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閣塔

文昌閣塔

文昌閣塔位廣東省揭陽市,座落於惠來縣之南,梁化河上游的甘竹河甘竹橋左側300米處。

文昌塔閣初建於明嘉靖年間,清順治時毀於火災,康熙二十六年(1 687年)知縣張秉政修閣,移北向南。乾隆二年(1737年)知縣楊宗秉於閣前祠原地建文昌閣塔三層,額曰“圭光閣”。此塔為風水 塔,屬古代磚石結構,貝灰夯築,狀為三層 八角形,密檐式塔檐,高23米,每層皆有石 柱支架,外有欄桿,內有旋梯可上;藻井上繪有八卦圖。第三層北門上刻有清知府周碩勛“巢鳳凌雲”楷書。

1988年,縣政府於塔周劃地百畝,營建綜合型娛樂場所,命名為“葵陽公園”,古老的文昌閣塔修葺一新,閣塔前仿建了昔年的文明書院,展出文物、古董,兩側為革命歷史展覽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昌塔閣
  • 地點:廣東省揭陽市
  • 初建:明嘉靖年間
  • 其他:旅遊景點
簡介,鎮河之塔,修葺一新,

簡介

文昌閣塔位於梁化河上游的甘竹河甘竹橋左側300米處,塔門正對著甘竹河。塔身呈六角形,高11米,共三層,塔底面積14平方米。在惠來縣城之南。文昌閣初建於明嘉靖年間,清順治時毀於火災,康熙二十六年(1 687年)知縣張秉政修閣,移北向南。乾隆二年(1737年)知縣楊宗秉於閣前祠原地建文昌閣塔三層,額曰“圭光閣”。此塔為風水 塔,屬古代磚石結構,貝灰夯築,狀為三層 八角形,密檐式塔檐,高23米,每層皆有石 柱支架,外有欄桿,內有旋梯可上;藻井上繪有八卦圖。第三層北門上刻有清知府周碩勛“巢鳳凌雲”楷書。登塔遠眺,海光山色,盡收眼底。
文昌閣塔

鎮河之塔

據乾隆《普寧縣誌》載:“分司公館在城隍廟東即文昌閣,康熙六十年知縣羅秉琦倡捐建蓋。前為廠堂,門廊峻整,後為高閣,上祀文昌神象,其下為燕寢室。計三進共九間。凡使節經臨,皆駐於此”。又據同治、光緒年間普寧知縣張璇《重修文昌閣宮碑記》,康熙六十年,知縣羅秉琦“以文昌上應斗宿,為文章司位,非其地未足以昌文教而崇祀典也”。於是,倡捐建“於城隍廟之東偏,僻除榛蕪,爰興土木,後為高閣,上祀文昌。其下建寢室,計三進九間,是為分司公館。蓋普邑,省潮之通衢也,行李往來,多取經於此,而停驂有所,不致就居民舍,頻擾闔閭”。由此可見,文昌閣自康熙年間建成至同治年間重修,一直兩用:既是祀文昌神象之處,又兼作經臨使節停駐的分司公館。因為清代後期有郝有金等四位武勇“老爺”駐此,文昌閣又有“四老爺衙”之稱。
文昌閣塔
據早年參與編纂《惠東縣梁化鎮志》的梁化鎮政府工作人員李德明介紹,文昌閣塔據傳為鎮河之塔。在清代康熙年間,梁化遭遇了一次特大洪災,當地民眾損失慘重,人們便建了這座塔,祈求將“洪魔”鎮住。“從古塔的地理位置分析,這個傳說有一定依據,因為它處在梁化雞籠山河的大河水與梁化林場的小河水交匯處。”李德明說,每次大雨過後,兩河交匯在一起,河水異常湍急。
走近古塔,只見塔頂長著許多小樹、野草,第一層的部分飄檐已被毀掉,露出沙石。李德明介紹說,沿著梁化河,原來共有3座塔,另兩座分別位於齊眉塘村的萬福庵和黎光村的中心埔。上世紀五十年代,黎光村中心埔的古塔由於附近建機場,妨礙了機場跑道而被拆除。而齊眉塘村萬福庵的古塔則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破四舊”時被毀掉。“同一時期,潮汕美景文昌閣也遭到人為破壞,但由於牆體堅實,只毀掉了一些飄檐和塔內的木架。”

修葺一新

1988年,縣政府於塔周劃地百畝,營建綜合型娛樂場所,命名為“葵陽公園”,古老的文昌閣塔修葺一新,閣塔前仿建了昔年的文明書院,展出文物、古董,兩側為革命歷史展覽館。公園內游亭小閣分設而立,盆景、假山、噴泉、蘭圃、古榕等選景而設,呈現出一派充滿生機活力的嶄新面貌,增添了古蹟的風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