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腿佯越蝗

斑腿佯越蝗(Paratonkinacris vittifemoralis You et Li,1983)是斑腿蝗科佯越蝗屬的一種昆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斑腿佯越蝗
  • 拉丁學名:Paratonkinacris vittifemoralis You et Li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昆蟲綱
  • :直翅目
  • :斑腿蝗科
  • 亞科:黑蝗亞科
  • :佯越蝗屬
  • 命名者及年代:You et Li,1983
形態特徵,生長習性,

形態特徵

雄性 體較大,勻稱,具粗密刻點和稀疏絨毛。頭短,明顯地短於前胸背板。頭頂頗向前傾斜,不超過觸角基節,前緣寬圓,中央具縱溝,其在複眼間之寬度大於觸角基節之長度。頭部和顏面具有刻點,顏面隆起在中央單眼之上較平坦,單眼之下具縱溝。頭側窩消失。複眼卵圓形,其垂直直徑為水平直徑的1.33~1.36倍,約為眼下溝長度的1.5~1.62倍。觸角22節,絲狀、細長,其長度超過前胸背板的後緣,到達或略超過後足股節基部;觸角中段一節的長度為其寬度的5倍。前胸背板較長,圓柱狀,側觀背面較平;前緣平直,後緣寬圓;中隆線僅在溝後區明顯,缺側隆線,3條橫溝均明顯,並都割斷中隆線,後橫溝位近後端,溝前區的長度約為溝後區長度的1.47~1.5倍。前胸腹板突圓錐形,頂端較尖,略向後傾斜。前、後翅均較發達,前翅到達後足股節的4/5~5/6。後足股節上側的中隆線無細齒;下膝側片頂端鈍圓。後足脛節端部之半邊緣圓形,頂端缺外端刺,沿其外緣具刺10個,內緣具刺10~11個。腹部第1節背板側面具發達的鼓膜器。腹部末節背板的後緣具乳頭狀尾片。肛上板三角形,背面中央具縱溝,從基部向後延伸,略不到達端部;基部較寬,端部較狹。下生殖板粗短,端部突出,形成狹片。尾須側扁,基部較寬,端部細狹向上彎曲。
雌性 體型較大。觸角24節,不到達後足股節基部。有時少數個體前胸背板的中橫溝不割斷中隆線。中胸腹板側葉較寬,其寬度為其長度的1.05~1.13倍。後胸腹板側葉之間的中隔近乎正方形。上產卵瓣狹長,邊緣具鈍齒。下產卵瓣略短,其下外緣的基部具鈍齒。下生殖板長而較寬,其後緣中央具有三角形突出。
體色:黃綠色。觸角基部淡黃綠色,中部黃褐色,端部暗褐色。複眼暗褐至黑褐色。後頭及前胸背板均為褐色。從複眼後方至前胸背板側面有一條黑色寬縱帶。前翅褐色,後翅淺褐色。足黃綠色,後足股節內、外側均有兩個大黑斑,端部黑色。脛節藍色,基部黑色,有一個淡色環。跗節暗綠色,中墊黑褐色。腹部黃綠色。
體長:♂27.4~31.6mm,♀34.0~40.2mm;前胸背板:♂6.5~7.0mm,♀8.0~9.2mm;前翅:♂16.7~17.6mm,♀20.0~20.9mm;後足股節:♂15.1~16.0mm,♀19.5~19.6mm

生長習性

每年發生一代,以卵越冬。生活在海拔700~900m的中亞熱帶山地常綠闊葉落葉混交林區。喜歡在山溝附近的灌叢間,要求較蔭涼的生境。以鴨腳木Schefflera octophylla為食料,常與中華越北蝗混生在一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