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氏天竺鯛

斗氏天竺鯛

斗氏天竺鯛(學名:Apogon doederleini ),為鱸形目、天竺鯛科 魚類。 全世界共有21屬200種以上,台灣現有13屬73種,底棲,卵生(口孵),肉食。體延長,長橢圓形,體稍側扁。頭大。眼大。口大,斜裂;頜齒細小,或具犬齒,鋤骨和齶骨通常具齒,舌上無齒。前鰓蓋骨邊緣光滑或具鋸齒,鰓蓋骨後緣棘不發達。體被弱櫛鱗或圓鱗,裸天竺鯛屬(Gymnapogon)則裸露無鱗,頰部及鰓蓋均被鱗;側線完全或不完全。背鰭有二個,第一背鰭有VI—VIII棘,第二背鰭具I棘及8—14軟條;臀鰭具II棘及8—18枚軟條;尾鰭圓形、截形或叉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斗氏天竺鯛
  • 拉丁學名:Apogon doederlein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 硬骨魚綱 
  • :鱸形目 
  • :天竺鯛科 
  • :天竺鯛屬 
  • 定名人:Jordan et Snyder
  • 年代:1901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類型,口孵的海水魚,兩種不同的發光方法,

形態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側扁。體長為體高2.5-3.1倍;為頭長2.5-2.7倍。背腹緣皆鈍圓,均呈弧狀彎曲。頭中大,頭長為吻長4-4.7倍;為眼徑2.7-3.3倍。背部具隆起線。眼較大,眼徑大於吻長,距吻端較鰓蓋后角為近。眼間隔寬平,其寬小於眼徑,中央具一隆起線。鼻孔每側2個,圓形等大,相距甚近,前鼻孔具瓣膜。口大傾斜,上下頜等長,上頜骨後端擴大,達瞳孔後緣下方。兩頜,犁骨與齶骨皆具絨毛狀齒。舌上無齒,前鰓蓋骨邊緣大部具細鋸齒。鰓耙細而短,最長鰓耙約與瞳孔等長,鰓耙數5+13。
櫛鱗大而薄,比較不易脫落,除吻部乃頭背部外全體皆被鱗。側線完全與背緣並行。
斗氏天竺鯛斗氏天竺鯛
背鰭2,相距甚近。第一背鰭鰭棘細,以第三鰭棘最長,其起點距第二背鰭基底末較距吻端為近。第二背鰭與臀鰭相對,起點於臀鰭前上方,最長鰭條長於最長鰭棘。臀鰭起點於第二背鰭第三鰭條下方,第一棘短小,第二棘強大。胸鰭位低,後端達臀鰭起點上方。腹鰭位於胸鰭基底下。尾鰭分叉。
天竺鯛科魚類是珊瑚礁區最大的夜貓族,和大眼鯛一樣,它們也擁有一雙適於夜間活動的大眼,因此有「大目側仔」的俗稱。天竺鯛的行蹤隱密,體型袖珍,體長通常小於10公分,卻長著一張大嘴,稍側扁的長橢圓形魚體上,有兩枚分離且直立的背鰭。天竺鯛廣泛分布於全球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大多集中在珊瑚礁淺海區,少數在深海、沙泥或河口域,在紐幾內亞或澳洲也有一些純淡水或可進入河川下游的種類。它們以浮遊動物、小型底棲動物或小魚為食。大部分的種類均有「口孵行為」,是海水魚中極少見的例子。此外,不少天竺鯛還有發光器的構造。
天竺鯛在台灣的分布具有南北差異,主要是因為北部海域的水溫在冬天較南部低5~6℃。譬如稻氏天竺鯛在北部數量甚多,但在南部則甚為罕見。

生活習性

早晚換班的珊瑚礁住客
在珊瑚礁區潛水,白天最常看到的是日行性的各種雀鯛,晚上則換成夜行性的天竺鯛。每到黃昏時分及清晨破曉,可以看到它們很有次序的換班行為,亦即白天單獨或成群躲藏在礁洞內、礁檐下或礁石旁的天竺鯛,日落後開始紛紛出外覓食,空出來的棲所剛好讓日行性魚類休息;天亮後,睡了一宿的日行性魚類正蓄勢待發,活動了一整夜的天竺鯛則返回原棲所休息。這種「房客」早晚換班、日夜交替的行為,是珊瑚礁魚類為了充分運用有限的空間資源,而發展出來的獨特生活方式,再加上它們對食物和棲所的喜好各有不同,於是彼此間得以避免競爭,相互和平共存,也因此造就了形形色色、高歧異度的珊瑚礁生物。

分布範圍

天竺鯛屬夜行性動物,白天棲息於覓食區附近的洞穴或珊瑚礁旁,夜間則出外捕食,除了具有強硬犬齒之大齒天竺鯛屬(Cheilodipterus)魚種可能以較大型無脊椎動物或小魚為食外,大部份之天竺鯛均以小型底棲無脊椎或浮遊動物為主要食物。本科魚類口孵行為也是學者們研究的焦點,除了西部大西洋產之褶竺鯛(Phaeoptyxaffinis),雌雄均有口孵記錄(Smithetal.,1971)外,其餘均為雄性魚口孵。如果它的下頜部突出或當魚張口時可看到魚卵時即可知此魚正在進行口孵工作。廣泛分布於世界三大洋之暖熱水域,某些生活於河口區,偶有進入淡水者。

類型

縱帶天竺鯛、短牙天竺鯛、斑柄天竺鯛Apogonfleurieu、四線天竺鯛ApogonquadrifaosciatusCuvieretValenciennes、細條天竺魚Apogonichthyslineatus、黑橫帶鯛魚、條紋鯛黑橫帶鯛玫瑰魚條紋鯛魚等。

口孵的海水魚

大部分的天竺鯛和若干淡水的吳郭魚一樣,有「口孵」的行為,不同的是:吳郭魚的口孵是由雄魚或雌魚負責,天竺鯛則幾乎均由雄魚擔任。所謂「口孵」,就是雄天竺鯛將雌魚所產的卵塊銜入口中進行孵化,此時可見口孵魚的下頜會些微隆起有如戽斗,且因滿口含卵,無法攝食,開始過「絕食」的生活。如此約經數天到一周,卵在親魚口中孵化成為仔魚後,才被釋放出來,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卵被掠食,並提高繁殖成功及增加下一代存活的機會。仔魚經過一段隨波逐流的漂浮期生活,變態為稚魚,然後再回到沿岸的礁區尋找適當的棲所,沉降下來成為真正的底棲魚類。背鰭Ⅶ,Ⅰ-9;臀鰭Ⅱ-8;胸鰭13;腹鰭Ⅰ-5;尾鰭17。側線鱗25,2/6。
體長67—95毫米。體長為體高2.5—3.1倍,為頭長2.5—2.7倍。頭中等大,背部具隆起線,頭長為吻長4—4.7倍,為眼徑2.7—3.3倍。眼大。眼間隔小於眼徑。口大。兩頜齒呈絨毛帶狀。犁骨與齶骨具絨毛齒。前鰓蓋骨邊緣大部上有細鋸齒。第一鰓弓上鰓耙細短,鰓耙數5+13。體被弱櫛鱗,鱗片薄中等大。背鰭2,稍分離。第一背鰭。鰭棘細,其起點距第二背鰭基底較距吻端為近。第二背鰭與臀鰭相對。胸鰭末端達臀鰭起點處。腹鰭位於胸鰭基下方。尾鰭淺凹形。體淺灰色,每側有四條褐色縱帶:第一條自吻端沿眶上緣沿側線上方止於尾柄處,第二條沿體側中央,至尾柄黑圓斑處,第三條自上頜後起沿眶下緣經胸鰭基向後漸不明顯,第四條在腹側,一般多不明顯。

兩種不同的發光方法

海洋生物的發光通常有兩種方式,一是靠發光器本身具有的螢光素和螢光素酉每行生化反應來發光,另一則是靠發光器中共生的發光細菌來發光。天竺鯛科魚類兩者兼具,前者如長鰭天竺鯛屬、箭天竺鯛屬及若干天竺鯛屬的種類,像黑天竺鯛(Apogonellioti)即行生化反應發光,它的胸部胃下方,有一個埋於胸肌內的前腹發光器,在直腸兩側則有一對梨狀的「後腹發光器」;而後者如銀腹天竺鯛屬(又稱「管天竺鯛」屬),它們利用細菌發光,發光器是位在胸鰭基部下方和沿體腹側由峽部至尾柄的黑色條狀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