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產業的思考與對話

《文化產業的思考與對話》收集了陳忱十年來對文化產業的思考文章,其中有對話、講課稿,也有媒體的採訪。“既沒有學術化,也不是完全的經驗主義”這是作者對自己的評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化產業的思考與對話
  • 作 者:陳忱著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8-1
  • 字 數:220000
  • 頁 數:272
  • 紙 張:膠版紙
  • I S B N:9787801735669
  •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未來的文化產業發展,一定要在國家文化發展戰略的高度和平台上推進,否則無法做到真正的做強做大。
中國文化產業保險單人才、管理人才和市場行銷人才的培養是當務之急。這種人才還能只靠國外引進,要靠自己培養本土人才,才可能解決人才問題和達到民族文化產業和文化產品走出動的目的。

作者簡介

陳忱,全國青聯委員,民盟盟員,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文化產業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中國文化產業研究所常務副所長,中國文化產業(國際)論壇執行主席。
著有《文化產業的思考與對話》及主編《功夫-中國影視走向世界的橋樑》;《文化產業研究》、《北嶽恆山古詩百首書法集》等文化產業相關的著作。

目錄

自序
思考(2006年-2001年)
現階段加強文化產業品牌意識的重要性
海外文化產業相關政策的啟示
文化產業與風險投資——適合文化產業發展的金融方式
文化產業項目和產品在招商過程中應處理好的兩點關係
文化產業項目和產品的質量尤為重要
文化產業人才現狀及人才培養淺析
中華文化在國際傳播中如何保持原本特色——吳小如先生觀點帶來的思考
如何杜絕文化產業項目決策的模糊性和浪漫化
演藝市場的培育任重道遠
從“郭德綱現象”所想到的
應縣木塔的文化產業開發
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前景無限——兼談文化產業人才培養與產業集群的形成
以美國影視為例談國際合作的戰略思考
歐美經驗對我國發展文化產業的啟發
文化藝術工作者現階段在文化產業領域中的定位
淺析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的關係
觀點(2006年-2002年)
文化產業理論研究成果如何轉化為生產力——滿學家閻崇年的談話
中國傳統文化產業素材的國際化運作——與六小齡童(章金萊)的談話
文化產業需要儘快形成產業學科——在“2006兩岸文化創意產業研討會”上的發言
文化產業中圖書出版的幾點建議——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奧讀中心的同志談話節選
淺談戲劇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考察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所時的發言
對編纂《文化產業論叢》的建議——考察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研究所時的發言
文化產業的現狀及走出去戰略——在文化部機關司局和直屬單位司局級領導幹部培訓班上的輔導發言
在華夏文化產業研究院成立儀式上的講話
民族品牌的定位與拓展———在中央文化管理幹部學院全國文化廳局長培訓班上的輔導發言
淺談內蒙古文化產業發展——在內蒙古藝術管理培訓班上的輔導發言
在首屆中國武術文化產業(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
在第二屆中國文化產業(國際)論壇開幕式上的講話
雲南發展文化產業的幾點建議——在雲南省文化產業高級培訓班上的輔導發言
文化產業將成為蓬萊經濟發展的新起點——在山東“文化產業與蓬萊經濟發展”專題報告會上的發言
當前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心態、現狀、人才與市場——在江蘇省文化產業培訓班上的輔導發言
在首屆中國文化產業(國際)論壇上的講話
對話(2006年一1998年)
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科學規範的理論指導和運作方式(《科學時報》)
陳忱:文化產業的“操盤手”(《鄉音》雜誌)
功夫一中國影視走向世界的橋樑(《中國文化報》)
第二屆中國文化產業(國際)論壇召開在即(《中國文化報》)
蚩尤文化開發第一人(《中國文化報》)
文化產業一財富經濟新形態(《文化月刊》雜誌)
尋找中國文化產業(((中華兒女》雜誌)
關於文化產業和文化產業論壇的訪談(央視國際《中國報導》欄目)
中國文化需要觀點武裝(《江南時報》)
迎接中國文化產業的高潮(《人民政協報》)
品牌論壇一挖一座富礦給誰(《中國文化報》)
文化經紀人的機遇:讓文化與經濟在市場結合(《經紀人》雜誌)
文化與文化產業的通道(《北京晚報》)
陳忱:用心搶救“國粹”(《北京日報》)
媒體連結(2006年一1993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