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文娛片”是指文革時期對撲克牌進行“革命化”改造後所產生的奇特名稱,只存在於文革期間及以後的短暫時期之內。
文化形式的載體。
歷史檔案,市場價格,
歷史檔案
由於文革文娛片存在時間短、品種數量少,如今已成為我國撲克牌收藏界中含金量最高的品種之一。撲克牌收藏者紛紛將文娛片視為“鎮宅之寶”。
撲克牌是從外國傳入的一種遊戲娛樂工具。因此文革開始後不久,撲克牌即成為“禁品”。於是,全國各紙品廠全面停印撲克牌,許多廠家將印製撲克牌的機器、紙張,改為印製“毛主席語錄”卡片和識字卡片。一時間,撲克牌在中國幾乎滅絕。然而沒有了撲克牌,對於廣大人民民眾的業餘娛樂消遣造成了極大影響,有人便提議改造撲克牌,去除其中的“封、資、修”和涉外內容,於是一些畸形的“文娛片”就此問世了。文娛片最大的特點,就是以1、11、12、13的實數,替代原撲克牌中的A、J、Q、K,並將小丑、王、後等“封、資、修”形象悉數剔除,代之以革命聖地、建設成就、革命文藝、風光、動植物、友好交往、體育運動等內容。當時的名稱除了“文娛片”外,還有“文娛撲克”、“革命文娛片”等。
據考證,文娛片最早於文革開始前的1964年就出現過,但在文革中後期大量湧現,其內容緊扣時代脈搏,許多文娛片表面看似風光、文藝內容,卻也能從中看到時代的影子。如石家莊市人民印刷廠1975年出品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文娛撲克,就源於毛澤東的“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詩句。從1972年起,文娛片的內容範圍有所擴大,如北京撲克牌廠的“雙環”(革命新農村圖)文娛片、江蘇省泰州市人民印刷廠的“交通”遊戲文娛片、上海文娛紙品四廠的“飛輪”(風光圖)文娛片、天津紅旗紙品廠的“熊貓”文娛片、青島人民印刷廠的“祖國頌”(中國風光地理圖)遊藝牌等等。
市場價格
如今文娛片在撲克牌收藏市場上獨領風騷,價格動輒上千元。但正因如此,市場上出現了一些仿製甚至臆造的文革文娛片,收藏者需要擦亮眼睛,仔細辨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