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志採用述、記、述、志、圖、表、錄、傳等表現形式,以志為主。內容包括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鄉建設、環境保護、農業、工業、交通郵電、商業、財政·稅務、金融、經濟管理、政權·政協、政黨群團、軍事、公安司法、民政、外事·僑務·旅遊、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衛生·醫藥、體育、風俗·宗教、方言、人物、叢錄及大事記二十八編組成。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登市志
- 定價:150元
- 編者:文登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 主編:初釗興;
- 副主編:宋守仁、王梅勝;
- 出版社:中國城市出版社
- 出版日期:1996年12月
- 開本:787×1092毫米 1/16
基本信息,修志說明,
基本信息
山東《文登市志》主要以1990年文登市境域為記載的地域範圍,包括1941年12月至1956年3月文登(東)與文西(崑嵛)兩縣事,上限為1840年,下限為1990年,個別編章有所突破。
修志說明
文登修志始於明代,曾三修《文登縣誌》。清代共6次編修。明代縣誌無一留傳,清代僅存雍正、道光、光緒3部縣誌。雍正三年(1725) 縣誌,知縣王一夔督修,縣人賽珠、畢?撰稿,是今見到的最早版本。道光六年(1826)縣誌,知縣蔡培主修未竣。道光十九年(1839)縣誌在蔡培志稿基礎上,知縣歐文督修,杜清和、朱志鄭主編,版本尚存。光緒二十三年(1897)縣誌,知縣李祖年督修,縣人於霖逢主編。新編《文登市志》始修於1980年8月,蒐集文字資料18億多字,經4易其稿,於1996年正式出版。本志上限除建置、大事記上溯建縣時,余為1840年;下限1990年。全書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記、附錄、索引、後記外,共設27編,依次為: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鄉建設、環境保護、農業、工業、交通郵電、商業、財政稅務、金融、經濟管理、政權·政協、政黨群團、軍事、公安司法、民政、外事·僑務·旅遊、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藝術、衛生·醫藥、體育、風俗·宗教、方言、人物、叢錄。
文登市位於山東半島東部,南、北兩面瀕黃海。相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召文人登城東山,為其歌功頌德,後人遂稱文登山。北齊天統四年(568) ,於文登山下置縣,稱文登縣。1988年12月撤縣改市。1990年轄17鎮、6鄉。全市總面積1797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73.88千米。境內多丘陵,西北部的崑嵛山與東北部的正棋山、東部的駕山山脈,構成西部、東部、北部高,中、南部低的“簸箕形”地勢。崑嵛山主峰泰礴頂,海拔922.8米,為膠東東部最高峰。母豬河中游的米山水庫是威海市最大的淡水水源。境內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季較長,夏季最短。人口72.47萬人,其中99.8%是漢族,有佤族、滿族、朝鮮族、拉祜族等32個少數民族。崑嵛山是道教全真派發祥地,有聖經山月牙石、東華宮、天然老子石像等景點。月牙石上刻有《太上老子道德經》全文,為國內罕見的大型道教摩崖刻石。文登歷史悠久,有石羊、沙里店等新石器時期至明代遺址30處;有石羊漢墓群等12處古墓葬。其中省級和地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各3處、縣級12處。
1988年3月文登被國務院列為沿海經濟開放區。1989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23.4億元,綜合經濟實力居全國經濟百強縣(市)第45位。1990年全市工業產值31.6億元。出口額2.5億元,連續3年居全省第2位。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195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39元。文登是全國最早實行計畫生育的縣(區)之一,曾5次被授予全國計畫生育紅旗縣稱號。
文登交通發達,海、陸、空兼備。全市村村通公路。境內有威海飛機場,國家二級港口--埠口港,桃威鐵路穿境而過。
新編《文登市志》資料翔實完備。除有“叢錄”外,正文中附錄有關資料44條。建置編將全市952個村莊的由來、戶數一一記其簡史,並進行編號,為外地人尋祖問宗提供了方便,又使7000多名烈士得以標明原籍。吸收舊志特點,重筆記人,以27萬字的篇幅記述人物,用傳記、傳略、名錄、簡記等形式,共記人物9331人,不僅增加了志書的資料性和可讀性,而且再現了革命老區的特點。為充分體現“文登學”的歷史久遠和博大內涵,書中列有文登明清進士名錄,並對文登人自北宋至1990年的著作和作者一一標註。
為了突出文登人民對中國革命的貢獻,志中特設戰事、擁軍支前等專章,詳述甲午戰爭、辛亥革命、“一-·四”暴動、天福山起義等重大戰事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文登人民擁軍支前情況。甲午戰爭中,文登人民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軍。辛亥革命中,從中國同盟會員100多人趕走文登知縣,成立臨時軍政分府。1935年震驚華東的“一一·四暴動”,誕生了崑嵛山紅軍游擊隊。1937年12月,在天福山上舉行威震膠東的抗日武裝起義,建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創建膠東抗日根據地。1940年6月文登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4年8月,文城解放,文登成為鞏固的革命根據地。1940年至1948年,文登人民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支援抗日、解放戰爭,有6600多名文登兒女為國捐軀;數千名幹部隨軍南下北上,分布在全國副師、副廳級以上文登籍幹部800餘人;在抗美援朝和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又有近千名文登精英英勇獻身。志書本著存真求實的原則,如實記載文登國民黨組織的早期活動和國民黨軍隊中文登籍抗日陣亡將士名錄。
新編《文登市志》1997年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