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紙的歷史、紙的故事、紙的鑑賞、詩文中的紙等。筆、墨、紙、硯,於中國傳統文人而言,可謂缺一不可。無論為官為民、地位高下、持何種思想、品德優劣,都操著這同樣的一套書寫工具。要在中國傳統文人中間找到一條一致認同的共通性,著實不易,恐怕也只有這與之長相廝守的“文房四寶”堪任其職了。如今我們懷著敬畏之情,分四冊——《筆》、《墨》、《紙》、《硯》,分別介紹這四位古老的文房使者,其發展漸進之種種委曲,於此或可知其一二。
![文房四寶:紙 文房四寶:紙](/img/0/518/nBnauQDNkhzMyATO3Q2YwgzMjZDOzYzY2IGMlNTMzkTMxIjYyYmYmNDNyU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作者簡介
李佳行,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後又在美國功讀博士學位。一向致力於中國古典文獻的研究,特點是對於古籍版本學興趣濃厚。家藏書畫甚富,又大量翻閱中、美兩地所藏之中文善本,對於中文古籍字畫的版本及紙張的演進與鑑賞頗多心得。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紙的歷史
第一節 紙以前的書寫記事材料
第二節 西漢紙
![文房四寶:紙 文房四寶:紙](/img/8/9c0/nBnauEDNyAzMxADZiRDZhNDN4QGZyQzYlZWYwcTYyQDNyYGMzImZwETNml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第三節 東漢紙
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紙
第五節 隋唐五代紙
第六節 宋代紙
第七節 明清紙
第八節 近現代紙的發展
第二章 紙的故事
第一節 製紙名人
第二節 名人與紙
第三節 與紙相關的典故傳說
![文房四寶:紙 文房四寶:紙](/img/c/fb1/nBnauEmM2QWYjdDZzY2YwUGMidTY5UTO0YjNidjZ5AzMyYDN0EGMyEGNlR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第四節 與紙相關的成語和習語
第三章 紙的鑑賞
第一節 紙的種類
第二節 紙的製造
第三節 紙的選擇、使用及保存
第四節 歷代名紙
第五節 宣紙.
第六節 鑑賞秘要
第四章 詩文中的紙
附錄 與紙有關的其他文房用具
序言
人們常說,文房四寶,以筆為首,毛筆是最重要的。“五四”以來,隨著書寫方式的改革,毛筆退出了實用書寫領域,墨和硯在這一領域也就完全沒有了用武之地。但是紙還在廣泛地套用著,儘管有了傳統的手工紙和現代的機製紙之分,其製作工藝和原理卻沒有發生本質性的變化,紙的形態也沒有本質的區別。
![文房四寶:紙 文房四寶:紙](/img/9/844/nBnauUGO4cTNmNmM5ITYzYWM5YmN1kTO2MGMmZGO0IWZkNjZxUjZhFmZjZ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從歷史上講,人類的書寫記事材料經歷了甲骨、金石、竹木、縑帛等,最後確定為紙。從考古發掘和歷史資料來看,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了紙,東漢蔡倫總結前人的經驗,改進了造紙工藝,拓寬了造紙原料,提高了紙的質量,從而使紙更適合於書寫,逐漸代替了竹木、縑帛;到了魏晉時期紙完全取代了其他材料,成為主要的書寫材料。從那時起,一直到現在,紙的地位未曾動搖過。從這一點來看,紙在文房四寶當中,是最具生命力的。
作為傳統的文房用品,文房四寶配套使用,缺一不可。儘管在現代,紙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本書還是要以適合毛筆書寫和繪畫的傳統手工紙為主要內容。因為紙的歷史、紙的文化正蘊涵其中。
![文房四寶:紙 文房四寶:紙](/img/e/ceb/nBnauUmZxETOhJDN1QzNiRzYyUWMhVmY3QWOlFzM5czMjZWY2MzNmBjZ5c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對古人而言,紙是怡情悅性的工具,是針砭時弊的載體,是離愁別緒的傾訴,是不遇之情的寄託。而對絕大多數的中國人而言,紙,是中國文化和歷史之精華的濃縮,提及紙,就會讓人聯想到書寫於紙上的輝煌歷史,那源遠流長的燦爛文化,更有那一幅幅酣暢淋漓的書法、惟妙惟肖的繪畫閃過我們的眼前。
文學作品中,隨處可以見到紙的影子。《紅樓夢》中,那富貴無儔的寧、榮二府,對紙的使用非常考究,書中有這樣一段描寫:“寶玉道:‘家裡有雪浪紙,又大又托墨。’寶釵冷笑道:‘我說你不中用!那雪浪紙寫字畫寫意畫兒,或是會山水的畫南宗山水,托墨,禁得皴搜。拿了畫這個,又不託色,又難畫,也不好,紙也可惜了。’”雪浪紙是當時宣紙中的名品,這一番見解借諳於書畫的寶釵之口說出,不僅反映了作者對各種紙的特性的熟悉,當年造紙業的繁榮局面從中也可略見一斑。另外,關於紙的詩詞文賦,更是數不勝數,古人常將對紙的知遇之情蘊涵其中。正如一副對聯所言:“紙上縱毫萬水千山,雪中綴景百態多姿。”此聯道出了紙的妙用。
![文房四寶:紙 文房四寶:紙](/img/1/984/nBnauEGNlZTMxYTZkRWNlVzMjhTYkhDZ0ETMyATNilDOzkjYlJjZyEDZ3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紙的發明,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它與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一起被稱為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四大發明。今天,對許多人而言,紙不過是唾手可得、隨處可見的普通事物,可是當我們追溯紙的歷史時就會發現,在造紙術發明之前,人類有相當漫長的一個時期,苦於缺乏適合的書寫材料,政治經濟和文化藝術等方面的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紙的出現,大大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它不僅為社會提供了優質、輕便、廉價的書寫材料;其廣泛套用,更是發明印刷術的重要條件。紙是印刷術的承載物,是知識和信息的載體。由於有了紙,印刷術才得以完善,並迅速推廣開來。了解紙的製造和使用,能讓我們了解到紙的來之不易,更讓我們認識到紙與我們的環境和未來的關係。而通過紙文化所展開來的歷史文化圖卷,也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偉大祖國燦爛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