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體長9.6mm;前翅長7.5mm;產卵管鞘長為前翅長的1.3倍。
頭:觸角59節,第3節長為第4節的1.27倍,第3、4節和亞端節長為各自寬的7.6、5.9和3.3倍,端節具刺。頭頂光滑。單眼中等;POL:DO:OOL=7:8:8.5。額在觸角窩後有橫溝,內具細脊,在中單眼前平坦,中央淺縱溝。臉寬為長的1.4倍,略平坦,中央布均勻刻點。唇基寬為長的2.2倍,與臉分界明顯,稍隆起,散生刻點;端緣平截;幕骨陷大,間距長於至複眼之距。上頰很短;背觀複眼長為上頰的8.3倍。顎眼距為上顎基寬的0.9倍。上顎兩齒尖,端鈍。下顎須長為頭高的1.8倍,顎須亞端節長於端節。
胸:長為高的1.5倍。前胸背板側面近於光滑,凹漕內並列刻條弱。中胸盾片和小盾片光亮,側葉內側稍具刻點;盾片中葉拱起,前方近於垂直陡落;盾縱溝深,內具橫脊,匯合處呈橫皺並有一中縱脊;小盾片兩側方具數條強刻紋,前凹深。中胸側板除鏡面區外具中等刻點;胸腹側脊在腹板部位沒有;基節前溝寬,僅後部深。後胸側板刻點粗而密;側板葉突長,端緣弧形。並胸腹節中部寬為長的1.58倍,滿布細皺,端半部強而橫形,基側角具刻點,中縱脊在基部0.5存在。
翅:前翅r:3-SR:SR1=16.5:33.5:70;2-SR:3-SR:r-m=15:33.5:8;m-cu:2-SR+M=30:12;第2亞緣室向端部強度收窄;cu-a脈稍後叉,末端稍粗而內彎;1-CU1:2-CU1:cu-a=3:34.5:10;亞基室端部具一無毛區,其前下方有一淡黃色斑痕;第1亞盤室長為寬的2.5倍,基部無毛,且在下方具一淺褐色骨片。後翅2-SC+ R脈長形,長為1r-m脈的0.6倍;緣室端寬稍大於基寬,中部收窄;M+CU:1-M:1r-m:cu-a=50:30:15:20;cu-a脈垂直,稍弧形。
足:前足腿節強度彎曲。後足基節光滑,散生刻點;轉節端齒7個;腿節、脛節和基跗節長為寬的7.8、12.8和7.1倍,腿節基部0.4具7個小齒;脛節距長為基跗節的0.44和0.38倍;爪具基葉突。
腹:第1背板長為端寬的2.8倍,向後方稍擴大,具細縱刻條,兩側縱脊弱,達於氣門。第2背板長為寬的1.4倍,具細縱刻條。第3背板長為寬的1.2倍,基部0.6具細刻條。產卵管具端前背缺刻,端尖。
體色:體大部分黑色;唇基、眼眶、上顎除端齒、須、頰、上頰、後頭、前胸、翅基片、盾縱溝前方、中胸側板後方大部、後胸側板除上方和下角、腹部腹板黃色;腹部第1背板基部、後端和側緣前方、第2背板基部和側後方、第3及以後背板側緣和後緣火紅色。觸角柄節及鞭節基部4節黑褐色,以後向端部漸黃褐色,但各節端部黑褐色。前、中足黃色;後足火紅色,基節基部及跗節黃色。翅透明,翅痣淺褐色,基部0.3黃色;翅脈褐色。
雄:與雌性基本相似。觸角細長,47+節(端部已斷)。第3、4節為各自寬的8倍和5.5倍;柄節暗黃色,鞭節大部分黑褐色;臉刻點較細;中胸側板下方刻點粗密;並胸腹節皺紋較稀而明顯。前翅亞基室和亞盤室內的斑均較小;cu-a脈後叉,其距為cu-a脈長的0.8倍;頭部及腹部第1、2背板黑斑小;後足轉節黃色。
變異:湖南標本盤脈基
分布範圍
分布:浙江(杭州)、湖南(天平山)、福建(武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