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鎮文山村的村東頭,文山磚窯靜靜地肅立在那兒。前方是江闊雲低的烏龍江支流,這裡是福州地區最大的民間磚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文山古磚窯
- 地理位置:南通鎮文山村
磚窯介紹,磚窯狀態,
磚窯介紹
如今文史界對於文山磚窯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至少在元朝就已初具規模了。專家們已認定在眾多的古窯中,有一個就是元代建造的。而近期更有專家提出,文山窯的建成,甚至可以提前到王審知築夾城的年代,在民國版的《閩侯縣誌》中有“陶灶……梁開平元年閩王審知築夾城陶磚於此”這樣的記載。
在磚窯現場,我們見到了已是磚窯承包者之一的陳師傅,他在文山窯幹了近四十年。他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近在鄰村、遠至上海的貨船來文山採購磚瓦的熱鬧景象。
轉眼間的滄海桑田,那種舟楫往來於江面、工人熱火朝天搬運磚瓦的場面,如今是不可能再見到了,甚至,那都已成了陳師傅他們那個年代同齡人的歲月回味。縱然如此,在當今,文山村在福州五區八縣市中,在磚瓦生產規模上仍是第一位。至今,許多地方的寺院維修或仿古建築,需要的建築材料仍然是指定要“文山窯”。
讓人有些意外的是,這裡的磚瓦窯燒的仍是木材。當然,是從各地買來的樹皮及木材加工後廢棄的邊角料。
或許,這也是那兒濕地生態保存如此之好的原因之一。
磚窯狀態
至今為止,文山窯還有近二十個可用的磚窯在生產狀態中。而陶土作坊則有大幾十個。如此密集型的民間磚瓦窯為何選在文山?對此,閩侯縣博物館館長曾江解釋如下:文山的地理條件決定它的土質適合燒出高質量的磚瓦;歷史上,這裡燒制條件很好,很容易找到芒草這種高能量的柴火;此外,這裡水上交通十分發達。這三點讓歷史選擇了文山成為磚窯的集中地。關於曾江解釋的第一點,我們在福州市委黨校副教授、文物收藏愛好者林利本收藏的古城牆磚上得到印證。
林利本無意間收藏的幾塊清代古磚,據考證是福州南門城牆磚,每塊長36厘米、寬17厘米、厚10厘米、重8公斤,磚體燒得很透,磚體均勻緻密,並標有“同治丙寅文山窯造”字樣,磚上的銘文為楷體陽文。這個文山窯出土的實物,佐證了其作為磚窯當年“老大”地位並非徒有虛名。
當然,一個現實的問題是,文山磚窯隨著現代化生活的進程,呈現出日漸式微的狀態,並很可能在某個時間內消失。一個有著歷史沉澱的地方,很可能將隨著時光的流逝而蕩然無存,這想來,無法不讓人惻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