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頭刺尾魚

斑頭刺尾魚

斑頭刺尾魚(學名:Acanthurus maculiceps (Ahl, 1923),為輻鰭魚綱鱸形目刺尾魚亞目刺尾魚科刺尾魚屬的一種魚類。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斑頭刺尾魚
  • 拉丁學名:Acanthurus maculiceps (Ahl, 1923)
  • 別稱:黑帶倒吊
  • 二名法:Acanthurus maculicep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鱸形目
  • 亞目:刺尾魚亞目
  • :刺尾魚科
  • :刺尾魚屬
  • :斑頭刺尾魚
  • 英文名:Spot-Cheek Tang
概況,分布,特徵,生態習性,經濟利用,

概況

命名者:(Ahl, 1923)
斑頭刺尾魚
其他中文名:黑帶倒吊
英文俗名:
Pale-lined surgeonfish;
White-freckled surgeonfish;
Yellow-freckled surgeon fish;
Earbar surgeonfish
是否有毒魚類:否
經濟型魚類: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同種異名:
Hepatus maculiceps,
Hepatus nigricans

分布

世界分布: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馬爾地夫、安達曼海、聖誕島至菲律賓及萊恩島,北至至日本的琉球群島,南至薩摩亞。台灣南部、北部、東部及離島之綠島、蘭嶼等海域有產。

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不特別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分別具XI棘及III棘,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彎月形,隨著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體橄欖綠至暗褐色,具許多藍灰色不規則的波狀縱線,頭部及頸部則散布許多暗橙色班點;胸鰭上方具一橢圓形黑斑。背鰭及臀鰭褐色,基底及鰭緣具藍帶;尾鰭黑褐色,基部有一白帶,具藍色緣;胸鰭暗色,末端黃色;尾柄棘溝緣為藍黑色,而尾棘則為淡色。

生態習性

主要棲息於清澈而面海的潟湖及礁區,棲息深度一般在15米以下,幼魚則活動於水錶層至水深3米處。以藻類為食。

經濟利用

一般以流刺網、延繩釣或潛水鏢魚法等捕獲。觀賞及食用兼具。剝皮後,煮薑絲湯,肉質鮮美。尾柄上骨質盾板非常銳利,易傷人,處理時需小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