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評論不能輕評重論》是評論家王進玉的作品,曾發表於《中國藝術報》,並被《西藏日報》《福建日報》(標題:文藝評論不能輕“評”重“論”)等相繼轉載,影響頗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文藝評論不能輕評重論
- 作者:王進玉
- 創作年代:當代
- 作品出處:中國藝術報
作品原文,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文藝評論不能輕評重論
關於評論,毋庸置疑,要有“評”有“論” 。如果非要給它們排個順序,或分個主次,筆者認為,則應先“評”而後“論” 。也就是說,對於評論而言,點評、品評、批評,應該是第一位的,是評論的首要任務,也是基礎和根本。第二位的,或者說其次才是論述、論理、論證。
但現實中,很多評論家,尤其是學院派的一些專家、學者,卻大都在堅持以考據為主的學術傳統。他們過分注重“論”的部分,重理論、重考據、重引證,而輕評價、輕判別、輕分析,總認為“論”比“評”更重要、更嚴肅,也更顯深度和厚度,以至於經常會拿現有的宏大理論譜系來“套”評論對象,可想而知,所寫文章與評論對象往往是“驢唇不對馬嘴” “風馬牛不相及” 。或者乾脆把評論文章直接寫成了中規中矩、不折不扣的學術性論文,而其中真正屬於“評”的部分,諸如作品究竟好與不好、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如何進一步改進和提高等對此類現實問題的看法,所占篇幅則寥寥無幾,更多的是“縱觀藝術史……”“古人云……”“研究發現……”“資料表明……”等所謂“論”與“述”的段落,似乎以此才能顯示和證明自己的知識水平與專業能力,而始終欠缺一種明確的、開門見山、一針見血式的評價、批評。
明明三五百字就能講清楚的事情,非要寫成像老太太的裹腳布那樣又臭又長的文字,表面上看似旁徵博引、娓娓道來,頗具學術風範,實際上卻是在“掉書袋”“兜圈子” ,玩弄文字遊戲,或純粹為了史論而史論、為了考據而考據,久而久之,也便喪失了評論中最可貴的問題意識、批評精神,以及敏銳的洞察和判別能力。試想,倘若一篇文章既沒有鮮明的觀點、態度,又難以起到褒優貶劣、激濁揚清的作用和效果,還破壞了評論文本應有的規範,助長了“輕評重論”的不良風氣,這樣的文章,怎么能夠算作是合格的評論呢?
殊不知,評論最重要的就在於“評” ,只有“評”的準確、精彩,“論”才有價值,才有可能出彩。評得不深入、不到位,則很難具有說服力,也自然失去了評論的真正功能和意義。務必要清楚,“評”是“論”的前提和基礎,它為“論”提供必要的價值判斷。而“論”則是“評”的補充和延展,它是為“評”服務的,為其尋找一定的理論參考或事實依據。所以,一定不能混淆了關係、顛倒了主次,否則對文藝評論工作的開展,以及評論文本的建設,都將十分不利。
另外,相對於“論”而言,“評”的難度則更高,也更需要眼力、膽識,更需要真知灼見,來不得半點含混、玄虛,遠非一般人所想像的那么簡單、容易。而當下,普遍欠缺的也恰恰是“評” ,而非“論” 。正因為鮮有優質的、耐讀的品評類、批評類文章,才使得文藝評論一直為外界所曲解和詬病。因此,“評”才是當下評論最薄弱的環節,也是最亟須關注和重點開發的版塊,它對於明辨是非、分清好壞,以及提升大眾審美、傳遞價值觀念等,都有著直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千萬不能對其輕視,或抱有偏見。
尤其在快節奏的當下,大家對冗長的論述類、考據類文章,已逐漸失去閱讀的興趣,甚至有著不同程度的牴觸心理,一方面由於今天的我們,自主支配的時間的確有限,大家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能夠儘快掌握更多真正有用的知識和信息。另一方面則因為當下太多所謂的學術性論文,格式化、套路化等問題嚴重,行筆中缺乏應有的立場和態度,文章里真正有質量、有價值的部分實在不多,讀罷要么令人感覺晦澀難懂、一頭霧水,要么則感覺平淡無奇、枯燥無味,如此一來,不如不讀。倒是單刀直入、言簡意賅、提綱挈領式的評論,恰恰是大眾所歡迎的,也更加符合新時代對學術、對文藝評論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的確,有價值的、優秀的評論文章,並非寫得越長越好,也並非將學術辭彙、專業用語堆砌得越多越好,最主要的還在於能否抓住問題的實質、關鍵、要害,能否一針見血、一語中的地予以指出、評價、批評,有話則長,無話則短,無需刻意經營文章的篇幅,以及其他無關緊要的東西。
總而言之,“評”才是評論的主體,也是當前文藝評論的短板和弱項。一定要重視起來,在“評”上多下工夫,力求評出水平、評出見地、評出特色。當然,“評”和“論”其實有著不可拆分的關係,相互作用,彼此影響。本文也並非在說“論”不重要,相反,作為真正的評論家,在論述、論理、論證等方面同樣不容忽視、不可偏廢,只有具備足夠的理論、史論等知識,熟練掌握一定的論述、論證等方法,才能為“評”提供更為充分的學理支撐,才不至於“評”得偏頗或走樣。而對於那些胡謅亂扯、閃爍其詞、隔靴搔癢、潑婦罵街式的評論,則理應予以反對和杜絕。
作者介紹
王進玉,知名學者、藝術家、藝術評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