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飾效應是個體無意識地用似乎合理的解釋來為難以接受的情感,行為,動機辯護,以使其可以接受。當個體的動機未能實現或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範時,儘量蒐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給自己的行為一個合理的解釋,以掩飾自己的過失,以減免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換句話說,“文飾效應”就是製造“合理”的理由來解釋並遮掩自我的傷害。
在人生的不同遭遇中,除了面對錯誤外,當我們遇到無法接受的挫折時,短暫的採用這種方法以減除內心的痛苦,避免心靈的崩潰,並無可厚非,有句話說:“得意時是儒家,失意時是道家”,就是一種適應生活的哲學。更何況在找尋合理”的理由時,也可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