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苦竹

斑苦竹

斑苦竹plieioblaslus maculatus,稈高3-4m,徑1.5-2cm,新稈綠色,厚被脫落性白粉,節間長20-35cm;籜環具圓環狀木栓質殘留物。籜鞘革質,遲落,淡棕色,疏被棕色細點或具紫紅色條紋,具油脂光澤,基部具棕色長絨毛;籜耳小,半圓形,紫色,具數條紫紅色脫落性遂毛;籜舌紫紅色,微凹或波狀,高約3mm;籜葉披針形,外翻。葉片披針形,長13-18cm,寬1.5-2.5cm。筍期5月至6月初。整稈作籬笆及搭棚架等用。

斑 苦 竹 (plieioblaslus maculatus) 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各省 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區, 形成喬木層單優勢種的群落. 斑苦竹的枝葉 是大熊貓(動物園) 的主要食物之一,在生產實踐上也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 植物種群的數量特徵是植物種群的基本特徵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斑苦竹
  • 學名:Pleioblastus maculatus (McClure) C. D. Chu et C. S. Chao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禾本目 Graminales
  • :禾本科 Gramineae
  • 亞科:竹亞科 Bambusoideae
  • :北美箭竹族 ARUNDINARIEAE
  • 亞族:北美箭竹亞族 Subtrib. Arundinariinae
  • :大明竹屬 Pleioblastus
  • 亞屬:川竹亞屬 Subgen. Nipponocalamus
  • :苦竹組 Sect. Amari
  • :斑苦竹
  • 分布區域:中國江蘇、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等省
  • 超族:北美箭竹超族 ARUNDINARIATAE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地下莖復軸型。竿直立,高3-8米,粗1.5-4厘米,幼竿綠色,厚被脫落性白粉,籜環密具一圈棕色毛,節下方具直立近於向下的白色短纖毛,其餘部分則光滑無毛,老竿黃綠色,被少量灰黑色粉垢;節間圓筒形,在分枝一側的基部微凹;籜環與竿環均突出,近無毛;籜環殘留有籜鞘基部的木栓質殘留物;竿每節具3-5枝,枝與主竿成400-500的夾角。籜鞘棕紅略帶紫綠色,遲落,長為節間的3/4近革質,背部以有豐富油脂而具光澤,常具或密或稀的棕色小斑點,尤以籜鞘上部(或下部)為較密集,除籜鞘基部密具棕色倒向刺毛外,余處無毛,邊緣全緣,無纖毛;籜耳無或呈點狀、卵圓狀、棕色,邊緣有幾條短而通直或曲折且易落的繸毛;籜舌深棕紅色,低矮截形或微凹或凸出,頂端全緣,無纖毛。籜片綠帶紫色,線狀披針形,呈狹條狀,外翻而下垂,基部略向內收窄,近基部為棕紅色,被微毛,略粗糙,先端漸尖,兩邊緣具極稀疏的細齒,幾全緣。末級小枝具3-5葉;葉鞘綠色,向邊緣具極稀少的柔毛,一邊具短細纖毛,另一邊膜質無毛;無葉耳和繸毛;葉舌高1-2毫米,背面具粗毛,頂端截形,邊緣具短纖毛;葉柄長約4毫米;葉片披針形,長8.8-18.5厘米,寬13.4-29毫米,先端長漸尖,基部寬楔形,上表面無毛,下表面近基部和主脈則具易脫落的短毛,次脈5-7對,葉緣兩側具細鋸齒。圓錐花序常側生於花枝各節;小穗具8-15朵小花;穎2,紙質,第一穎長約10毫米,具11-13脈,先端稍鈍,第二穎長約9.5毫米,具11脈,先端具小尖頭;外稃厚紙質,背部光亮無毛,但被少量白粉,長約8毫米,寬約7.5毫米,具7-10脈;內稃長約8毫米,成熟後可更長,2脊上具纖毛,脊間具4-6脈,背部有細毛,脊外至邊緣各具2脈;鱗被3,大小近等,中間一片披針形,具10脈,側面的2片卵狀橢圓形,各具11-12脈,先端均具長纖毛;子房瓶狀,長約8毫米,花柱長約1.5毫米;柱頭3,羽毛狀。果實橢圓形。筍期5月上旬至6月初。
斑苦竹

生長環境

生於密叢林中或偏陰的山坡。

分布範圍

產江蘇、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向北在陝西等省也有栽培。模式標本采自廣西全縣。

主要價值

筍味苦,宜處理後方可食用。篾性一般,可破篾;可作籬笆和供農作物搭棚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