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人類學:人類的挑戰

文化人類學:人類的挑戰

《文化人類學:人類的挑戰》是2014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哈維蘭。

基本介紹

  • 書名:《文化人類學:人類的挑戰》
  • 作者:威廉A.哈維蘭、哈拉爾德E.L.普林斯、邦尼·麥克布萊德、達納·沃爾拉斯
  • 譯者:陳相超、馮然等
  • ISBN:9787111471998
  • 類別:社會科學
  • 頁數:400
  • 定價:¥89.00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9-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美)哈維蘭 等著,陳相超,馮然 等譯
文化人類學:人類的挑戰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9-1
ISBN:9787111471998

內容簡介

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為什麼我們與一些動物的差別如此迥異,而與另一些動物卻驚人相似?為什麼我們的身體看上去是現在這副模樣?我們應如何解釋這形形色色而且互不相同的信仰、語言和風俗?為什麼我們會循著某種方式來行為處事?我們生活的動力何在?有人運用生物機制來回答這些問題,有人試圖提供社會層面或精神層面的解釋,而人類學學者則從一種具有整體性的途徑來解答。人類學所關注和考慮的對象是任何時間和地點的人類文化與生物性,此二者相互纏繞、難以分開,並在相當程度上互相影響。威廉A.哈維蘭、哈拉爾德E.L.普林斯、邦尼·麥克布萊德、達納·沃爾拉斯編著的《文化人類學:人類的挑戰》則更多地從文化的角度來闡述和回答上述問題。
威廉A.哈維蘭、哈拉爾德E.L.普林斯、邦尼·麥克布萊德、達納·沃爾拉斯編著的《文化人類學:人類的挑戰》的首要目標是向學生全面介紹文化人類學。本書吸取了一些人類學思想流派的研究成果和理念,向學生展現了各種研究方式,如演化論、歷史特殊論、傳播學派、功能主義、法國結構主義、結構功能主義等相結合的情況。這樣兼容並蓄的做法,反映了作者的信念,即各種不同的研究方式都談到人類行為的重要屬性。

目錄

前言
關於作者
致謝
第1章 人類學的本質特徵
1.1 人類學的發展
1.2 人類學的視角
1.3 人類學及其領域
1.4 人類學、科學與人文學領域
1.5 田野研究
1.6 人類學的比較方法
1.7 倫理學問題
1.8 人類學與全球化
第2章 文化的特性
2.1 文化的概念
2.2 文化的特性
2.3 文化的功能
2.4 文化與適應
2.5 文化與變遷
2.6 文化、社會和個人
2.7 族裔中心主義和文化評判
第3章 民族志研究:歷史、方法和理論
3.1 田野研究的歷史和作用
3.2 田野研究方法
3.3 田野研究的挑戰
3.4 整合數據:完成民族志
3.5 民族學:從描述到闡釋
3.6 人類學理論概觀
3.7 人類學研究的倫理責任
第4章 人之為人:物種起源和多樣性
4.1 通過適應過程發生的進化
4.2 進化和遺傳研究簡史
4.3 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
4.4 人類的祖先
4.5 智人的起源
4.6 人類生物多樣性和種族問題
第5章 語言與交流
5.1 語言學研究以及語言的性質
5.2 描述性語言學
5.3 歷史語言學
5.4 語言的社會文化背景
5.5 語言的多種用途
5.6 盡在不言中:姿勢—呼叫系統
5.7 聲調語言
5.8 遠距離通信:信息鼓和口哨式談話
5.9 語言的起源
5.10 從說話到書寫
5.11 全球化時代的文學和現代通信技術
第6章 社會認同、人格和性別
6.1 濡化:人類自我與社會認同
6.2 人格
6.3 跨文化視野中的另類性別模型
6.4 社會環境中正常與反常人格
6.5 全球化社會中的自我認同與精神健康
第7章 生計模式
7.1 適應
7.2 生計模式
7.3 覓食社會
7.4 生產食物的社會
7.5 工業化的食物生產
7.6 小結
第8章 經濟體系
8.1 經濟人類學
8.2 案例研究:特羅布里恩德文化中的甘薯情結
8.3 生產及其資源
8.4 分配與交換
8.5 地方經濟與全球資本主義
8.6 小結
第9章 性、婚姻和家庭
9.1 性關係的控制
9.2 婚姻與性關係的規則
9.3 婚姻的形式
9.4 配偶的選擇
9.5 婚姻和經濟交換
9.6 離婚
9.7 家庭和家戶
9.8 家庭的形式
9.9 居處模式
9.10 全球化世界中的婚姻、家庭和家戶
第10章 親屬和繼嗣
10.1 繼嗣群體
10.2 在更大文化系統中的繼嗣
10.3 雙邊親屬關係和親類
10.4 親屬稱謂和親屬群體
10.5 製造親屬
第11章 依性別、年齡、共同志趣和社會階層而組成群體
11.1 依性別分群
11.2 依年齡分群
11.3 社會階級和等級
第12章 政治、權力和暴力
12.1 政治組織的制度
12.2 政治制度與合法性問題
12.3 宗教和政治
12.4 政治領導與性別
12.5 政治組織和秩序維持
12.6 暴力衝突與戰爭
第13章 靈性、宗教與超自然力量
13.1 靈性與宗教的角色
13.2 人類學視野下的宗教與靈性
13.3 靈力與超自然生命
13.4 宗教專家
13.5 神聖的表演:儀式和典禮
13.6 魔法
13.7 巫術
13.8 宗教的功能
13.9 文化變遷中的宗教:復興運動
13.10 宗教的耐久力
第14章 藝術
14.1 對藝術的人類學研究
14.2 繪畫藝術
14.3 口頭藝術
14.4 音樂藝術
14.5 藝術的功能
14.6 藝術、全球化和文化存留
第15章 變遷過程
15.1 變化機制
15.2 強制性變遷
15.3 對於強迫性變遷的反應
15.4 反抗與革命
15.5 現代化
第16章 全球性挑戰、地方性回應及人類學的角色
16.1 人類的未來
16.2 全球環境中的跨國文化流動
16.3 全球化時代中的結構性力量
16.4 結構性暴力的問題
16.5 對全球化的反應
16.6 小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