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前沿

《文學前沿(No.14)》內容簡介:人類文化是社會的積澱和反映。藝術作為一種文化,其特徵便是社會和歷史的反映。戲曲藝術是在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汲取外來民族藝術的營養中形成和成熟的。中國的戲曲藝術則具有濃郁的農業、禮儀、宗法等文化特徵。它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以其開放性、綜合性、和諧性、理念性等特徵,躋身於中華文化之林。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學前沿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頁數:323頁
  • 開本:16
  • 定價:29.00
  • 作者: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
  • 出版日期:2008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773154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文學前沿(No.14)》由學苑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詩歌散文·
《河嶽英靈集》劉奮虛評語疏證(3)
宋代文人俗詞論略(17)
《嶺南五朝詩選》的體例創新——以清代廣東省級詩歌總集為背景(23)
魏燮均生平及《九梅村詩集》之價值(31)
王士祿王士稹詩風之不同(42)
淺論“濟南詩派”(50)
崢嶸蕭瑟怨思深一一宋琬長調詞創作基調(60)
“文革”時期主流詩歌理論體系的建構(72)
從復古到性靈的過渡者——屠隆的散文理論(82)

·戲曲小說·.
扭曲的鏡像——元代水滸戲女性形象試析(95)
《西廂記》與遠源相類作品(105)
藉助戲曲藝術傳播傳統文化(111)
反思《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123)
明代後期教育小說的概況、分類及特點(132)
文人作品中的牛郎織女故事研究(148)
試談《聊齋志異》中的“書齋”意象與書生身體(158)
從《桃花扇》到《紅樓夢》(169)
入雲深處亦沾衣——論《紅樓夢》中的茗煙形象(181)
文革小說的神諭話語功能(189)
雙峰並峙,二水爭流——引領風騷的“人藝”“國話”(198)
小徑分叉的花園——關於《色戒》(207)

·比較文學·
淺析孟浩然《宿建德江》七個譯本的敘述主體問題(217)
《靈山》的第二人稱敘述(223)
對話——新世紀中國美學的話語策略(233)
影響與對話——中國視域中的布萊希特(241)
誤讀千遍後的別樣顛覆——《美杜莎的笑聲》之女權思想判定(253)

·文學理論及其他·
王世貞南北文學異同論與文學批評調和論(261)
論梁實秋“文學的美”(280)
方法與問題:文化詞學的範式意義——評楊柏嶺教授《唐宋詞審美文化闡釋》(288)
《中國詩論史》出版筆談(295)
淺析導演在戲劇信息傳播中的效果因素——評《戲劇導演思維與訓練》(311)
從“心靈”到“視覺”——兼論當下圖書圖像化問題(316)

文摘

插圖:



如果說,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看中國的戲曲藝術,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其實,中國戲曲藝術中也體現著非常濃郁的文化色彩。我們生活語言中的很多口頭語就與戲曲有很大關係。比如“進入角色”、“跑龍套”、“唱紅臉”、“唱白臉”、“喝倒彩”、“一唱一和”、“粉墨登場”、“穿幫”、“亮相”、“演戲”、“自報家門”、“幫腔”等,真可謂俯拾皆是。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戲曲藝術對中國傳統文化曠日持久的滲透與影響非同一般。
中國戲曲藝術是生活的產物,戲曲也因其獨特的發生髮展方式,充實了中國傳統文化。《紅樓夢》中劉姥姥到大觀園做客,大觀園的老老小小為了助興,曾提議要劉姥姥說個趣聞軼事。劉姥姥卻認為應由賈母說,理由是“她時常聽書看戲,知道的事情多,是我們莊戶人家比不了的”。魯迅在《社戲》中描述的夏天的夜晚,最愛看的就是趙莊的社戲,年幼的魯迅因怕看不到戲“急得要哭”,他的外祖母還因為沒有定到船,“很是氣惱”。人們“在那裡所第一期盼的”,就是“到趙莊去看戲”。在古代,大戶人家逢年過節、結婚嫁娶,都要演幾場戲,唱幾天堂會,以示慶賀。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古代,由於一般老百姓識文斷字的不多,中國人的普通人文知識、一般生活常識和起碼的是非標準或道德規範,基本上都是從戲台上得來的。因此,中國戲曲在一定意義上又是中國人民的一所沒有牆院、不分年級、不需考試的學校。千百年來,一代一代的中國人知道三皇五帝、朝代更替;知道忠臣烈士、千秋壯舉;知道奸臣賊子、家恨國恥;知道善惡賢愚、忠孝仁義、是非曲直……戲曲傳播著文化,人民推動著戲曲。雙向的培養和造就,使中國戲曲逐漸成為一種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