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級容災指通過建立異地容災中心,做數據的遠程備份,在災難發生之後要確保原有的數據不會丟失或者遭到破壞,但在數據級容災這個級別,發生災難時套用是會中斷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數據級容災
- 類別:平台
- 對象:數據
- 作用:備份 恢復
名詞解釋
適用對象及範圍
實現方式
相關技術
1、RPO(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即數據恢復點目標。主要指的是業務系統所能容忍的數據丟失量,在同步數據複製方式下,RPO等於數據傳輸時延的時間;在異步數據複製方式下,RPO基本為異步傳輸數據排隊的時間。
2、RTO(Recovery Time Objective),即恢復時間目標。主要指的是所能容忍的業務停止服務的最長時間,也就是從災難發生到業務系統恢復服務功能所需要的最短時間周期。RTO描述了恢復過程需要花費的時間。例如:假設在時間點t1啟動恢復過程並且在時間點t2完成恢復,那么RTO就等於t2-t1。RTO值越小,代表容災系統的數據恢復能力越強。RPO針對的是數據丟失,而RTO針對的是服務丟失,二者沒有必然的關聯性。RTO和RPO的確定必須在進行風險分析和業務影響分析後根據不同的業務需求確定。對於不同企業的同一種業務,RTO和RPO的需求也會有所不同。RPO與RTO越小,系統的可用性就越高,當然用戶需要的投資也越大。目前,國際上通用的容災系統的評審標準為Share78:
(1) 備份/恢復的範圍;
(2) 災難恢復計畫的狀態;
(3) 業務中心與容災中心之間的距離;
(4) 業務中心與容災中心之間如何相互連線;
(5) 數據是怎樣在兩個中心之間傳送的;
(6)允許有多少數據被丟失;
(7)怎樣保證更新的數據在容災中心被更新;
(8)容災中心可以開始容災進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