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翅鷯鶥(學名:Spelaeornis troglodytoides)是畫眉科、鷯鶥屬型鳥類,體長10-11厘米。頭頂橄欖褐色具黑色端斑和棕白色次端斑點,頰和耳羽橙棕色或褐色。背灰褐或橄欖棕褐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尾長、栗褐色具細的黑色橫斑,飛羽亦為栗褐色具黑褐色橫斑。頦、喉白色。其餘下體棕色。特徵明顯,野外容易識別。
斑翅鷯鶥主要棲息於茂密的山地森林中,尤以林下植物發達、多灌木和苔蘚植物的陰暗、潮濕的常綠闊葉林中較常見,也棲息於竹林、松林和林緣疏林灌叢。常獨或成對活動。在高山、深溝、峽谷處的樹叢和矮灌叢間,頻繁地在樹根間、地面或灌叢與草叢中跳來跳去,並發出輕而低沉的“吱、吱”叫聲。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植物果實和種子。分布於中國、印度阿薩姆邦、不丹和緬甸。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
性別 | 體重 | 體長 | 嘴峰 | 翅 | 尾 | 跗蹠 |
---|---|---|---|---|---|---|
雄性 | 11克 | 100-110毫米 | 9-11毫米 | 44-50毫米 | 50-55毫米 | 19-22毫米 |
雌性 | 11克 | - | 9-10毫米 | 45-48毫米 | 50-53.5毫米 | 19-20毫米 |
近種區別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分布範圍
![斑翅鷯鶥 斑翅鷯鶥](/img/4/cab/EmZyETZjVTMhVWOjVjYjRjM3EDOykzM4QzM4ITYyQDZkJTNykTNwYTYyYDZ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亞種分化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分布範圍 |
---|---|---|---|
Spelaeornis troglodytoides halsueti | David,1875 | 僅分布於中國甘肅南部、陝西南部秦嶺和四川東北部。 | |
斑翅鷯鶥印度亞種 | Spelaeornis troglodytoides indiraji | Ripley,S. S. Saha & Beehler,1991 | 分布於印度阿薩姆邦。 |
Spelaeornis troglodytoides nanchuanensis | Li,Yang & Yu,1992 | 僅分布於中國四川東南部南川、湖北西南部宣恩、湖南西北部桑植等地。 | |
Spelaeornis troglodytoides rocki | Riley,1929 | 僅分布於中國雲南西北部鹽津和瀾滄江以東地區。 | |
斑翅鷯鶥不丹亞種 | Spelaeornis troglodytoides sherriffi | Kinnear,1934 | 僅分布於不丹東部。 |
Spelaeornis troglodytoides souliei | Oustalet,1898 | 分布於中國(雲南西部騰衝、盈江、德欽、麗江、維西和瀾滄江以西以及西藏昌都地區西南部)和緬甸東北部。 | |
Spelaeornis troglodytoides troglodytoides | J. Verreaux,1870 | 僅分布於中國四川中部寶興、峨眉、西部康定、西南部甘洛、石棉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