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論集續集

文藝論集續集

《文藝論集續集》是郭沫若所著作品,出自於《郭沫若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文藝論集續集
  • 作者:郭沫若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郭沫若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CN:10019.2834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芳塢喲,我又好久不寫信給你了。你到了廣州寫過一封信來,我記得回覆過你一張明片,但是是幾時寫的我也忘記了。你最近從澳門寫來的信,我直到現在還沒有答你,你沒以為我是已經餓死了,或者是把你忘記了罷。芳塢喲!人的生命,說壞些時,就好像慢性氣管枝炎的積痰,不是容易可以喀吐得掉的,而在這空漠的世界上還有你這樣使我永遠不能忘記的人,也正是我不肯輕易地把這口積痰吐出的原故呢。
你是曉得的,我此次到日本來的時候只帶了三部書來,一部是,一部是河上肇氏的,還有一部便是屠格涅甫的了。我來日本的原因:第一是想寫出我計畫著的,第二是來盼望我的妻兒,第三是還想再研究些學問。我最初的志願是想把寫成後便進此地的生理學研究室里去埋頭作終身的研究。我以為這是我們最理想的生活。我們把純粹的自然科學的真理作為研究的對象,忘卻了人世間的一切的擾亂紛繁,我們的天地是另外的一種淨化了的天地。我以為我們有多少友人都是應該走上這條路來,把自己的一生獻給真理的探求,我們於自然科學上必能有所貢獻,我們大漢民族的文明或者能在二十世紀的世界史上要求得幾面新鮮的篇頁。但是喲,芳塢,這種生活卻要有兩個條件作為前提呢。第一的物質的條件如像從事於研究的地方和工具,我們在國內雖不能尋求,我們還可以求諸國外;但是研究者自身的生活的保障,至低限度的餬口的資糧,這求之於國外,比在國內是還要困難的了。再說到精神的條件上來,譬如淵博的先覺者的指導——這或者也可以說是物質的條件,因為是外在的,可以作為工具看待——我們在國內雖不能尋求,我們也可以求諸國外;但是研究者自身的精神的安定,這幾乎是唯一的前提:沒有安定的精神決不能從事于堅苦的學者生涯,決不能與冰冷的真理姑娘時常見面。我們現在處的是甚么時代呢?時代的不安迫害著我們的生存。我們微弱的精神在時代的荒浪里好像浮蕩著的一株海草。我們的物質的生活簡直像伯夷叔齊困餓在首陽山上了。以我們這樣的精神,以我們這樣的境遇,我們能夠從事於醐醍的陶醉嗎?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號鼎堂,生於四川樂山沙灣。以新興的、科學的觀念創造民族新文化,成為20世紀中國享譽海內外的詩人、劇作家、史學家、考古家,被不同政見的學人評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曾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中將軍銜),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聯合會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副總理,中國科學院院長,第一屆至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共產黨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編者簡介謝保成,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郭沫若研究會顧問。著有《中國史學史》(三卷本)、《隋唐五代史學》、《民國史學述論稿》、《龍虎鬥與馬牛風——論中國現代史學與史家》、《郭沫若學術思想評傳》、《貞觀政要集校》。魏紅珊,女,文學博士,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四川省郭沫若研究會副會長,《郭沫若學刊》副主編。著有《20世紀文學泰斗:郭沫若》、《郭沫若美學思想研究》,合著《全球化文化語境中的中西文藝美學比較研究》。潘素龍,女,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館員。參加《徽州千年契約文書》整理、《四庫大辭典》撰寫,發表《關於〈十批判書〉版本的一些問題》、《郭沫若學術年譜》等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