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資本論

文化資本論

《文化資本論》是2009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皇甫曉濤。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化資本論
  • 作者:皇甫曉濤
  • ISBN:9787802088016
  • 定價:39.80
  •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5-1
  • 開本:16開
主要內容,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主要內容

本書力求打破文化與資本的傳統鴻溝,形成應對全球變革與複雜挑戰的文化資本與文化金融創新體系,對文化產業的發展與進步具有積極意義。還披露了許多珍貴資料:如早在2005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張德江同志任職廣東省委書記時,就在率先建設文化大省來信上做出重要批示,並委託現任廣東省省長朱小丹一行專程拜訪清華大學有關專家;2007年 1月,文化部、中國文聯老領導重視文化創新工作的信函;2007年 2月,文化部支持廣東在探索文化+金融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試並籌建相關文化產權交易所事項的復函;2009年,現任深圳市委書記王榮等領導關心文化創新工作的圖片。
中國傳播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作者2004年 11月到2006年9月的文化產業博士後導師熊澄宇教授為該書作序,充分肯定其對文化產業資本形態的思索與分類是“對文化產業資本的創造性思考,是學術上的進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屬國際社會科學理事會執行委員、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裴長洪博士指出:“本書不能不引起經濟學界與經濟理論注意的是,它在資本理論、產業理論的經濟學核心環節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時代前沿問題,並深入細緻地在經濟學原理的讀解、批判中,提出新的時代課題與理論思考,比如著者對資本理論物質資本邊際效應遞減的戈森規律,提出非物質經濟與文化產業代際效益遞增的逆戈森規律,比如對於經濟學選擇原理等基礎理論、基本範疇的物質經濟原理的反思,從而形成非物質經濟原理的反思經濟學、後經濟學理論體系。而從反思人類學、反思文化學到反思經濟學,是有著從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到科學發展觀文化經濟學對於資本、資本理論、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資本的生產力經濟原理的批判思維、理論支撐與科學體系的,對此著者都進行了系統的理論思考與從人文、社會科學到認知、鑑識科學的探討;又如對於從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馬克思的‘龐大的商品堆積物’,龐巴維克的‘第三個饅頭’的物質資本分析,到對於布迪厄‘可交易的身份’,林楠的‘動員過第二次的資源’的非物質資本理論的歸結與分析,都可見出作者對於經濟學核心理論的深入鑽研與理論功底。而對產業理論的探討,更是將其從經濟組織的研究,推向創新機器的新階段,並將其作為1750年以來人類新發明體系的創新要素與文明之核,探討了他與其他 13個發明體系的關係及其創新、發明的內在規律,從人文科學符號模型的產業元素、自然科學技術模型的生產要素,到社會科學經濟模型的管理元素、認知科學數據模型的創新要素,以及鑑識科學測繪模型的財富元素,都形成對於產業、產業理論及產業科學的再發現,這對於經濟理論、經濟學的發展、經濟原理的再發現都是大有裨益的探索。由此作者深入到新概念資本的新經濟體系、知識資本的知識經濟體系、社會資本的知識經濟體系、產業資本的產業經濟體系、後資本的後經濟體系、博弈資本的全球經濟體系、創意資本的創意經濟體系、文化資本的文化經濟體系、媒介資本的媒介經濟體系、制度資本的制度經濟體系、符號資本的符號經濟體系、城市資本的城市經濟體系、生態資本的生態經濟體系、區域資本的區域經濟體系、安全資本的國防經濟體系,展開了對於文化產業與產業創新的系統探討,包括對產業要素的生產標準、產權博弈、體制機制、資源內容、企業組織等,都進行了系統的理論思考與學術探討。……相信本書不僅對於經濟學重構的核心理論會有建設性意義與學術啟迪,對於文化理論也會有多方面的建樹與思想啟迪。此外作者對於城市、區域、生態、國防的文化經濟與文化戰略研究,也形成多方面的學術創新與一以貫之的學術體系。……中國改革開放30年持續增長,其核心問題已從物質經濟的增長原理演化為非物質經濟的創新原理,因而文化經濟的轉型就成為經濟學的核心問題與跨學科研究的前沿問題,成為大國崛起必須破解的自主創新難題與中國經濟理論發展的知識文明難題,擺在每一個經濟學家與學者的面前。因而中國文化產業、文化經濟研究的理論體系與創新突破,也將成為中國文化實踐的經濟學讀解與詮釋,為現代經濟學體系與世界經濟研究理論做出新的拓展與突破。”
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首席專家、上海交通大學國家文化產業創新與發展研究基地辦公室主任胡惠林教授認為:“本書最大的特點是,作者在深入研究文化產業的核心理論問題時,始終關注著國際學術前沿的動態與國內文化產業實踐發展的動態。對於文化產業研究必須解決的產業經濟學及產業資本理論的核心問題,作者從資本理論、文化資本到產業理論、產權制度及相關的管理理論與創新理論,從戈森規律的物質資本原理到邊際效益遞減的產業經濟規律,作者都提出了新見解,並由此形成其後經濟學的文化理論體系,將以研究物質生活為主要內容的傳統經濟學原理轉向研究物質與文化雙重建構的後經濟學創新體系。同時,作者也在對十大經濟原理的批判中,結合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觀、自主創新觀、全球戰略觀的國家創新體系及其理論與實踐的發展,建立了自己文化經濟學與文化產業研究的後經濟理論體系的理解系統。……《文化資本論》這部著作的問世,也可以做為一部具有學術特色的教材成為文化產業學科建設的前沿成果,為高校及文化產業領域的人才培養做出新的內容拓展。”
本書系教育部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項目“基於文化創意理念的中國當代城市建設研究”成果,先由人民日報出版社發行國內版。全面修訂後,納入作者與文化學者、北京大學南燕文化創意研究會會長、香港孔教學院名譽院長王少峰主編的《文化傳承與創新研究叢書》。

作者簡介

皇甫曉濤,國家文化產業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北京交通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郵電大學博導,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博士後,北京領識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中華書畫協會副主席。
文化資本論

圖書目錄

導論 文化資本的創新基礎與文化繁榮的科學發展觀
第一章 文化資本的話語權創新基礎——亞當·斯密以來三大市場經濟定理的後殖民話語誤區與中國跨越發展的經濟學核心理論思考
第一節 亞當·斯密以來三大市場經濟定理的後殖民話語誤區
第二節 中國跨越發展的經濟學核心理論思考
第二章 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主的科學發展觀——文化繁榮的創新基礎與文化發展科學基礎的理論思考
第一節 “長時段”盛世文化的和平、穩定創新基礎與民族融合的和諧、開化發展環境
第二節 學術自由的時代環境與軸心文明的承傳積累
第三節 文化創新的生產力要素與文化認知的科學重構
第四節 文化創新的四大定律與中國走向文化繁榮的理論反思
第一篇 文化資本全球博弈的認知科學基礎與新概念資本論
第一章 文化資本新概念與全球金融資本博弈的新動向——全球資本博弈的文化自主自組織複雜性能量交換內容、元素、系統與對策研究
第一節 文化資本新概念:全球資本博弈的文化自主組織複雜性能量交換內容、元素、系統與對策研究
第二節 全球金融戰爭資本博弈的新動向
第三節 文化金融博弈與國家文化資本戰略的新對策
第二章 文化創新的後經濟理論國家創新體系與文化資本元素的當代認知科學理論基礎
第一節 文化創新的後經濟理論國家創新體系與文化資本的生產力要素
第二節 文化資本基本範疇的當代認知科學理論基礎與文化經濟要素的創新體系
第三節 當代四大科學重構的文化創新理論基礎與中國文化資本創新體系的科學基礎
第二篇 文化產業的學科理論與知識資本論
第三章 文化創新的認知科學集成
第一節 文化創新與認知科學問題
第二節 文化與產業的創新元素
第三節 文化產業創新的理論集成
第四節 四大科學體系的知識模型
第四章 文化產業的學科建設
第一節 文化研究與文化產業的分類
第二節 自然科學的裂變
第三節 中國文化的復興
第四節 當代文化思潮
第五節 生態文明的興起
第六節 文化產業研究
第七節 世界財富中心的轉移
第八節 文化產業學科的規劃體系
第九節 本土文化的重構
第五章 文化產業科學發展觀的四大理論重構
第一節 人文科學的科學發展觀與文化理論的重構
第二節 社會科學的科學發展觀與經濟理論的重構
第三節 認知科學的科學發展觀與創新理論的重構
第四節 鑑識科學的科學發展觀與測繪理論的重構
第三篇 文化產業的資本理論與社會資本論
第六章 資本理論的研究基礎
第一節 亞當·斯密的國家財富論與物資資本理論
第二節 馬克思的資本價值論與批判資本理論
第三節 龐巴維克的資本實證論與產業資本理論
第四節 鄧小平的資本工具論與開放資本理論
第五節 布迪厄文化資本論與符號資本理論
第六節 林楠的社會資本與資源資本理論
第七章 文化資本研究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文化資本的三種形態
第二節 文化資本與文化產業
第三節 物質資本與非物質資本
第八章 文化資本與文化經濟
第一節 資本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二節 物質資本與文化資本
第三節 文化資本的五個發展階段
第四節 全球化的信息社會建構
第五節 文化資本與案例分析
第四篇 文化產業的產業理論與產業資本論
第九章 文化經濟與服務創新
第一節 文化經濟與非物質製造業
第二節 非物質化與文化生產力
第三節 文化產業的理論與實踐
第十章 知識經濟與科技創新
第一節 知識經濟與知識服務業
第二節 非物質經濟與文化產業
第三節 文化科學與文化產業
第十一章 都市再造與產業創新
第一節 後物質城市結構
第二節 產業重構與都市再造
第三節 文化測繪與文化博弈
第五篇 文化產業的經濟理論與後資本論
第十二章 文化產業與後經濟學理論
第一節 後經濟學的理論與實踐前景
第二節 後經濟學與十大經濟原理
第三節 後經濟學的文化創新
第十三章 文化產業的核心經濟理論
第一節 文化經濟體制變革
第二節 文化經濟模式創新
第三節 文化與物化的創意經濟鏈
第十四章 當代後經濟文化發展
第一節 後經濟興起的時代背景
第二節 後經濟文化的全球博弈
第三節 後經濟發展的案例研究
第六篇 文化產業的法權理論與博弈資本論
第十五章 文化產業法規與產權經濟
第一節 產業革命與產權經濟
第二節 著作權經濟與創意產業
第十六章 國家主權與文化產權
第一節 文化主權與智慧財產權
第二節 產權元素與主權要素
第三節 知識財富主權與產權市場博弈
第四節 產權交易模式與後經濟體系變革
第七篇 文化產業的創新理論與創意資本論
第十七章 文化產業創新的難題
第一節 文化產業的“說”與“做”
第二節 文化產業的“文”與“產”
第三節 文化產業的“分”與“合”
第四節 文化產業的“內”“外”與“上”“下”
第五節 文化產業的富與強
第十八章 文化創新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 人類學的文化理論
第二節 文化產業的人類學基礎
第三節 人類學、比較文學與文化產業
第十九章 文化創新與內容生產
第一節 內容生產的創新要素
第二節 文化製造的產業元素
第三節 文化資本的交易模式
第二十章 文化創新與審美創造
第一節 從文本中心到內容為王
第二節 從審美創造到文化再生產
第三節 從文化創新到文化產業
第四節 文化與經濟的綜合創新
第二十一章 國家與創新
第八篇 文化產業的文化理論與文化資本論
第二十二章 文藝自覺與文化復興理論
第二十三章 後經濟文化締造理論
第二十四章 非物質經濟文化理論
第九篇 文化產業的傳播理論與媒介資本論
第二十五章 網視文化與文化傳播
第二十六章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文化重構
第十篇 文化產業的體制理論與制度資本論
第二十七章 文化體制改革與國家文化資本
第二十八章 文化產業的發展體制
第二十九章 文化產業體制的對策研究
第十一篇 文化產業的資源理論與符號資本論
第三十章 文化產業的符號資源體系
第三十一章 符號經濟與文化資源動員體系
第十二篇 文化產業的城市理論與城市資本論
第三十二章 城市文化與產業哲學
第三十三章 後建設與後文明觀的城市理論
第三十四章 城市的後建設與後經濟理論
第三十五章 都市創新與文化創新
第三十六章 從開放到創新的城市理論
第十三篇 文化產業的區域理論與區域資本論
第三十七章 廣東文化經濟
第三十八章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
第三十九章 雲南文化產業
第四十章 開放城市理論與先導區系建設
第四十一章 沈大都市群的區域重構
第十四篇 文化產業的生態理論與生態資本論
第四十二章 生態文明與生態戰略理論
第四十三章 城市文化與生態經濟
第四十四章 生態文明與文化經濟理論
第十五篇 文化產業的國防理論與安全資本論
第四十五章 國防理論與文化裝備
第四十六章 國防文化創新理論
附錄:國防文化戰略創新體系研究報告
後記
作者小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