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低碳經濟時代,文化和旅遊兩大產業逐漸成為世界主要國家優先發展的“綠色朝陽產業”。黨中央提出“要推動文化產業與旅遊、體育、信息、物流、建築等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我國大力扶持發展的第三產業新模式,文化與旅遊兩大產業的融合發展對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升級和結構轉型有著重要意義。旅遊的項目和目的決定了其文化含量,於是除了常規旅遊項目外,還有許多為滿足專門目的開展的旅遊活動,如:漢詩旅遊、歷史探秘旅遊、書法學習旅遊、圍棋交流旅遊、名人足跡尋訪旅遊、民族風俗旅遊,可謂種類眾多,文化深厚。這類旅遊活動就被冠名為文化旅遊。其特徵是有明確的求知目的,通過旅遊有目的地學習某種專業, 研究發現對這一專業的現狀,發展和運用價值等方面的認識,使得參加這種旅遊活動的人,在這一專項領域,掌握更多的信息資料,以便更好的施展才幹,提高技能,有所作為。
定義
文化旅遊產業定義:
1:是以旅遊文化的地域差異性為誘因,以文化的碰撞與互動為過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為結果的,它具有民族性、藝術性、神秘性、多樣性、互動性等特徵。文化旅遊的過程就是旅遊者對旅遊資源文化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這也是文化旅遊產業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給人一種超然的文化感受,這種文化感受以飽含文化內涵的旅遊景點為載體,體現了審美情趣激發功能、教育啟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託功能。
2:泛指以鑑賞異國異地傳統文化、追尋文化名人遺蹟或參加當地舉辦的各種文化活動為目的的旅遊。尋求文化享受成為當前旅遊業出現的新時尚。文化旅遊產業是一種特殊的綜合性產業,因其關聯性高、涉及面廣、輻射性強、帶動性強而成為新世紀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興產業。文化旅遊包括歷史遺蹟、建築、民族藝術、宗教等內容。其涵蓋性強,幾乎可以囊括所有相關的產業。文化旅遊產業,是最近幾年才出現並流行的一個名詞,它的出現與遊客需求的轉變密切相關。因此,其目前較為流行的定義是“那些以人文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旅遊活動,包括歷史遺蹟、建築、民族藝術和民俗、宗教等方面”。還有說法認為文化旅遊屬於專項旅遊的一種,是集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等於一體的大旅遊活動。
綜上所述,文化旅遊產業就是以旅遊經營者創造的觀賞對象和休閒娛樂方式為消費內容,使旅遊者獲得富有文化內涵和深度參與旅遊體驗的旅遊活動的集合。
發展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發展的重要途徑。“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與同樣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旅遊業將有越來越多的融合發展,其中,文化旅遊產業將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遊產業、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撬動地方經濟騰飛的重要發展方向。
旅遊發展規劃是根據旅遊業的歷史、現狀和市場要素的變化所制定的目標體系,以及為實現目標體系在特定的發展條件下對旅遊發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
文化旅遊產業是一個跨行業的朝陽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對經濟結構調整、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擴大對外開放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構建和諧社會、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成為一種時尚,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整合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已經成為發展的現實優勢,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的條件已經成熟。
世界旅遊組織預測,到2020年,我國將成為世界第一旅遊目的地和第四大客源市場。其次,2015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27235億元,同比增長11%,較同期GDP名義增速高4.6個百分點。中國文化產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約6.2%,在前十大
經濟體中領先。
主要分類
主題遊樂型
用主題公園帶動配套商業和地產項目是這一派別的主要模式,溫泉、高爾夫、滑雪等休閒運動主題的項目也與此異曲同工,“觀瀾湖模式”即為代表。這種模式深受地方政府歡迎,低廉的拿地成本、市場熱情支撐下的穩定門票收益、配套商業及地產項目的快速回現,使現金流很容易得到平衡。
景點依託型
通過品牌開發企業在景點周邊所做的優質商業生活配套,很容易給一個景點和周邊欠發達地區帶去生機與活力。賦予自然資源更多的魅力,在原有的旅遊資源之上打造更多多樣性的產品,適當融入一些更和諧的體驗性文化商業設施。
文旅小鎮型
文物遺存、特色民風民俗和悠閒的古鎮生活,可以為旅遊開發大大加分,開發者往往不需要規模巨大的硬體投入,而是更多的軟性投入。在城鎮化趨勢下,更多特色迥異、各具千秋的文旅小鎮將會被挖掘出來,市場機會巨大。
度假酒店型
在傳統度假酒店可以滿足基本居住生活需求之外,這類產品有更多的藝術、文化元素,拍賣、博彩、會議、影視等多樣的收入渠道和靈活的租售方式使得企業不需要再進行住宅開發即能保證收益,在跑馬圈地的旅遊地產高峰期實現了小而精的成功。
融洽
旅遊文學在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曆數千年發展,成就斐然。古代旅遊文學深受傳統思想文化的影響,產生了一些相對穩定並不斷延續的特徵,我們稱之為古代旅遊文學創作的重要傳統。
(一)重遊傳統,是一個民族對於旅遊的一種深層次的心理恐懼。如《行路難》、蘇軾《前赤壁賦》、歐陽修《醉翁亭記》、唐王維《送元二史安西》。
(二)重人傳統。早期旅遊文學人文資源較少,發展越到後朝,旅遊文學作品中對人文資源的使用就往往是信手掂來。如曹操《短歌行》、王昌齡《出塞》、杜甫《蜀相》、劉禹錫《陋室銘》。
(三)古代旅遊文學產生的歷史社會背景,造成了其與政治關聯的傳統。宋范仲淹《岳陽樓記》、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都是其愛國憂憤的抒發。旅遊一政治,是古代政治家理想的人生通途和從政模式。
(四)與民同樂傳統。從老子“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到荀子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比喻,宋歐陽修《醉翁亭記》:“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范仲淹《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等是與民同樂的體現。
一、從旅行到旅遊
古時候,人們最初出於現實的需要,從事經濟、政治、軍事和外交活動、經商、遷徙、服役、征戰、求學、遊說或出使,都免不了遠途跋涉,時亦經歷名山大川。雖行歷天下,也只可說是“旅行”而非“旅遊”。
及至漢代,司馬遷發憤而作《史記》,年20即壯遊天下,他為搜求第一手史料而作遊歷考察,不辭勞苦地深入實地,進行細緻的調查研究工作。這樣的週遊,它標誌著一般意義的旅行向充滿自覺意識的旅遊的發展。到六朝之時,旅遊漸成風氣。
二、旅遊文學的產生
有了自覺的旅遊活動,作家借語言作載體,以詩、文為形式,記游、寫景、敘事、抒情或議論,在模山范水中滲透了他們的主觀意識、審美個性和獨特情感,這樣就產生了旅遊文學作品。山水遊記和山水詩的相繼問世,標誌著旅遊文學的產生。因此可以說,漢魏六朝時期翻開了我國古代旅遊文學的第一章。
三、旅遊文學的發展
漢魏六朝是遊記文學的草創期,唐代是成熟期,宋代是興盛期,可謂高手雲集,明代是繁榮期。清代遊記作品大多遠離現實生活,真正富於生氣、勇於創新的作品不多,古代遊記日漸衰微。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毫無疑問,“世情”之變遷,“時序”之移易,乃是中國古代旅遊文學產生、發展、興衰和更新的主要契機。新的時代呼喚著旅遊文學的變革,它也必將在變革中求得發展,在創新中長盛不衰。
文化和旅遊從古至今就是這樣一路走來。
文旅產業園
文化產業是工業文明、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發展文化產業的要求也越來越強烈,近年來,國家出台了眾多文化產業的利好政策,推動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希望通過文化產業的振興,迅速提高國家軟實力,實現經濟實力和國民素質的並速騰飛。
2009年國務院審議通過我國第一部文化產業專項規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正式將文化體制改革和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2010年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提出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建議,再一次把文化產業提升到社會發展和國民經濟的戰略地位。2011年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文化產業的產業地位提升後,大量的資金與政策都導向了文化產業項目。而文化與旅遊有著天然的緊密聯繫,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國家對文化產業和旅遊業的政策導向需要具有高品質大項目帶動。文化、旅遊聯姻的產物文化旅遊產業園應運而生。
文化產業和旅遊產業相互緊密關聯,同時又具備與其他產業強大的耦合性,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就是某種文化為主線,以文化創意產業和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從產業、商業、旅遊、地產、景觀等多種維度打造的,具備旅遊、產業、城市多重功能的文化產業空間。文化旅遊產業園從本質上來講是一種旅遊地產在政策導向下的新模式,是“文化+旅遊+地產”的三位一體的聯動開發模式。文化是統領,是整個園區發展方向的靈魂,旅遊是拉動,能夠促進產業發展、提升城市形象,實現人氣聚集。而地產則是園區開發建設的重要保障。這種“三位一體”的開發模式,實現了產業間的相互補充和支撐。可以有效的平衡園區近期投資和遠期發展之間的關係。
在利好政策導向之下,全國各地掀起了一波文化旅遊產業園建設熱潮。截至2010年,全國各種文化旅遊產業園區達1萬多家,其中,市級以上有2500餘家。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江蘇是文化旅遊產業園發展最快的省市。北京有130餘家,上海有100餘家。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已有三批6家(西安曲江新區、深圳華僑城、山東曲阜、瀋陽棋盤山、河南開封宋都古城、上海張江),國家級產業示範基地已達204家,產業增加值達900億元。文化旅遊產業園是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和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而出現的新型事物,興起和發展的時間較短,在快速崛起的同時也暴露出了種種問題。
首先是盲目建設,各地一哄而起建設文化產業園,規劃不夠、創意不足,導致園區重複建設嚴重,造成了資源的極大浪費和行業的惡性競爭。
其次,圈地現象嚴重,文化產業園的建設大多是在地方政府和地方開發商的共同介入下得以形成。許多產業園沒有構建科學的盈利模式,僅僅是打著旅遊產業開發的旗號,搶占土地資源,拿到土地後大張旗鼓的開發地產。
第三是產業化水平低下,一些產業園沒有構建良性的產業體系,產出效益很低,僅僅靠政府特殊政策和賣地、租地度日,很難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局面。
針對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的自身特點和存在問題,筆者提出文化旅遊產業園區的四大開發策略,強化文化旅遊產業園的競爭力,推動其良性發展。
策略一:創意核心吸引物
創意是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形成的基礎,旅遊核心吸引物是文化旅遊產業園生命力所在。文化旅遊產業園需整合地方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資源,圍繞文化主線打造創意性旅遊項目,聚集人氣,引爆區域,形成對廣域旅遊市場的持續吸引。
“夢廊坊”文化產業園,跳出了常規的旅遊項目策劃思路,採用了地上地下旅遊項目雙向開發的創新思路。地上以盛世長安——神奇高窟——海潮西亞——多彩歐洲為主題進行創意,形成具備景觀展示、節慶遊行功能的絲綢之路文化景觀大道;地下以樓蘭迷霧——對話埃及——海底王國為主題進行創意,運用世界頂尖科技,塑造“廊坊考古新發現”。構建地上地下聯動,一段一主題、一步一神奇的“新絲綢之路”。
策略二:創新旅遊體驗模式
傳統文化旅遊項目以文物古蹟和靜態展示為主,缺乏體驗性和深度遊覽性,隨著技術的進步和人們需求的多元化,現代人對於文化旅遊有了新的要求,如果想賦予傳統的文化以生命力,強化文化旅遊項目的競爭力需將文化與世界級品牌、科技和資本的高效對接,引進高新科技作為技術手段,採用情境體驗、動漫形象、創意理念、遊戲玩法、影視場景、特色商品、建築景觀及豐富演藝將文化活化,呈獻給遊客完美的深度文化體驗。
策略三:創建大產業體系
構建大產業體系。以旅遊業、文化產業作為主導,複合其他相關產業,旅遊和文化產業之間相互轉換、相互影響和相互驅動。在產業耦合作用下形成多種新的旅遊業態、旅遊產品,既能夠帶動旅遊的綜合消費,又能提升文化產業的附加值、延伸產業鏈條、拓展產業空間,真正實現產業之間的互融與共榮。
強化文化旅遊產業園的產業準入機制,產業要符合產業園區的總體功能定位。鎖定產業需具有關聯性、互補性、共生性,各產業相互連結並促進整個園區良性發展。既要符合文化旅遊市場消費需求及時代特徵,又要立足產業發展趨勢,具有前瞻性。能夠與地區的經濟產業基礎相適應,並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符合當地文化及資源特點,能夠提升地區文化及旅遊影響力及競爭力。
策略四:創立多元盈利模式
文化產業管理和運營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其產品化、消費化的過程也是文化產業化的過程。盈利模式的設計是項目開發的重要環節。構建銷售地產項目盈利、旅遊經營項目盈利、樹立項目品牌盈利、升值項目價值盈利的四大盈利模式,不僅確保了項目快速回流資金、降低項目投資風險的需求,也保障了項目長期、持續的現金流以及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的升值。四種盈利模式相互影響和最佳化,實現項目整體的盈利最大化。
專家評述
“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創辦人崔俊超認為,“一帶一路”背景下文化產業發展中,金融是最重要的短板,現有金融政策亟需完善,應將文化金融作為中國建設金融強國、文化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頂層設計,打通壁壘,通過金融改革扶持文化產業,為中國經濟下一步發展提供新的引擎。"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創辦人崔俊超指出,中國經濟到了轉折期,變革不是簡單的產業層面,經過30多年的快速增長,過去拉動增長的一系列引擎都逐漸熄火,製造業、投資、出口、基建紛紛下滑,人口紅利也在消失。下一個30年最大的變化是中國的人均GDP超過7000美元後,民眾生活從溫飽轉向小康,對精神文化產品的需求遠多於過去。過去30年經濟成長主要依賴物質層面,下一個30年中國經濟成長則要靠文化、旅遊、休閒、娛樂、健康等產業的發展。
“文化旅遊產業”微信公眾平台創始人崔俊超認為,旅遊過程中,旅遊者對文化有所訴求,並且文化是人文旅遊資源的靈魂,我們在為人文旅遊資源做旅遊規劃時,要將當地的文化和現代的休閒形式有效的結合起來,這樣做出的產品才是活的旅遊產品,這就是今天我們說的文化旅遊。從而產生文化和旅遊的緊密結合。進一步闡述旅遊本身就是一個帶動能力很強的產業,從而使文化旅遊帶動了一、二、三產的發展,在消費上起到了乘數效應。這就是我們說的文化旅遊產業。而文化旅遊產業從屬於創意、創新產業,必將為十二五期間我國的產業升級做出應有的貢獻,必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