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山頂
文山頂茶區位於景谷鄉文山村,主要分布在該村海孜文筆鳳大石寺周圍,也是小景谷茶區品質較高的古茶茶園。
所屬區域景谷鄉(小景谷)位於景谷縣縣城以北,距縣城41公里,北與鎮沅縣振泰鄉交界。全鄉森林覆蓋率達76.4%,屬亞熱帶山原季風氣候,年降水量為1200-1400毫米,年平均氣溫20℃,下轄9個村民委員會,95個村民小組。
景谷縣位於橫斷山脈無量山西南段,是雲南喬木老茶樹分布較多的縣之一,也是雲南茶樹最古老的生長區之一(1078年在景谷芒線發現了我國唯一的寬葉木蘭化石,距今3540年,是公認的現代茶樹始祖)。全縣有古茶樹(園)面積98490畝,其中:栽培百年以上古茶園30042畝,50—100年的老茶園6226畝,野生茶群落面積62220畝,主要分布在正興鎮黃草壩、通達,益智鄉曼竜、蘇家山,鳳山鄉順南光山,景谷鄉文山、文東等地,其中又以景谷鄉(小景谷)古茶園面積為最多,品質也列於前茅。
小景谷茶區各村會基本都有古茶園分布,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名氣最大的是苦竹山和文山頂兩處古茶園片區。茶區喬木老樹(生)茶的主要特點是:芽頭肥壯、條索長、有絨毛、茶湯苦澀中帶甜、苦顯於澀、湯質尚飽滿、回甘較好、杯底留香高。
附(摘錄):
景谷是思茅市的一個傣族彝族自治縣,地處無量山脈西南側,歷史上就是普洱茶主要產區之一。唐代樊綽《蠻書》所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唐南詔時置威遠瞼(今景谷)屬銀生府之轄地,產茶的景谷區、民樂區原屬景東縣,1958年劃歸景谷縣。茶葉始祖,第三紀晚漸新世3540萬年前的寬葉木蘭(新種)化石,1978年由中科院等處發現於景谷盆地芒線,被命名為“景谷寬葉木蘭(新種)化石”,茶葉在這裡發源。
據《景谷縣誌》載,在今正興鄉黃草壩村乾壩子山嶺的大尖山、困莊大地、大水缸3處,有野生茶林:面積2千畝,其間有許多數百年的大茶樹,困莊大地有
一株樹高20米,基部乾徑88厘米,幅寬16.5米,樹齡約400多年。鳳山鄉順南光山的2300~2500米高的山上,有野生茶樹1千畝,與鎮沅田壩野生茶樹接壤。景谷鄉村大黑石岩山,有大黑龍潭野生茶林1千畝,茶樹幹徑在30厘米以上,山下兩側為景谷、鳳山的茶葉產地。景谷鄉文東村大中山,有野生茶林500畝,益智鄉大田村大綠山,有野生茶林500畝,可以說這些與茶樹起源搖籃有關。景谷的栽培茶歷史也較長,已有數百年,據正興鄉黃草壩董、楊二姓家譜所記,清乾隆初期,先輩從恩樂(鎮沅縣)搬家來時,帶來“南宋茶”栽種自食,以後漸為商品出售,至今已有9代人了。隨著栽培傳播,清道光年問,大村秧塔(景谷民樂鄉)、勐麻、龍塘(景谷鐘山鄉)等地農民從瀾滄江迤引進茶種栽植。
清道光二十年(1840)前後,秧塔陳氏老人到瀾滄江迤西做生意,從茶山壩引進大白茶栽培,清鹹豐初年,景谷鎮的苦竹山、馬鹿山農民開始種茶自食。清光緒年間,景谷鎮紀家營的紀襄廷從雙江引進茶\ 種,先試種,後倡導民眾性種植,至宣統二年(19lo),已種植茶園80畝,民國23年(1934),景谷街年銷茶葉100噸,民國
26年(1937)銷售茶葉550 噸。景谷茶區以江河為中心的生產區域,在小黑江上游、景谷河、大村河、『新村河、文紹河等流域的半山區或山區均為茶葉產區。
清乾隆後,茶區由正興黃草壩漸向回薩、寬宏、秧塔、勐麻、龍塘、文山、大村、宣化(今鳳山)等地擴展,數年後,景谷河兩岸形成茶區,到了清末,茶區漸由西北擴展到西南地帶。據《威遠同知報告》載,宣統三年(19l 1),有勐主、勐班、勐戛、宣化、回薩、翁孔、習環、西薩等鄉陸續種茶10萬株,境內四方有茶分布。民國9年(1920)時,種植茶葉的區鄉有:中區(今鐘山鄉)的勐麻、芒冒、龍塘街、大海、文朗、壩朗;東區(今正興鄉)有黃草壩、回薩、寬宏、謙崗、西薩;南一區(今益智鄉)有習環;南二區(今碧安鄉、勐班鄉)有勐主、勐班;西一區(今民樂鄉翁孔上)有翁孔、大村、秧塔;西二區(今民樂鄉翁孔下)有新村、南谷;北區(今鳳山鄉)有文紹、大田、自家村等地,區區種茶。《雲南通志》載:“民國9年(1920),景谷區、猛倮區(今民樂鄉)共植茶樹3347萬株,年產量35.5萬斤。”民國23年(1934),景谷縣屬茶區擴大為8個區18個鄉,成為雲南的著名茶區。1949年全縣有茶園1.1萬畝,採摘面積10200畝,產茶128噸。1990年全縣11個鄉鎮117個村種茶有茶園45701畝,採摘面積31457畝,茶葉產量108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