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砂原系海灘涂,1956年1月由國家投資,勘察設計圍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武砂農場
- 圍墾海灘地:1.9萬餘畝
- 耕地:7643畝
- 創立時間:1958年
- 全場耕地面積:4060畝
1957年7月建成海堤5.64公里十八孔閘門1座,,其中,於創辦國營文武砂農場,全場分5個站和1個試驗站。1970年農場體制下放,工人按退職處理,改為社員,農場劃分紅旗、東風、紅星3個大隊,劃出鶴上鄉的壺井和江田鄉的東山,成立文武砂公社。部隊守備二師師部、五團、八團先後辦農場,划去文武砂農場土地3200畝。1979年10月,國營文武砂農場復辦,實行兩塊牌子(文武砂鄉人民政府、文武砂農場)、一套班子(鄉、場統一領導)、政企合一、獨立核算的管理體制。農場設立勞工、財務、生產3個管理機構,分設8個站,農業生產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94年,,1369戶4135人,勞力1219人(固定工人812人、臨時工407人)。
文武砂農場位於長樂東南部,距縣城15公里。東接漳港萬沙大隊,西鄰古槐嶼頭大隊,南有18孔海堤與東海隔開,北靠大架、東平大隊。場內地勢平坦,一般高度在海面2.2米以上,自北向南坡度四分之一左右,有汽車直達縣城和下沙海濱度假村。
文武砂農場創建於1958年,1970年下馬,財產散失嚴重,占總面積32.4%的土地被附近社隊及其他單位占用,1979年復辦,是場鎮合一的國有農場。全場土地總面積2830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914公頃,果園38公頃,沙地733.7公頃,水面354公頃。全場共有8個作業區,場帶隊43個,8個工副業單位(工藝美術廠、冷凍廠、糧食加工廠、運輸站、水利站、種豬場、奶牛場、雞場及農工商公司)。總人口20242人,職工1219人。
耕地大部分種植水稻,一年兩熟,為雙季稻區,是農墾系統產糧最多的一個場。1990年前,甘蔗種植較多,僅次於水稻面積,1990年後不再種植。淡水養殖以草、鰱、鰻、鯉魚為主,年提供各種魚類30多噸,是福州市農墾系統魚產量最高的一個場。畜牧業以豬、奶牛、家禽為主。1992年,上市生豬5193頭,奶牛313頭,牛奶產量1200噸,家禽上市量67500隻,蛋品1013噸。場辦工業以木畫、冰棒、糧食加工為主,軟木畫出口量每年均達13萬元左右。1994年,全場工農業總產值7397萬元,利潤4.6萬元。場內有國小4所、中學4所、衛生院5個,還有醫療站、供銷社等。
文武砂農場是近海圍墾農場,有廣闊淺海灘涂,農田水利設施較完備,地勢平坦,生產條件良好,生產潛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