歷史
1753年7月25日,6歲的瑞典“皇冠王子”古斯塔夫(即歷史上著名的“文化國王”古斯塔夫三世),身著中國傳統服飾,操著簡單的中文,將一把象徵剛竣工的中國宮殿的鑰匙送給他的母親———喜愛中國藝術的王后烏爾利卡。
這座小宮殿就坐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著名風景區王后島,人稱“中國宮”,也有人叫它“瑞典王宮裡的蒙古包”,其實,在中國人看來,它是一座具有中國建築風格的亭子。
中國宮靈感來自瓷塔
據瑞典的史料記載,“中國宮”的設計靈感來自法國凡爾賽的某一宮殿,而這處凡爾賽宮殿的設計則來源於中國南京的一個瓷塔。
“中國宮”由著名建築師阿德克朗茲和瓊·耶利克·列那共同設計。他們將洛可可建築風格與當時人們崇尚的東方風情融為一體。瑞典繪畫大師繪製的中國山水花鳥畫懸掛在宮殿的四壁。建成後的“中國宮”成為18世紀“中國風”盛行歐洲的代表作。
先有“中國村”後有“中國宮”
1731年,隨著瑞典與中國開始貿易往來,大批中國瓷器、漆器、絲綢、香料和茶葉被運抵瑞典最大的港口城市哥德堡。茶葉迅速被推廣開來,帶來巨大的商機。與這種外來“新式飲料”相匹配的,自然是中國的瓷器。瑞典的王室和貴族以擁有中國的商品而自豪。有一位王室子弟把自己專門用來收藏中國瓷器的房間稱為“聖地”,顯示它的稀有和神奇。在烏爾利卡王后的房間裡,也擺滿了中國瓷器、漆器和絲綢。
烏爾利卡王后想辦法從中國請來能工巧匠在“中國村”種桑養蠶,可惜歷經千辛萬苦從遙遠的東方運來的蠶寶寶,抵禦不了瑞典寒冷的天氣,紛紛夭折。烏爾利卡王后的“絲綢夢”就此破滅。國王為了安慰王后,悄悄地在“中國村”旁邊興建了這座“中國宮”。
現在,王后島的王宮南翼已經被改造成了王室的私人住宅。1982年,王室正式搬入。與王室的私人住宅相對稱的王宮北翼則對外開放。國王和百姓可以共同感受這裡的魅力。
安靜的“中國宮”和“中國村”,輕輕地向人們訴說著這個古老家族的“中國夢”。
旅遊須知
開放時間:夏季8:00~20:00;冬季9:00~17:00。
啟示
多數去過斯德哥爾摩的遊客都知道,離市區十幾公里遠的王后島有座“中國宮”。這座今天看來不怎么起眼的宮殿就是18世紀瑞典王室的中國夢的結晶。
這座木結構的建築落成於1759年。18世紀的時候,東方世界對於歐洲人還是一個神秘而遙遠的地方,歐洲上流社會尤其對中國有著一廂情願的美好想像。當時,去中國有如探月一般艱難,來回往往經年。
瑞典有名的商船“哥德堡號”來往於北歐和中國之間。建造這艘船耗費了瑞典國內生產總值的15%,而它每次從中國運回貨物的總值卻相當於瑞典當年全部的國內生產總值。人們在撫摸那些華美的綢緞和晶瑩剔透的瓷器時,驚嘆於中國的富足,當時的瑞典王室更對中國充滿嚮往。瑞典貴族們以擁有中國商品而自豪。在所有中國貨當中,有兩種商品是最難仿製的。一個是瓷器,歐洲人很晚才知道高嶺土的秘密,在那之前,所有歐洲作坊都無法燒制出真正的“中國瓷”。另一個是絲綢。18世紀已經有商人通過各種渠道偷運中國蠶種回歐洲。瑞典王后烏利加也對中國絲綢情有獨鐘,在王后島建了一個“中國村”,組織人馬種桑養蠶,希望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為此甚至不惜請來中國工匠進行指導,然而終因氣候嚴寒而失敗。之後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為安慰王后,特地在其生日那天獻上一份驚喜,也就是遺存至今的“中國宮”。
“中國宮”可以說是(想像中的)中國宮殿風格與1920年代興起的法國洛可可風格的混合體。宮殿為木結構,體積不大,呈圓弧形,圈起約一百八十度的半個廣場。屋頂模仿中國琉璃瓦,材料為銅板,在時光的洗刷下已經變成青銅特有的綠色。牆體則塗成紅色,並夾雜大量的金色框線紋路。門窗及拐角的中繼線塗成黃色,紅黃相間,色彩靚麗。其繁複而柔軟的花藻紋飾細膩柔媚,弧線、S線和漩渦則是典型的洛可可風格。然而再仔細看又能發現許許多多頗費心思的對中國風格的可笑模仿:屋檐上有成排的小雕像,門楣上自然少不了龍,但卻都是矮胖直立,仿佛是侏羅紀公園裡出來的;牆面上被分割成中國立軸掛畫的格局,雕刻了莫名其妙的水果、竹子、山雞還有油紙傘。
據野史記載,“中國宮”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烏利加王后的一個夢,正史記載,設計其實是抄襲了法國凡爾賽的某一宮殿,而凡爾賽宮殿的設計又拷貝了當時中國南京一個瓷塔。 “中國宮”由瑞典的著名建築師阿德克朗茲和瓊·耶利克·列那共同設計,這二人都沒去過中國,只好從法國人那裡抄些二手資料,順帶把當時法國正風行的洛可可風格也一併吸收了,因此才有了這個“四不像”的建築。
每次去“中國宮”遊覽,總有些忍俊不禁的衝動,但再想想現在國內的建築設計潮流,又覺可嘆。記得2003年春天,從杭州機場坐車去市區,沿著十幾公里的高速,可以看到一排排新富起來的當地農民的別墅,其風格真是千奇百怪,花樣迭出。有的屋頂是阿拉伯清真寺式樣,有的是東正教堂“洋蔥頭”,有的是莫斯科尖頂上戳一顆紅五角星,有的裝上彩繪玻璃窗,有的貼滿馬賽克。這些房子沒有統一的風格,彼此不服氣地擠在一起,組成了一道光怪陸離的滑稽畫面。我一向以為,在中國建築中,江南的黑瓦白牆是最美、最有詩意的,然而當自己第一次置身江南時,看到的卻是暴發戶將現代建材堆砌在一起的拙劣模仿。
回到我們的城市,回到現在,情況變得更糟。君不見全國城市正在變得千人一面,處處羅馬花園、加州小鎮、曼哈頓中央公園、尼斯海岸……河南的一個地級市把市政府辦公大樓修成了美國白宮,模仿得足以以假亂真,與此同時全國還有160多個城市要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在這一輪惡俗而且庸俗的仿造狂潮中,我們拋棄了自己的建築傳統,生搬硬造得越來越得心應手,模仿得越來越逼真。然而,誰會意識到,無論我們如何模仿,歸根結底都是在“造假”呢?
站在“中國宮”面前,看到那些經過能工巧匠之手雕成的中國花瓶、竹子、雨傘,無論如何逼真,總覺得它不是中國的東西。原因就在於這些東西被雕刻得太寫實了,太像真的了,反而失去了中國藝術中的抽象與寫意。而寫意的風格是浸透在中國傳統骨子裡的,西方工匠是學不來的。同樣,我們國內的那些“洋建築”也永遠不可能學到洋人的真諦。最近聽說上海周圍造了9個小鎮,模仿歐美,據說到了那些地方都分不清是在歐洲還是在中國。我只能說:我們的複製越逼真,也就越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