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盾後麗盲蝽(Apolygus nigrocinctus Reuter,1906)是盲蝽科後麗盲蝽屬的一種昆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斑盾後麗盲蝽
- 目:半翅
- 亞目:異翅
- 科:盲蝽科
- 屬:後麗盲蝽屬
- 命名者及年代:Reuter,1906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體橢圓形,略長;黃褐色,具黑斑;有光澤。
頭垂直;唇基幾全部黑色,額部有時呈淡橙褐色或具淡黑褐色暈斑,常具多條成對的平行斜紋。頭頂與複眼的寬度比約為1.2:1;中縱溝兩側區域後部外側常有一小凹窩,並具小格線狀微刻區,微刻淺而不甚規則;後緣嵴略前拱,較粗,嵴後低平區甚為細窄,不顯著。頭眼前部分長約等於眼下緣至觸角窩上l/3之間的距離;下顎片較窄,外緣低寬弧彎,整體斜列,約成45度角。側面觀頭高:眼高=5:3。觸角同體色,第l節末端、第Ⅱ節基部1/5和端部3/5、以及第Ⅲ、Ⅳ節均為黑褐色,第Ⅱ、Ⅲ節基部各有一黃褐色狹環。喙伸達後足基節末端。
前胸背板淡黃褐,基部在後緣前方有一條伸至側緣的黑褐色寬橫帶,後緣狹窄地淡色。胝斜列,除周緣外黑色,成倒置的“八”字形;胝較隆出,後緣界限清楚;二胝前半相連,並與胝前區連成一體。盤域刻點向後漸淺,密度中等或偏密;毛短小,半平伏。
小盾片基部伸出一約成等邊三角形的大黑斑,其末端常超過小盾片長的1/2,斑的兩側緣有時紅色。爪片黑。緣片幾全黑,前3/4隻最內側淡色,黑色部分向後漸粗,後1/4漸全黑,與其內側的革片後端黑斑相連。革片端部約1/4處成寬橫帶或寬斜帶狀,帶的前緣中部在中裂處前伸成小突狀,帶向後與楔片基部黑斑連成一片。楔片橙黃,基內角區域(=“副楔片")全黑,其外側區域的基部中段成倒三角形黑斑,端角黑色,各黑斑周緣具紅暈。膜片淺褐,基內角暗褐色。
中胸側板紅褐色,腹部兩側具黑縱帶。股節端部有三個紅色或紅褐色環,近端部的兩個環較窄,近中央的環較寬,有時不顯。脛節基部和末端紅褐色,脛節刺黑色,刺基有小黑點斑,第Ⅲ跗分節黑色。
左陽基側突感覺葉發達,強烈突起。右陽基側突端突極長,幾乎接近陽基側突體的長度。陽莖端具細長而直的針突。翼骨片三角形,較大,長度約與針突相等。
交配囊後壁的中突稍傾斜;背結構寬大,左、右上側角與側葉的外緣分離。
量度(mm):體長4.4~5.4,體寬2.1~2.3。頭長0.40~0.45,頭寬1.05~1.13,頭頂寬(♂)0.35~0.38,(♀)0.38~0.45。觸角各節長0.60~0.65:1.7~1.8:0.9~1.1:0.63~0.7。前胸背板長0.85,後緣寬l.75~1.90。革片長l.9~2.25,楔片長0.80.
模式標本:正模♀,四川金縣小金河,喇嘛寺至撫邊河(存ZMAs).(未檢查)。
觀察標本:2♀♀,四川若爾蓋唐克,1963.Ⅷ.4,劉勝利采;1♂1♀,四川馬爾康,2600一-2800m,1963.Vll.11,劉勝利采11♂2♀♀,四川馬爾康2600~2800m,1963.Ⅷ.13,劉勝利采;l♀,四ill,J,金撫邊,2000m,1963.VIIl.19,劉勝利采;l♀,四川小金新街,2350m,1963.VIIl.26,鄒環光采;l♀,陝西寧陝火地塘,l600~1700m,1998.VIl.28,陳軍采;1♀,甘肅康縣清河林場,1450~1600m,1998.VIl.15,姚建采;1♂,康縣白雲山,l350-一1750m,1998.Vll.12,姚建采;1♀,文縣碧峰溝,940~1500m,1999.Ⅶ.28,姚建采。
分布範圍
國外分布: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