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陰瀉肝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斂陰瀉肝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下冊。具有酸斂止汗,涼潤復液,宣通利咽之功效。主治咽痹。

基本介紹

  • 名稱:斂陰瀉肝湯《醫學衷中參西錄》
  • 出處:《醫學衷中參西錄》下冊
  • 功用:酸斂止汗,涼潤復液,宣通利咽
  • 主治:咽痹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附註,文獻摘要,

組成

生杭芍一兩半,天花粉一兩,射干四錢,浙貝母(搗碎)四錢,酸石榴(連皮搗泥)一個。

用法用量

上同煎湯一鐘半。分兩次溫服下。

功用

酸斂止汗,涼潤復液,宣通利咽。

主治

咽痹。

附註

此咽痛,以多汗亡陰也。蓋其人之肝臟蘊有實熱,因汗出過多耗其陰液,其熱遂上竄郁於咽中而作痛,故曰其咽為痹。痹者熱與氣血凝滯不散也。治此證當用酸斂之藥以止其汗,涼潤之藥以復其液,宣通之藥以利其咽,匯集為方,庶可奏功。(《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方解讀》)

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醫學衷中參西錄》:“此節之咽痛,以多汗亡陰也,與少陰篇之汗出亡陽者原互相對照。蓋其人之肝臟蘊有實熱,因汗出過多耗其陰液,其熱遂上竄郁於咽中而作痛,故曰其咽為痹。痹者熱與氣血凝滯不散也。仲師當日未言治法,而愚思此證當用酸斂之藥以止其汗,涼潤之藥以復其液,宣通之藥以利其咽,匯集為斂陰瀉肝湯(生杭芍兩半,天花粉一兩,射干四錢,浙貝母四錢搗碎,酸石榴一個連皮搗爛),同煎湯一盅半,分兩次溫服下。”
方論選錄
《醫學衷中參西錄醫方解讀》:“斂陰瀉肝湯:傷寒厥陰病,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其喉為痹者。生杭芍兩半,天花粉一兩,射干四錢,浙貝母四錢搗碎,酸石榴一個連皮搗爛,同煎湯一盅半,分兩次溫服下。按:此咽痛,以多汗亡陰也。蓋其人之肝臟蘊有實熱,因汗出過多耗其陰液,其熱遂上竄郁於咽中而作痛,故曰其咽為痹。痹者熱與氣血凝滯不散也。治此證當用酸斂之藥以止其汗,涼潤之藥以復其液,宣通之藥以利其咽,匯集為方,庶可奏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