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殊九宮八卦圖
- 外圈 :十二生肖
- 中圈:八卦
- 內圈:九宮
- 出自:《術數記遺》
- 作者:徐岳
- 朝代: 漢代
九宮八卦圖,漢地九宮八卦的相關資料,
九宮八卦圖
正中分為三圈,外圈是十二生肖,表十二地支,配合天干演化成六十甲子。中圈是八卦為離、坤、兌、乾、坎、艮、震、巽,代表火、地、澤、天、水、山、雷、風等八種事物。內圈是按龜背的九宮,分為九宮。
此圖總括一切時間、方位、風水、地理。圈外有一怒目、獠牙、捲舌的四手凶神,就是掌理日月星宿年月日時的羅喉,俗稱之太歲星君。右下方的咒輪是一切音聲的韻母及緣起咒。作為增長善緣、福德,吸收日月天地間的精華。左下方的咒輪是回遮一切違緣,作依陰陽五行成九宮的遮止咒輪。將此咒牌懸掛於大門上或屋內,可防範因人、事、物、風水、地理所生的任何凶煞。阻擋一切奇災異禍,趨吉避凶,轉禍為福,百無禁忌。於宅內安居者,不論求財、婚姻、子嗣、名位所求皆能增善緣而生生不息,滅惡緣而無災禍,息疾病而添壽。回遮一切太歲、歲破、劫煞、災煞、歲煞、伏兵、人禍等諸年月日時煞星,阻擋路沖、門、床、灶、廁等不吉方位所生的凶煞。令宅內合家大小平安,加官晉爵,招財進寶,福壽綿長安和樂利,百事皆宜,吉祥如意。
漢地九宮八卦的相關資料
漢代徐岳《術數記遺》:“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北周甄鸞注曰:“九宮者,即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九宮”之法用之多端。漢代時有“九宮占”、“九宮術”、“九宮算”、“九宮八風”、“太一下行九宮”、“太一壇”等,是於占、術、算、醫、緯、建等方面的套用。
九宮 - 介紹《易乾鑿度》曰:“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之謂道。陽變七之九,陰變八之六,亦合於十五。則彖變之數若一,陽動而進,變七之九,象其氣之息也;陽動而退,變八之六,象其氣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於十五。”鄭玄注曰:“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居其所曰太一。常行於八卦日辰之間。曰天一,或曰太一。出入所游,息於紫宮之內外。其星因以為名焉。故《星經》曰‘天一’、‘太一’。主氣之神,行猶待也。四正四維,以八卦神所居,故亦名之曰宮。天一下行,猶天子出巡狩,省方岳之事。每卒則復。太一下行八卦之宮,每四乃還於中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謂之九宮。天數大分,以陽出,以陰入。陽起於子,陰起於午,是以太一下九宮,從坎宮始。坎中男,始以言無偏也。自此而從坤宮。坤。母也。又自此而從震宮。震,長男也。又自此而從巽宮。巽,長女也。所行者半矣。還息於中央之宮。既又自此而從乾宮。乾,父也。自此而從兌宮。兌,少女也。又自此從於艮宮。艮,少男也。又自此從於離宮。離,中女也。行則周矣。”所行即從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序而為一周。一周之後還於中央,再行又從一始。後來,這樣的“行”法被道家稱之為“禹步”,據說到一定時候行者本身就會“隱形”。就是這樣,“九宮”圖與八卦結合起來,而有“九宮八卦圖”的出台(見第一講中之圖)。術數《奇門遁甲》中的“八門”,就部署在這樣的“九宮八卦圖”上。
今天,我們從數學的角度看《九宮算圖》,那只不過是一簡單的“數陣”(也稱“幻方”)。因“九宮算”圖縱、橫、對角三數之和皆為十五,又《易》數九與六、八與七之和為十五,所以此圖與《易》有所掛鈎。
徐岳曰“九宮算,五行參數,猶如循環”,是因為古人賦予了一至九數的五行和方位屬性。一、六為水,七、二為火,九、四為金,三、八為木,五為土。從圖中看,一六→七二→九四→三八→五→一六……,的確為一數字循環,而且是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五行相剋循環。方位是:水數一居北,水數六居西北,火數七居西,火數二居西南,金數九居南,金數四居東南,木數三居東,木數八居東北,土數五居中央。
“九宮”占術在漢代初期就有套用。1977年,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墓出土的“太一九宮占盤”,是漢文帝時的器物。當時《簡報》說:“太乙九宮占盤的正面是按八卦和五行屬性(水、火、木、金、土)排列的,九宮名稱和各宮的節氣的日數與《靈樞經.九宮八風篇》首圖完全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