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劍尾魚

斑劍尾魚

斑劍尾魚,Xiphophorus maculatus (Günther, 1866),也稱為花斑劍尾魚,為花鱂科劍尾魚屬的一種小型魚類,色彩多變,主要分布於中美洲江河流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斑劍尾魚
  • 拉丁學名:Xiphophorus maculatus (Günther, 1866)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鱂形目
  • :花鱂科
  • :劍尾魚屬
  • :斑劍尾魚
  • 英文名:Southern Platyfish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種群分布,主要養殖技術,

基本信息

英文名
moon fish
俗名
月光魚,新月魚,滿魚,闊尾68魚,紅太陽,花斑劍尾魚
分類地位
鱂形目花鱂科
成魚體長
5 - 8 cm
性格
溫和
適宜溫度
20 - 26 ℃
酸鹼度
PH 7.0 - 8.3
硬度(dGH
12 - 18°N
活動水層
頂層,中層
繁殖方式
卵胎生
原產地
中美洲的墨西哥、瓜地馬拉等地

形態特徵

小型魚,成年個體全長4~6cm,體紡錘形、比同科其它種類更粗短,腹部渾圓,各鰭圓潤,雌雄的差異不明顯。該魚色彩多變,有紅色、黃色、紅黃各半的體色、紅色尾鰭藍色身體、或者身體上有色斑等等,群體展現五彩繽紛的效果。

生活習性

性情溫和而活潑,動靜適度。喜歡弱鹼(pH7.5~9.0)性的硬水(10~15DH°),水溫20~28℃。以卵胎生形式繁殖。5~6個月性成熟,懷卵期約4星期,每2個月產一窩10~50尾仔魚。雜食性,稚魚食浮遊動物,大魚吃浮遊動物之外,還吃乾飼料、青菜葉等。
成年魚一般7個月左右就可進行繁殖。雄魚體細長,尾鰭形成棒狀的生殖器,尖端有劍狀的交接器;雌魚體短而肥,臀鰭扇形。群居生活,繁殖水溫24 ~28℃時,數尾雄魚追逐雌魚,雌魚卵在體內受精。臨產前的雌魚肛門處呈明顯黑色胎斑,可將待產雌魚撈入繁殖缸中,繁殖方法與孔雀魚相似。因其體型較大,一般每隔30~50天產仔一次,個體大的雌魚每胎可產仔魚200餘尾,剛出生的仔魚躲在水草叢的葉片上。仔魚生長到3個月時,雄魚尾鰭下緣的劍尾開始發育。

種群分布

自然分布:中美洲墨西哥、瓜地馬拉等江河流域。

主要養殖技術

容易飼養,使用曝氣的自來水,以過濾系統幫助維持水質穩定清潔,因為此魚喜歡老水,經常換水容易導致不適。日常每天餵2頓碎乾飼料,繁殖時用疏網將親魚圍困在一定範圍內,魚苗出生後逃出圍城可保住性命。
抗寒力較強,在20℃的水溫中生長良好,適宜飼養水溫24 ~26℃。其受驚後喜跳躍,彈跳力很強,為安全起見,最好在水族箱頂端加一蓋板。
飼養劍尾魚的水要有充足的溶解氧,使其能在中下層水域活動。如果水中溶解氧少,它們便會浮在水面遊動,嚴重缺氧時,有的雄魚會躍出水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