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對文化、文化事業、文化產業進行了界定,為我國創意並生產出具有足夠投資回報率的文化產品提供可操作的評估標準。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化產品投資評估——基於品牌經濟學
- 作者:孫曰瑤、曹琳
基本信息,圖書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孫曰瑤、曹琳
定價: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53284
出版日期:2017.03.01
印刷日期:2017.03.24
定價:49元
印次:1-1
ISBN:9787302453284
出版日期:2017.03.01
印刷日期:2017.03.24
圖書簡介
本書首先對文化、文化事業、文化產業進行了界定,然後根據品牌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從消費者角度採用商標的品牌信用指數(TBC12.0),在文化產品創意與生產之前進行投資評估,為我國創意並生產出具有足夠投資回報率的文化產品提供可操作的評估標準。本書圍繞文化產品的“快樂屬性”這一本質特徵,除了對文化產品進行市場分析和多元評估、剖析文化產品的短板所在外,還對文化產品的消費屬性、從消費者選擇的視角對文化產品創作規律進行了探討,如如何選題、如何設定懸念、怎樣獲得品牌溢價、怎樣克服文化產品的審美疲勞等。本書是一本參考資料豐富且經過邏輯梳理的學術著作,對文化產業研究人員和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具有研究和參考價值,尤其值得文化產業投資人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同則不繼: 文化產品的多元評估分析
1.1文化、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
1.1.1何為文化
1.1.2何為文化事業
1.1.3何為文化產業
1.2文化產品的定義
1.2.1滿意的預期收益
1.2.2需要投資者投入
1.2.3由人工直接或利用設備間接批量製作或單件定製
1.2.4不同程度的表達價值觀
1.2.5可接觸的或可體驗且需市場交易的娛樂載體
1.3文化產品的事後評價
1.3.1文化產品的評價標準
1.3.2關於文化產品的評價主體
1.4文化產品投資收益模型
1.5文化投資的審查風險分析
1.5.1電影產業投資風險的品牌信用模型
1.5.2電影審查制度對電影產業投資風險的影響
1.5.3電影審查風險因素分析
1.5.4電影審查風險的二維模型分析
1.5.5結論
第2章和實生物: 文化產品的現代市場分析
2.1何為現代市場
2.2文化創意市場: 傳統與現代的區別
2.3文化金融市場: 傳統與現代的區別
2.4文化發行市場: 傳統與現代的區別
2.5文化消費市場: 傳統與現代的區別
2.6完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的環境措施
2.7春晚悖論: 談資社交度的品牌經濟學分析
2.7.1基於網際網路的社交思維
2.7.2春晚悖論形成的機制分析
2.7.3春晚的品牌最佳化策略
第3章誰主沉浮: 文化產品的骨幹企業分析
3.1什麼是好企業
3.2骨幹文化企業的現有標準
3.3骨幹文化企業的...
3.4轉企改制骨幹文化企業的轉型之路
3.5產業文化化的溢價機制和品牌戰略模式研究
3.5.1從星巴克的暴利內幕談起
3.5.2文獻綜述
3.5.3產業文化化: 實現從增產到增值的轉變
3.5.3產業文化化的路徑選擇
3.5.4結論與建議
第4章與民同樂: 文化產品的短板效應分析
4.1有條件的短板定理
4.2原創缺失論的分析
4.3政府支持論的分析
4.4評獎導向論的分析
4.5商業娛樂論的分析
4.6心態浮躁論的分析
4.7票價過高論的分析
4.8創意貧乏論的分析
第5章寓教於樂: 文化產品的消費屬性分析
5.1文化產品的消費特性
5.2文化產品消費的規範研究
5.3文化產品消費的國際標準
5.4文化產品消費的快樂屬性
第6章樂而忘憂: 文化產品的懸念價值分析
6.1懸念與懸念的要素分析
6.2文化產品懸念的普適性分析
6.3文化產品懸念的結構分析
第7章樂在其中: 文化產品的品牌溢價分析
7.1文化產品品牌的類型分析
7.2文化產品的選擇成本分析
7.3文化產品的競爭規避分析
7.3.1文化產品競爭規避係數分析
7.3.2目標客群“想知道”的確定性分析
7.4文化產品的品牌溢價路徑與策略分析
7.4.1文化產品的工業化與策略
7.4.2工業產品的文化化與策略
7.4.3文化產品的終端化與策略
7.5文化產品投資評估的TBCI模型
7.5.1文化產品目標顧客的精確性
7.5.2文化產品利益承諾的單一性
7.5.3文化產品單一利益的對立性
7.5.4文化產品品牌建設的崗位性
7.5.5文化產品單一利益的持久性
7.5.6文化產品終端建設的穩定性
7.5.7文化產品品類需求的敏感性
7.5.8文化產品註冊商標的單義性
7.5.9文化產品媒體傳播的公信性
7.5.10文化產品質量信息的透明性
第8章樂此不疲: 文化產品的版本效應分析
8.1版本與版本效應
8.2首版行銷的品類組合策略
8.3新版最佳化的對立策略
8.4版本效應的增值路徑分析
8.4.1主題續拍: 同一主題,不同故事
8.4.2舊事重拍: 同一著作,不同團隊
8.4.3借題發揮: 同一事件,不同品類
8.4.4技術進步: 同一主題,不同手段
8.4.5虛實結合: 同一產品,不同虛實
8.4.6載體變換: 同一故事,不同載體
8.5文化企業的創新分析
8.5.1文獻綜述
8.5.2文化產品“品牌疲勞”現象產生的原因分析
8.5.3解決文化產品“品牌疲勞”現象的創新機制
第9章其樂融融: 中國喜劇產品的品牌經濟分析
9.1焦慮與喜劇
9.2喜劇產品的觀點綜述
9.2.1關於民眾的觀點
9.2.2關於官方的觀點
9.2.3關於學者的觀點
9.2.4關於業內的觀點
9.3喜劇產品的品類結構分析
9.3.1喜劇產品的項目類型分析
9.3.2喜劇產品的娛樂度分析
第10章寓理於例: 《失戀33天》劇本投資的TBCI評估
10.1《失戀33天》劇本的目標顧客精確性測試評級
10.2《失戀33天》劇本的承諾利益單一性測試評級
10.3《失戀33天》劇本的單一利益對立性測試評級
10.4《失戀33天》的劇本品牌建設崗位性測試評級
10.5《失戀33天》劇本的單一利益持久性測試評級
10.6《失戀33天》劇本的終端建設穩定性測試評級
10.7《失戀33天》劇本的品類需求敏感性測試評級
10.8《失戀33天》的劇本註冊商標單義性測試評級
10.9《失戀33天》的劇本媒體傳播公信力測試評級
10.10《失戀33天》劇本的質量信息透明性測試評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