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壺

文革壺

“文革壺”是指宜興紫砂工藝廠在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生產的紫砂壺。特別是1966年-1971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前期,當時特定的政治形勢對工藝美術生產都產生了特殊的衝擊,故形成極其鮮明的時代特點。這在紫砂壺發展歷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顯然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革壺
  • 生產:宜興紫砂工藝廠
  • 年份: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間
  • 類別:紫砂壺
“文革壺”以1972年為界限,有前後兩種不同的面貌特徵。由於“文革壺”是宜興紫砂工藝廠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生產的普通商品壺,隨著文化大革命的風雲變幻,歷時十年的“文革壺”也呈現出多種風貌,一般以1972年為界限,先後出現兩個階段。
文革“忠”字紫砂壺文革“忠”字紫砂壺
文化大革命前期是1966-1971年,時代的主旋律是破舊立新,否定傳統。宜興紫砂工藝廠只生產普通商品壺,銘文也只能是毛主席語錄,詩詞,刻畫也只能是樣板戲,紅衛兵,工農兵形象,毛主席詩詞意境畫,由此構成了紫砂“文革壺”的早期特點。
1971年下半年,國家對工藝美術生產的政策有改變,周恩來總理指示只要“不是反動的,黃色,醜惡的”都可以組織生產,並號召工藝美術行業在“洋為中用”,“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思想指導下,為國家多生產出口商品,換取外匯,支援國家建設。所以,紫砂壺的面貌立刻有了很大的變化。表現為器形設計有了極大的發展,新的壺式不斷出現。由於“極左”思想還很濃厚,還在威脅著正常的藝術創作,只是儘可能的採取迴避態度,所以紋飾題材內容方面沒有發展。但“文革壺”早期的裝飾也迅速消失,只是在一些傳統壺式上刻有與茗茶有關的銘文,但仍是“文革”前的內容。
“文革壺”雖然檔次低,但質量普遍較好,而且有的還是出自名家之手。由於當時以生產一般商品壺為主,很多技藝很高的老師傅也都參加一般商品壺的製作。所以“文革壺”中不少是出自高手,甚至是大師級的人物之手。例如,已故大師朱可心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就製作過近百把“矮竹苞”紫砂商品壺。
資料來源:紫砂網(www.zisha360.com),原文地址:http://www.zisha360.com/news/show/169117.shtml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