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春秋(上海1933)

《文藝春秋(上海1933)》1933年7月創刊與上海,月刊,文藝春秋社出版。第一卷第一至七期,由章衣萍主編,從第八期起由章衣萍、徐則驤合編。1934年6月1日出版第一卷第九、十期後終刊。館址位於上海環龍路花園別墅二十五號。館藏十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藝春秋(上海1933)
  • 語種:中文
  • 主辦單位:章衣萍主編; 文藝春秋社出版
  • 創刊時間:1933年
  • 出版周期:月刊
欄目方向,文化傳統,

欄目方向

該刊屬同人所辦的文藝刊物,以發表純文藝內容為主,刊載內容中西兼備,新舊體文章兼存,有小說、散文、詩詞、自傳、日記、隨筆、書信等。
因刊物為同人刊物,作品多為柳亞子、章衣萍、林庚白、劉大傑、盧前、傅雷、古夢等提供,其中柳亞子、林庚白等人的新舊體詩文便占據該刊的大量篇幅。該刊部分文章對於同人事跡有所介紹,如林庚白的《林庚白自傳》便是了解林庚白人生經歷,交遊關係及其個人思想的珍貴資料。值得注意的是,該刊同人在思想上中西兼容並包之,因此刊物具有鮮明的中西兼收,古今兼容的特點。在文體上表現為不拘文白,新舊詩文兼有刊載;在文章選擇上該刊不拘於中西,對於中西名家、著述兼有介紹,刊中還曾刊登一些油畫、素描等西洋畫作,顯示出刊物的包容開放態度。與一般新式刊物對傳統的“老師宿儒”多持批判態度不同,刊中文章多持理解同情的態度,比如畸士的《文老師》,該文生動地勾勒一位堅持傳統文言,保持傳統生活做派的“冬烘先生”——H校中文老師文老師。文章以豐富且生動的語言刻畫了文老師中世紀的穿著打扮,注重禮節的教學風格,及其對文言文的真摯熱愛。該文為讀者刻畫了一位民國時期典型的“守舊”文人的樣貌,有助於理解民國時期落後於時代潮流的傳統文人的生活狀態及內心世界。
此外,刊中載有《民族雜誌》《大聲》《國際貿易導報》《晨報》等刊物簡要介紹及目錄,以及章衣萍等人著作的廣告。該刊創辦之時,柳亞子正任上海市通志館館長,該刊就曾刊載《上海市通志館徵集史料啟事》。
《文藝春秋(上海1933)》是一份純文藝刊物,刊中名家雲集,具有重要的影響力,作品中西兼收,古今兼存,在文學價值之外,也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義,是研究章衣萍、柳亞子同人群體的重要資料。

文化傳統

《文藝春秋》(章衣萍)
我們為什麼要發行《文藝春秋》呢?這因為我們組織了一個“文藝春秋會”的緣故。但,文藝春秋會並沒有一定的組織。我們沒有章程,也沒有會長,自然也分不出誰是老闆,誰是夥計了。我們大都是夥計,本來也沒有錢,出版這刊物,但眼前有的刊物是太闊了。海上有人每月拿上千元的津貼,給人家五六角錢一千字,或者竟沒有稿費給投稿的人。有的錢都下了太太的荷包,我們也沒有稿費,但我們都自己能夠動筆做文章。我們也不容易籌得印刷費,但幾個朋友省下幾塊一伙食錢,居然把這雜誌出版了。在我們,這是很欣喜的事。
我們也不想借這雜誌宣傳什麼主義,也不想靠這雜誌能夠發財。我們相信辦雜誌只有賠本的,本來這不過是幾個人的小小發表文章的園地罷了。我們的文章也不定能夠說好了,也不必自己說不好,自己的文章總是好的罷!看的人以為好不好,也有看的人的自由。我們的思想也不一致,有的左,有右,但這也沒有關係,自己的文章,自己負責任好了。
我們很辛苦,自己做文章,自己校對,自己發行。開心呀,《文藝春秋》第一期終於出版了!列位歡喜看我們文章的看官快來看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