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躄魚(學名:Histrio histrio)是躄魚科、裸躄魚屬的一種魚類。個體不大,一般在50-100毫米左右。體側扁,卵圓形。頭高大,以第三背鰭棘基部處的頭部最高。體腹部突出。尾柄較短。吻較短,稍大於眼徑。眼較小,眼間隔寬而隆起。口前上位,口裂斜裂而大。前頜骨發達,可伸出。上下頜具多行細尖銳齒,內行齒較大。具齶骨齒,單行,較大而尖銳。鰓孔小,圓孔狀。鰓絲髮達,鰓耙退化。具偽鰓和鰾。具中翼骨、第一咽鰓骨及尾上骨。體裸露無鱗,皮膚光滑,無絨狀短刺。吻觸手與前頜骨聯合間的吻背部具2片皮狀突起。背鰭2個。胸鰭較寬大,由輻狀骨形成的假臂很長,埋於皮下,胸鰭鰭葉大部分與體側分離。腹鰭喉位,較長大,其長僅略短於胸鰭,約等於或大於體長的1/4。尾鰭後緣圓形。體灰白色,具不規則的黑色網狀帶紋,腹部具不規則黑色斑,各鰭具不規則的橫帶和黑斑。
大洋性生活,常隨海藻飄浮於海洋中。屬暖水性近海底層小型魚類。棲息於淺海灘涂或岩礁區。揮動吻觸手引誘小魚,予以吞食。攝食無脊椎動物。體色變化大,不易分辨, 具擬態。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在中國分布於黃海北部、黃海、南海及台灣沿海。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物種危害,
動物學史
裸躄魚於1758年被林奈(Linnaeus)首次命名為Lophius histrio。該魚的學名後來經歷了五次更名,如下所述:Pterophrynoides histrio、Pterophryne histrio、Antennarius histrio、Histrio histrio和Chironectes histrio。最終有效學名為Histro histrio。學名Histro源於拉丁語“ histrionicus”,意為“與行為體有關”。之所以這樣命名是因為該魚在捕食前的動作。
同義學名包括:Lophius laevis Lacepède 1804;Pterophryne ranina,Antennarius raninus,Cheironectes raninus,Lophius raninus,Histrio raninus Tilesius 1809;Lophius cocinsinensis Shaw 1812;Chironectes variegates,Pterophryne variegates Rafinesque 1814;Lophius gibba,Pterophryne gibba,Lophius gibbus,Historio gibbus,Pterophrynoides gibbus,Antennarius gibbus,Chironectes gibbus,Peterophryne gibbo Mitchill 1815;Pterophryne laevigata,Chironectes laevigatus,Antennarius laevigatus,Lophius laevigatus,Pterophryne laevigatus,Cheironectes laevigatus Cuvier 1817;Lophius calico Mitchill 1818;Lophius geographicus Quoy & Gaimard 1825;Antennarius nitidus Bennett 1827;Antenarius mesogallicus,Antennarius nesogallicus,Chironectes nesogallicus,Pterophryne picta,Histrio pictus Valenciennes 1837;Cheironectes pictus vittatus Richardson 1844;Chironectes arcticus Düben & Koren 1846;Chironectes barbatulatus,Antennarius barbatulus,Chironectes barbatulus Eydoux & Souleyet 1850;Antennarius lioderma Bleeker 1865;Chironectes sontagii Müller 1865;Antennarius inops Poey 1881;Histrio jagua Nichols 1920;Lophius pelagicus Banks 1962。
形態特徵
個體不大,一般在50-100毫米左右。體側扁,卵圓形。頭高大,以第三背鰭棘基部處的頭部最高。體腹部突出。尾柄較短,尾柄長小於或約等於尾柄高。吻較短,稍大於眼徑。眼較小,眼間隔寬而隆起,眼間隔寬為眼徑1.4-3.1倍,幼魚(18.5毫米)則約相等。口前上位,口裂斜裂而大,下頜突出,口裂後端達眼後緣。前頜骨發達,可伸出。上下頜具多行細尖銳齒,內行齒較大。具齶骨齒,單行,較大而尖銳。鰓孔小,圓孔狀,位於胸鰭基底下方。鰓絲髮達,鰓耙退化。具偽鰓和鰾。具中翼骨、第一咽鰓骨及尾上骨。
體裸露無鱗,皮膚光滑,無絨狀短刺,僅有時在側線孔附近有不分叉的小棘。吻觸手與前頜骨聯合間的吻背部具2片皮狀突起。
背鰭2個,第一背鰭3鰭棘,第一鰭棘形成吻觸手,位於吻部,吻觸手光滑,無短棘,其末端的擬餌體明顯;第二鰭棘緊位於第一鰭棘後方,其長明顯超過第一鰭棘;第三鰭棘較粗短,部分埋於皮下。第二背鰭基底較長,常大部分埋於皮膚中,僅末端外露。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起點在第二背鰭後半部下方。胸鰭較寬大,由輻狀骨形成的假臂很長,埋於皮下,胸鰭鰭葉大部分與體側分離。腹鰭喉位,較長大,其長僅略短於胸鰭,約等於或大於體長的1/4。尾鰭後緣圓形。
體灰白色,具不規則的黑色網狀帶紋,腹部具不規則黑色斑,各鰭具不規則的橫帶和黑斑。
棲息環境
裸躄魚屬大洋性生活,常隨海藻飄浮於海洋中。屬暖水性近海底層小型魚類。棲息於淺海灘涂或岩礁區。可以在鹽水溫度為23.8-26.7℃,pH值為8.1-8.4的海水礁生態系統水族館中生存。
裸躄魚生活在水深11米的海洋環境中。裸躄魚一生都與漂浮的海草床(主要是馬尾藻)有關。當風暴吹向內陸時,它們會在海岸和海灣水域中被發現。裸躄魚不太會游泳,它們只是跟著馬尾藻床而活動。
生活習性
裸躄魚以蝦和其他魚類為食,這些蝦和其他魚類進入藻類床庇護時,裸躄魚揮動吻觸手引誘小魚,予以吞食。攝食無脊椎動物。體色變化大,不易分辨,具擬態。
裸躄魚既可以用近似“肢”狀的胸鰭在海底緩緩爬行,也可用漏斗狀的鰓孔噴水遊動,但絕大多數時間則是藏在流動的水藻中,利用它胸鰭上的“手”抓住海藻,加上它的形狀和顏色又與周圍的海藻非常相似,很難被發現,專門伏擊前來水草中覓食或途中前來休息的小魚,被稱為隱藏在海藻叢中的職業殺手之一。
分布範圍
海域: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在中國分布於黃海北部、黃海、南海及台灣沿海。
國家:美屬薩摩亞、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百慕達、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巴西、維德角、高棉、加拿大、開曼群島、中國、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古巴、庫拉索、象牙海岸、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埃及、赤道幾內亞、斐濟、法屬蓋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牙買加、日本、肯亞、吉里巴斯、韓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韓國、賴比瑞亞、澳門、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古、蒙特塞拉特、莫三比克、緬甸、諾魯、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尼加拉瓜、紐埃、諾福克島、北馬里亞納群島、阿曼、琉球群島、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皮特凱恩、葡萄牙(亞速爾群島)、波多黎各、聖巴托洛繆島、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席爾、新加坡、聖馬丁(荷蘭部分)、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蘇利南、泰國、托克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吐瓦魯、美國、美國本土外小島嶼、烏拉圭、萬那杜、玻利瓦爾共和國委內瑞拉、越南、英屬維京群島、美國維京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葉門。
繁殖方式
裸躄魚是雌雄同體的,這意味著個體不是雄性就是雌性,但不能同時存在。他們在性別上與眾不同。在求愛期間,雄性會緊緊跟隨雌性,直到它們都沖向水面,在那裡產卵。卵以凝膠狀漂浮物產生,雄性通過外部受精而使其受精。卵將一直留在卵團中,直到準備孵化為止。這種繁殖方式稱為卵生,卵在雌性體外孵化。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3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魚體小型,除學術研究外,不具食用價值。或有人將其展示供人觀賞。
物種危害
毒器是背鰭上的3觸角狀硬棘,據報導可能具有毒腺。被刺後毒液進入傷口,產生劇烈的刀割樣的疼痛,並向周圍擴展,有的還可擴展到腋部和腹股溝,常持續數小時以上。被刺後應擠出毒液,洗淨傷口,拭乾後,塗抹殺菌劑或抗破傷風藥劑以防感染。水中作業人員對此魚須特別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