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方鱗木是產於河南省禹州市大風口剖面的二疊紀(P)的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斜方鱗木
- 外文名:Lepidodendron posthumii Jongδm. et Goth.
- 形成時代:二疊紀(P)
- 產地:禹州市大風口剖面
- 保存單位: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
斜方鱗木是產於河南省禹州市大風口剖面的二疊紀(P)的化石。
斜方鱗木是產於河南省禹州市大風口剖面的二疊紀(P)的化石。特性描述葉座斜長方形,葉座上下邊具橫紋,葉痕小,不等邊斜方形。上側邊略長。1保存單位國家岩礦化石標本資源共享平台。1...
鱗木(Lepidodendron)是石松類(化石)類中已絕滅的鱗木(Lepi-dodendrales)是古代最有代表性的樹木之一。是木本蕨類。出現於石炭紀,喬木狀,與許多熱帶沼澤植物共同繁殖在熱帶沼澤地區,形成森林,是石炭紀重要的形成煤原始物料,也是古代素食動物的口糧之一。2024年5月,科研人員在在山西省陽泉市水泉溝村和蔭營鎮一...
博茨須鱗木是一種鱗木屬植物。形態特徵 葉座形狀、大小及紋飾隨莖的增長而變異;細枝上的葉座排列緊擠,斜方形或菱形。(以上內容為部分展示)時代產地 內蒙古大青山,太原組;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拴馬莊組;內蒙古準格爾旗,石盒子群;山西平魯、太原東山,太原組;山東淄博,太原組;河北開平,趙各莊群;吉林渾江,...
蛇皮鱗木 蛇皮鱗木,學名為Lepidodendron ophiurus Brongniart,是一種鱗木屬植物。形態特徵 葉座菱形或斜方形,互相緊擠,長 7 mm,寬3 mm,長寬之比約為2∶1。(以上內容為部分展示)時代產地 河南博愛縣黃嶺,本溪組; 晚石炭世中期
鱗木化石 鱗木化石是發現於遼寧省的早二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屬於石松植物門的鱗木目,本標本所保存的是喬木狀鱗木的葉座部分,葉座呈菱形,葉痕位於葉座的中上部,呈斜方形或透鏡狀,葉痕中有三個小點,中間的小點為束痕,兩側的為兩個側痕,葉痕上方有葉舌穴。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逸夫博物館。
華山嶺鱗木是發現於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華山嶺的下石炭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葉座螺旋狀排列,長紡錘形或菱形,兩端尖銳,與位在其上、下的葉座相連線,表面具微細的橫紋。葉座上部和下部均有中溝,上、下溝分別與葉痕的頂、底角相連。左右相鄰的葉座之間有一條狹帶相隔。葉痕位於葉座的上半部,作不相等的斜...
無錫始鱗木是一種始鱗木科始鱗木屬植物。形態特徵 莖表面具細縱紋及螺旋狀排列的葉座;葉座長紡錘形,彼此分離,頂端鈍圓,下端伸尖,上方有一明顯的斜方形葉痕,其中除維管束痕外,有時似有側痕;葉座下部具一明顯的中脊,往往直達底端(王國平等,1982)。時代產地 安徽巢縣林頭,五通組;晚泥盆世 ...
葉座作橫菱形或斜方形,中央有一個很小的維管束痕,兩側各有一通氣道痕或稱側痕,有的種在葉痕之下的葉座部位還有一對通氣道痕。葉痕的上面有一個很小的葉舌穴,內具一葉舌。鱗木的輸導系統在主莖中常為管狀中柱型,而小枝則為原生中柱型。中柱在莖的直徑中僅占一小部分,而皮層部分卻很厚,由內、中、外 ...
三點鱗木 三點鱗木是一種鱗木屬植物。形態特徵 葉座菱形,葉痕較大,維管束痕略大於側痕。本種與斜方鱗木的區別是後者葉座長,橫紋發育,葉痕所占面積較小。時代產地 內蒙古阿拉善左旗,本溪組;河北開平,唐山組、開平組和唐家莊組;山西
梭鱗木是產于山西省忻州市保德縣扒樓溝的中二疊世早期(P₂)(瓜德魯普世早期)的化石。特性描述 共有兩塊標本,葉座紡錘形,長度約為寬度兩倍,頂、底端狹長,略斜,上、下葉座連線或略錯開,左右相隔很近,但不緊靠。葉痕上、下的葉座具微弱中脊,上部中脊近頂角處,有“Y”形的淺溝;下部中脊凹痕不...
盔鱗木是一種鱗木屬植物。時代產地 山西陽泉,本溪組;晚石炭世早期 形態特徵 樹幹粗直,高可達38米以上,莖部直徑可達2米。枝條多次二歧分枝,形成寬廣的樹冠。葉螺旋排列,線形或錐形,具單脈。葉的基部自莖面膨大突出,當葉脫落後在其表面留下排列規則如魚鱗狀葉座。葉座絕大多數作縱菱形或紡錘形,呈螺旋狀...
夏麗安原始鱗木是一種鱗木科鱗木屬植物。形態特徵 莖粗 2~5 mm,二歧分枝。葉座呈螺旋狀至假輪狀排列,互相靠緊,狹斜方形或紡錘形,長 3~4 mm,寬1 mm,內無葉痕,有時具兩條近乎平行的縱長細線,在葉座基部漸漸消失。葉細線形,長達 3~3.5 mm,寬1 mm,在頂端以寬角分叉一次。孢子囊橢圓形,直徑...
托斯庫爾他烏組,厚1136-1721米。命名 高振家、吳乃元、吳紹祖、曾亞參、肖世祿等,1977年手稿命名;新疆區域地層表編寫組1981年介紹。特徵 為碎屑岩夾少量火山岩。以灰、綠、紫、雜色礫岩、砂岩、粉砂岩、含泥質、鈣質和矽質等,夾長英鈉長斑岩、岩屑凝灰岩、矽質岩、角岩及灰岩凸鏡體等。含斜方薄皮鱗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