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黃牛,又名文山高峰黃牛,1987年被列入《雲南省家畜家禽品種志》,屬役肉兼用型的黃牛。文山黃牛體軀結實,肌肉發達,力大耐勞,繁殖力強,性情溫順,易調教,耐粗飼,對濕熱及寒冷條件有較好的抗逆能力,肉質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山黃牛
- 又名:文山高峰黃牛
- 屬於:役肉兼用型的黃牛
- 特點:體軀結實,肌肉發達
- 分布:廣南、富寧、硯山
- 體型:額平或有微凹
簡介,特性與性能,品種特徵,品種性能,生產性能,飼養管理方式,產地及環境,地理分布,產地環境,品種評估及展望,總結,
簡介
文山黃牛是雲南省優良的地方畜種,具有體軀結實,肌肉發達,力大耐勞,繁殖力強,性情溫順,易調教,耐粗飼,肉質好,對濕熱及寒冷條件有較好的抗逆能力等諸多優點,是值得推廣和保護的。通過調查發現,文山黃牛在生產性能、抗病力、適應性等方面表現出它特有的品質,是值得推廣和保護的地方品種。
文山黃牛有著悠久的飼養歷史,農民積累了豐富的養牛經驗,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對牛肉的需求不斷增加,擴展了養殖文山黃牛的市場空間,農民的觀念已逐步從“養牛為耕田”向“養牛為賺錢”轉變,養牛的產量、質量和效益均大有提高,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特性與性能
品種特徵
文山黃牛頭大而長,額寬平,耳平伸,耳殼薄,耳端尖,有角,呈倒八字型、龍門型、鈴玲角、大圓環、小圓環等形狀,公牛肩峰大,高達8~15cm,位於頸後和髻甲前半部,峰頂較厚,肩胛高,肩胛骨較長,頸粗短,頸垂小、胸垂小,無臍垂,尻型長圓,乳房不發達,乳頭短細,尾根粗,尾帚大,長及飛節,四肢略長而較粗壯,行動敏捷善於爬坡,角蹄蠟色,無“白襪子”,被毛短,前額無垂毛,局部淡化,無捲毛,無季節性黑斑,無暈毛,毛色以黃色較多,黑色次之,亦有少量紫色、草白色、紅色、灰色。黃色牛勁部、背腰、胸腹側面均為黃色,而腹下、乳房、四肢內側、嘴筒周圍及眼眶等處均有乳白色為特徵。鼻鏡多數呈黑色,少數肉色。從整體看,體型似有偏細緻和偏粗壯的兩種類型。
品種性能
文山黃牛具有較好的挽力和持久力,能水旱兼作,尤適應陡坡梯田的耕作和勞役。具有山地牛的體態特徵和較好的役用和肉用性能,善爬高山、陡坡,同時對複雜的氣候條件亦有良好的適應性;數量多,流向廣,影響頗大。但因產區自然條件的差異,飼養管理水平不一,牛群品質尚欠整齊,群體與個體之間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
生產性能
1.成年公牛、母牛體尺、體重及體態結構:通過對60頭成年文山黃牛(其中:公牛100頭,母牛50頭)進行測定結果如下:成年公牛體高120.1±5.93 cm,體斜長127.14±6.38 cm,胸圍172.98±10.42 cm,管圍18.35±1.38 cm,體重354.76±54.86 kg,其公牛體態結構為體長指數105.88%,胸圍指數144.22%,管圍指數15.27%。成年母牛體高115.34±2.31 cm,體斜長124.68±2.859 cm,胸圍160.2±3.865 cm,管圍16.28±0.73 cm,體重298.6± 19.6 kg,其母牛體態結構為體長指數108.08%,胸圍指數138.77% ,管圍指數14.11%。
2.繁殖性能:文山黃牛初配年齡,公牛12~18月齡,母牛18月齡;一年四季都有發情,但集中在春秋兩季;發情周期17~24 d,多為21~22 d,發情持續期2~3 d;妊娠期275~294 d,產犢間隔12~18個月,產犢季節多集中於2~3月;犢牛初生重:公牛18.94±1.33 kg;母牛18.43±0.68 kg,犢牛斷奶重:公牛185.9±17.94 kg,母牛170.7±14.3 kg,犢牛隨母哺乳,8~10月齡自然斷奶,哺乳期日增重:公牛0.457 kg,母牛0.417 kg,犢牛成活率90% ;利用年限:母牛使用年限18~20年,能產犢15~17頭;種公牛使用年限11~12年。
3.役用性能:在資源調查工作中,通過對主產區農戶的走訪了解,在文山黃牛主產區多以公牛或閹牛供役用,成年文山黃牛公牛每天耕作6h,平均每小時耕地0.42畝,每天2.52畝,耕作速度為24.9 m/min。特定路況下挽曳,最大載重量為1 954kg(含車重),行進速度為:平路3.3 km/h,上坡路2.4 km/h。
飼養管理方式
文山黃牛的飼養方式是以放牧為主,圈養為輔。上午放出,傍晚收牧。只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才圈養:
①產犢三天內的母牛;
②半月內小犢牛遇到雨雪天氣;
③催肥後期的肉用牛;
④一些特殊用途的牛(如角斗、配種等);
⑤短時無人放牧或缺乏適合的放牧場所。
1、舍飼與補飼情況
文山黃牛適應性強,耐粗飼。在正常放牧情況下,一般不進行補飼,只在冬季和使役時才進行補飼。冬、春季補飼主要為乾穀草(壩區)和玉米(山區,在玉米收穫前將玉米苞之上秸稈砍下製成青乾草)加少量精料(玉米面)。夏、秋季補飼主要為青草。有部分農戶製作青貯料和(或)氨化料在冬春季節補飼。
2、管理難易
文山黃牛經過民眾長期的馴養、選育,現已成為一個穩定、成熟的家養黃牛品種。其從小與人接觸,對熟悉的人不怕、不避,還能聽懂一些口令,易管理。
產地及環境
地理分布
文山黃牛在全州文山、硯山、西疇、麻栗坡、馬關、丘北、廣南、富寧八縣均有分布,其中廣南、富寧、丘北、硯山等縣海拔900米以上旱地面積較大的地區分布較多,廣南、富寧兩縣結合部的百樂-坡油一帶的文山黃牛最為出名。
產地環境
文山黃牛中心產區在雲南省的廣南、富寧。產區位於雲貴高原南部及其邊緣,一般多在海拔800~1250米之間,境內山巒起伏,山脈自西北向東南蜿蜒,河流以南、北盤江為主,流經石灰岩峰叢區,多滲漏或潛入地下,成為伏流,形成河谷縱橫、谷地山深、峰巒迭嶂的複雜地形。年平均氣溫多在15~19℃之間,年降水量1100~1500毫米,無霜期260~340天。土壤多為紅壤、黃壤。草場主要有低中山、中山的草叢草場、灌叢草場、疏林地草場,牧草種類繁多,以禾本科為主,生長繁盛,但易老化。
品種評估及展望
文山黃牛體軀結實,肌肉發達,力大耐勞,繁殖力強,性情溫順,易調教,耐粗飼,對濕熱及寒冷條件有較好的抗逆能力,肉質好,是一個優良的地方役肉兼用黃牛品種,每年都有1.5~2萬頭廣南縣境內的文山黃牛作為種牛或肉用牛出境到全國各地及國際市場。但群體內差異大,後軀發育差,尻尖斜短,腹稍下垂,母牛胸部稍狹窄等缺點,退化亦嚴重,亟待進行選育提高。養牛戶和市場對文山黃牛役用性能的要求均有所減弱,對產肉性能的要求則有所加強。因此,應在保持其肉質優良品質的基礎上,進行提高產肉量,促進後軀發育等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利用工作,以期獲得肉役兼用的品種基礎群體。
總結
文山牛是雲南省的地方優良品種, 又是廣南農民增收致富的第一大產業, 但易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制約,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省、州的大力支持,各行各業和廣大民眾參與。要進行廣泛宣傳動員,真正把財力、物力、智力和勞力整合集中投入,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扎紮實實為民辦事,文山牛產業就一定會成為振興全州、振興廣南經濟,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的好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