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強(原全國政協委員、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

文強(原全國政協委員、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

文強(1907—2001),號念觀,1907年出生於湖南省長沙縣。原國民黨中將、原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文貫中之父)、文天祥後人。他是毛澤東的舅表兄弟,在黃埔軍校林彪同期,與周恩來的弟弟周恩壽同班,參加過北伐戰爭南昌起義,以後脫離共產黨,成為軍統人員、國民黨軍參謀等,抗日戰爭期間作為國民黨的一員投身抗戰,為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做出了一定的貢獻。解放戰爭期間,於淮海戰役被俘,1975年3月獲得特赦出獄,在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擔任專職委員,為促進海峽兩岸的統一做出一定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強
  • 別名:號念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長沙縣
  • 出生日期:1907年
  • 逝世日期:2001年10月22日 
  • 職業:原國民黨中將、原全國政協委員
  • 畢業院校:黃埔軍校
  • 信仰:先入共產黨,後加入國民黨 
個人生平,相關事件,成就及榮譽,人生四步曲,先入共產黨,軍統大特務,26年戰犯生涯,全國政協委員,

個人生平

文強是文天祥的23世孫,父輩曾追隨孫中山,文強17歲拜見過中山先生;他的姑母文七妹就是毛主席的母親,他和毛澤覃感情最深,中學畢業後,兩人曾乘同一條船去廣州報考黃埔軍校
文強文強
文強在1924年就加入了中國共青團,1925年到廣州後由周恩來介紹在農民運動講習所轉為中國共產黨員。1926年1月,黃埔軍校改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並且設立了政治科。在入伍生提升為軍官生的甄別考試中,文強被錄入政治科大隊第二隊學習。
在廣州,文強還應邀和周恩壽一起參加了周恩來與鄧穎超的婚禮,與周恩壽一起送給新郎新娘的賀禮是條幅,上書“花花圓圓壽壽”,那時,周恩來擔任黃埔軍校的教官,校長是蔣介石,文強還是林彪的班長,因林彪槍枝走火和林彪打過架。
在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又由邵力子介紹加入國民黨。以後隨部隊轉戰到四川,擔任過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兼軍委書記,紅一師師長兼政委,領導四川23個縣,後因叛徒出賣被捕,成功越獄後受王明左傾機會主義影響而離川到滬,在尋找周恩來申訴未找到人的情況下退黨。

相關事件

北伐戰爭前夕,文強被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宣傳大隊當了一名宣傳員。同年9月,文強到楊森部下任組織科長。1927年3月,脫離楊部,奔至武漢,回到武漢後,文強被任命為中央軍校武漢分校炮兵營指導員,8月到南昌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文強潛回長沙老家躲藏了三個月,與黨組織失去了聯繫。
文強文強
1928年春,文強第二次入川,尋找黨組織關係。在成都接上黨組織關係後,他被派入川軍第28軍第7混成旅第2團進行兵運工作,其掩護身份是副營長、手槍大隊長、團副等。1929年夏,文強被任命為中共江巴兵委書記。
1930年10月,文強擔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員、川東省委書記。1931年秋,文強被叛徒出賣,不幸被捕。後被地下黨救出,但在向省委主要負責人匯報出逃過程時,被省委主要領導誤解,給文強留黨察看一年的處分。文強一氣之下,與妻子一道出川去找中央軍委書記周恩來申訴。但未能找到黨組織,脫黨後經國民黨著名將領程潛張治中等黃埔教官的介紹,加入了國民黨,1936年秋,文強被任命為國民黨參謀本部乙廳任上校參謀。1937年8月,被戴笠委任為上海三極無線電傳習所所長,秘密身份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特務處駐上海辦事處上校處長。1940年秋,文強改任上海統一行動委員會兼軍統局策反委員會主任委員。
文強在“珍珠港事件”前夕,根據得到的情報資料,經分析判斷,得出了日軍將進攻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結論。但人們懷疑情報的真實性,沒有被引起重視。
1942年,戴笠委派文強為軍統局華北辦事處少將處長,1944年11月初,戴笠任命文強為北方區區長。此間,文強曾將華北、東北近百萬之眾的漢奸部隊策反過來,因此以特殊功績而晉升為中將
文強是在日本投降後,第一批奉命到東北接收的國民黨要員之一。
當時發表他的的職務和頭銜,是里外兩套:對內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東北辦事處(簡稱軍統東北辦事處)處長,軍階是中將;對外是國民政府東北行營督察處中將處長兼東北保全司令長官部中將督察處處長。在軍統東北辦事處之下,以四平街為界,設立南滿、北滿兩個甲種情報站。南滿站設在瀋陽,又稱瀋陽站。北滿站設在長春,又稱長春站。由於熱河省劃入東北轄境,又在承德設立一個丙種站。三個站之下,先後成立了30多個情報小組,為當年軍統局外勤單位最龐大的情報機關。
經他報請任命的三位站長,瀋陽站長前後是滕勉、褚大光。長春站長先後是王力、項乃光。承德站長是徐政
1946年8月,國民黨政府局部改組撤銷了軍事委員會,仿效美國制度,將軍權集中於國防部,原屬於軍事委員會的調查統計局,不得不相應改組為國防部保密局。屬於原軍統局的東北辦事處亦不能不隨之改組,於是對內對外的頭銜都改了。對內將辦事處改名為保密局東北督導室,對外為東北行營第二處,改組後督導室主任及第二處處長仍由文強負責。
1947年8月底調離東北。
戴笠死後,1948年8月,文強脫離軍統控制,自謀正規軍職,在其父老朋友程潛處任長沙綏靖公署第一處中將處長、辦公廳主任。1948年9月應杜聿明邀請,去徐州出任前進指揮所副總參謀長。1949年1月,在淮海戰役第三階段中,和杜聿明一起被俘,被安排到第三野戰軍的解放軍軍官教導團學習。
文強文強
1950年春,文強被送到北京的功德林“戰犯管理處”,在獄中,他拒寫悔過書。他說:“我曾任紅一師師長兼政委,毛澤東是我表哥,朱德是我上級,周恩來是我老師和入黨介紹人林彪是我部下,劉少奇家離我家不到20里路。是他們沒有把我教好,要寫悔過書應該他們寫,我不寫。” 這也許是他最後一批被特赦的癥結所在;後來,特赦之後的文強被重病中的周恩來召到醫院,度盡劫波的師生見了最後一面,周恩來當時就怪他不肯早寫悔過書。

成就及榮譽

1983年5月8日,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在即席發言中,文強說:“實現祖國統一,是全國各民族、各階層人民的心愿。六屆政協的新陣容,反映了我國人民的大團結達到空前廣泛的程度。我們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有八位專員當上了政協委員。我們這八個人都是當年黃埔軍校的畢業生,都是被特赦釋放的前國民黨將領。過去我們對人民犯了罪,現在我們成了新人。我們要‘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個各顯神通,就是要利用我們自己有利的條件,為祖國的統一大業獻計獻策。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我衷心希望台灣的故朋舊友,以國家民族為重,與共產黨攜起手來,共圖民族的振興大業。”
文強書法文強書法
他利用擔任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監察委員,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北京市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這些身份,利用自己在國共兩黨中的人脈關係,八方聯絡兩岸人士,溝通包括在台灣的陳立夫蔣緯國等人在內的故朋舊友與大陸的聯繫,為促進祖國地和平統一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人生四步曲

先入共產黨

1925年8月中旬,剛剛中學畢業的文強,滿懷救國救民的熱望,以第三名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與林彪同學。1926年1月,黃埔軍校改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並且設立了政治科。在入伍生提升為軍官生的甄別考試中,文強被錄入政治科政治大隊第二隊學習。不久,文強在周恩來的介紹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同時,邵力子也介紹他加入了國民黨。
1931年6月,由於叛徒的出賣,文強在重慶中山公園被捕了,後經黨內特工人員營救逃脫。由於此時省委機關搬到了成都,文強冒險到達成都,向時任四川省委代理書記的羅世文如實匯報了整個被捕和出逃經過。羅世文剛從上海接受了新的中央精神歸來,正滿腔熱情地開始執行王明“左”傾教條主義路線。他誤解了文強在整個過程的表現,批評文強不該暴露四縣游擊區的情況,並給予文強留黨察看一年的處分。文強申辯無效,一氣之下,與時任省委婦女部長的妻子周敦琬一道出川,決定到上海去找中央軍委書記周恩來申訴。
等文強夫婦到達上海的時候,正趕上中共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中共中央總書記向忠發先後叛變的特大惡性事件,周恩來已被迫切斷所有對外聯絡關係,廢止舊的聯絡方式,並於1931年底潛赴中央蘇區。因此,文強夫婦按以往的聯絡方式和地點,根本無法找到黨的關係。這樣,他們原想找黨中央申訴的出川行動,卻成了事實上的脫黨。與此同時,四川省委也開除了他們的黨籍。至此,文強結束了在中國共產黨內奮鬥的歷史。

軍統大特務

由於在上海申訴無門,文強夫婦不得已返回湖南老家。
1936年秋,文強在國民黨軍總參謀長程潛的幫助下,轉調國民黨軍隊參謀本部任上校參謀。與此同時,文強受戴笠委託,儘可能蒐集中、日、英、蘇等國研究日本問題的資料。正是有過這段系統研究日本問題的經歷,在“珍珠港事件”前夕,文強根據自己掌握的情報,經過分析判斷,得出了日軍將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結論。這個結論上報到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參謀部後,引起一片譁然,其他參謀人員大多懷疑這些情報的真實性。
1942年2月,文強又被戴笠派赴國民黨軍在華北的惟一根據地——太行山,秘密身份為軍統局華北辦事處少將處長,對外公開身份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委少將參謀。此行有兩個任務:一是控制有降日傾向的國民革命軍暫編第五軍孫殿英部;二是重建被日軍破壞的華北軍統網路。文強先到了西安同胡宗南聯繫上,又轉到洛陽見到了第四集團軍總司令、西安行營主任蔣鼎文,由蔣鼎文安排進入了太行山區開展工作。可是好景不長,1943年4月,日軍發動掃蕩太行山之役,孫殿英部很快投敵,根據地陷入敵手。文強率少數武裝部隊突出重圍,回到洛陽。
1946年3月16日,戴笠墜機身亡。戴笠之死使整個軍統頓失重心,內部逐漸分裂成鄭介民、毛人鳳、唐縱三派。三方人員為掌控軍統互相傾軋,文強成了他們爭取的對象。1948年8月,他利用與湖南省主席、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程潛同鄉的關係,調任湖南綏靖公署第一處中將處長、辦公廳主任,最終脫離了軍統
是年9月中旬,文強接連線到蔣介石和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的來信,點名要他速去徐州任副參謀長。

26年戰犯生涯

文強被俘後,先後被關押在華東野戰軍設在山東益都和白灘頭的“解放軍官教導團”中一個高級組進行學習管訓,開始了他的戰犯生涯。
1975年3月17日,第四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討論了毛澤東、黨中央提出的關於特赦釋放全部戰爭罪犯的建議,決定對全部在押戰爭罪犯實行特赦釋放,並予以公民權。在293名特赦戰犯的名單中,文強位列前十名。3月19日,當最高人民法院的大法官在特赦會宣布特赦“給予公民權”時,文強等人禁不住熱淚長流。
至此,文強長達26年的勞改生活畫上了句號。
特赦之日,文強興奮之餘,想想自己從戰犯走向新生的漫長之路,不禁百感交集,揮筆寫下了一首七律,題為《頑石點頭難》:“頑石點頭實還難,幾多惡夢聚心田。沙場敗北留孤憤,野火燒身視等閒。金石為開真理劍,春風化雨感人篇。當年痛惜江南淚,醒後方知悔恨天。”

全國政協委員

特赦三天后,生活安排工作辦公室的一位幹部找文強談話,認為他請求定居祖國的決定,是真心實意的,是多年腳踏實地的改造結果。政府對此表示滿意和信任,希望他能留在北京,以後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對人民有益的事。
此後不久,文強被安排在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擔任專職委員。
2001年10月22日,文強以94歲的高齡辭世,結束了他坎坷傳奇的一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