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禿皮損炎症因子與毛囊退行性變的研究

斑禿皮損炎症因子與毛囊退行性變的研究

《斑禿皮損炎症因子與毛囊退行性變的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章星琪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斑禿皮損炎症因子與毛囊退行性變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章星琪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斑禿是一種常見的炎症性、非疤痕性脫髮性疾病,容易復發,對患者心理和日常生活影響極大。病理基礎是毛囊周圍的炎症浸潤和上皮細胞凋亡所造成的毛囊退行性變,但具體發病機制未明。我組前期研究發現早期斑禿皮損真皮淺層毛囊周圍細胞液化變性,CD4+及CD8+ T淋巴細胞浸潤於毛囊周圍及毛囊附近,並有炎症因子、凋亡因子和凋亡細胞存在。本課題通過連續橫切片、顯微雷射捕捉毛囊及毛囊周圍組織、定量檢測靶向分子等實驗方法,鑑定斑禿脫髮皮損處毛囊周期信號傳導通道、T細胞因子和凋亡因子的種類、分布和濃度梯度,同時觀察斑禿皮損的毛囊形態學改變、炎症細胞浸潤情況,並分析在不同病期、活動性、部位、病程的差異程度,探討上述因子與毛囊退行性變的關係。目的在於尋找斑禿毛囊周期退行性變的原因,以便設計斑禿的靶向治療,為提高斑禿的治癒率提供理論基礎。

結題摘要

斑禿是種常見非疤痕性、炎症性脫髮疾病,基礎病變是炎症浸潤和毛囊異常快速的退行性變,前期發現早期皮損真皮淺中層有明顯炎症細胞浸潤及淺層永久毛囊的上皮細胞破壞和次級毛囊的退行性變,提示炎症浸潤與毛囊退行性變及脫髮關係重大。本項目主要研究了早期與中晚期斑禿患者皮損中細胞因子的種類和梯度分布關係,及其對毛囊周期的影響,探討皮損局部T細胞、炎症凋亡因子等和毛囊退行性變的關係;在此基礎上,本項目分析了瀰漫型斑禿脫落毛根的改變與炎症浸潤的關係,評估二苯環丙烯酮(DPCP)局部免疫療法的臨床套用情況及其療效的相關因素。本項目發現:1、早期斑禿真皮淺層以Th1升高,Th2降低為主,且上述因子在真皮淺層的變化比深層明顯,凋亡因子在斑禿髮病中起一定作用。2、早期斑禿淺層永久性毛囊細胞凋亡與T細胞浸潤無相關性,而深層周期性毛囊周圍T細胞浸潤可能是毛囊細胞凋亡的主要原因。3、通過連續縱切片和橫切片法研究毛囊在皮損不同位置及在退行性變過程中的動態改變,發現真皮淺層CD4+T淋巴細胞浸潤與周期毛囊的退行性變和炎症浸潤有關,且與真皮深層CD8+T淋巴細胞的浸潤有關。4、瀰漫型斑禿皮損病理改變與皮膚鏡徵象及脫落毛根形態改變具有相關性,早期炎症浸潤明顯,且脫落毛根隨病程具有毛囊周期性變化。5、通過臨床分析發現DPCP療法是相對安全有效的,且部分臨床指標及因子的異常可用於療效的預測。因此,我們提出了斑禿髮病機制的猜想:微環境的改變導致真皮淺層毛囊上皮受損,吸引特異性CD4+ T細胞浸潤及單核巨噬細胞聚集,前者分泌多種細胞因子促炎,招募並輔助激活CD8+T細胞攻擊淺層毛囊上皮,同時上述炎症因子可通過毛細血管梯度滲透到真皮深層,向外周逐漸滲透到皮損邊緣,使深層周期毛囊的周期性循環破壞,從生長期快速進入退行性變,吸引單核巨噬細胞幫助結締組織鞘與外毛根鞘分離,大量T淋巴細胞繼發浸潤於真皮深層毛囊,形成蜂擁狀浸潤,導致毛囊退行凋亡。因此,及早抗炎治療,有利於控制斑禿病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