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黨務地理信息管理系統是指利用計算機、網路、軟體信息、地理信息等先進技術,搭建了黨務信息存儲、管理和組織工作OA辦公平台,並結合三維影像地圖實現黨務信息的查詢統計、分類分析,從而開創了資訊時代下黨建工作數位化管理的新模式。該系統由高青縣在2009年開發,在網路環境下實現了黨務綜述、組織工作、幹部人事、人才天地、遠教之光、老幹部之家、OA辦公、黨代表聯絡、12371熱線、專題活動、政策法規等十一個功能主模組的有效整合,從而為各基層黨組織提供快速準確的信息服務,切實促進實際黨務建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數字黨務地理信息管理系統
- 類型:信息管理系統
- 利用:計算機、網路、軟體信息
- 屬性:工作OA辦公平台
開發背景,工作實際需要。,黨建信息化需要。,黨員幹部實際需要。,黨建科學化需要。,功能及作用,組織工作全面展示,三維影像地圖搜尋定位,人員信息綜合查詢,網上黨員教育培訓,載入OA辦公平台,實際效果,數據網路化,管理集約化,展示智慧型化,黨建“活地圖”,
開發背景
2009年,高青縣認真貫徹中央提出的關於推進基層黨建工作信息化的要求,堅持把信息化作為提升基層黨建水平的重要途徑,利用計算機、網路、軟體信息、地理信息等先進技術,開發了“數字黨務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將基層黨的建設定於網路平台,擴大了工作覆蓋面,助推了基層黨建工作創新開展。
工作實際需要。
高青縣轄7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759個行政村,8個村改居,3個城市社區,20個農村社區。共有基層黨委30個,黨支部1142個,其中農村黨支部754個;共有黨員19339名,其中農村黨員11119人。村多村小,基層黨組織分布比較分散導致了基層組織建設管理難、資源整合難,缺乏黨組織有效發揮作用的載體,成為多年來制約高青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瓶頸。在網路和信息化迅猛發展的今天,加強基層黨員幹部的教育管理也勢必要適應這一新形勢的要求。
黨建信息化需要。
全球性的網路化、信息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給黨的建設也帶來了機遇,為黨的建設提供了宣傳新陣地,縮短了各黨組織之間的距離,打破了自上而下的信息傳播模式,也更有利於實現黨內民主的發展。實踐證明,網路技術和信息技術越來越滲透到黨的建設中,超越了時間、空間和部門分割的制約,簡化了工作程式,為各基層黨組織提供了更高效優質、規範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與服務。
黨員幹部實際需要。
通過在機關幹部、企業員工、農村幹部及一般黨員幹部中開展的問卷調查發現,有75%以上的人經常使用網際網路、QQ、微博等現代信息技術,有52%的人通過網路向黨組織反饋過情況,有70%以上的人通過電子郵件、QQ、網上留言、線上交流等表達過自己的想法、意願和建議。同時,調查結果顯示,有89%的人參加過黨建網站的網路培訓,所有被調查者都認為建設網際網路上黨的教育、傳播陣地非常必要,有90%以上的流動黨員願意通過網路與所在黨組織聯繫,並積極開展互動。
黨建科學化需要。
增強黨的生機和活力,必須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以改革創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斷推進黨的建設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以科學方法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按照以上要求,高青縣委組織部在“用創新思維做好創新工作”思路指導下,經過緊張細緻的項目需求調研,最終提出了建設高青縣“數字黨務地理信息管理系統”初步構想,自2009年2月開始建設,11月5日系統正式運行。
功能及作用
“數字黨務地理信息管理系統”立足服務基層黨的建設,服務基層黨員,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軟體技術、網路和地理信息等先進技術,搭建了黨務信息存儲、管理和組織工作OA辦公平台,並結合三維影像地圖實現黨務信息的查詢統計、分類分析,從而開創了資訊時代下黨建工作數位化管理的新模式。該系統在網路環境下實現了黨務綜述、組織工作、幹部人事、人才天地、遠教之光、老幹部之家、OA辦公、黨代表聯絡、12371熱線、專題活動、政策法規等十一個功能主模組的有效整合,從而為各基層黨組織提供快速準確的信息服務,切實促進實際黨務建設。
該系統主模組及主頁下的各地黨建、友情連結和黨建導航板塊將各級黨組織連成一體,實現了黨建信息共享和快速傳遞,成為全縣搜尋查詢基層黨建內容的“活地圖”。在十一個功能模組能夠單獨發揮作用的同時,該系統主要具備以下五個方面大的功能:
組織工作全面展示
以該系統為平台,可以及時發布、更新全縣基層黨建相關內容,並可利用三維影像技術,分類索引相關文字、圖片內容,圖文並茂展現各級、各領域黨建工作動態,為基層黨員深入全面了解全縣基層黨建工作提供方便快捷準確的途徑。
三維影像地圖搜尋定位
充分利用1:1000三維影像地圖精確定位全縣黨組織所在地理位置,並通過不同技術手段實現背景影像數據的展示,做到全範圍覆蓋。所具有的強大搜尋定位功能還可以展現高青縣的黨組織布局和特色產業布局,能夠實現基層黨組織、領導幹部、各類人才、公務員、大學生村官、離退休幹部等地理信息的查詢定位,從而有利於快速準確定位、了解相關信息,方便了對全縣基層黨建工作微觀上的監督和巨觀上的指導。
人員信息綜合查詢
將黨員、幹部、人才等相關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整合,統一上傳到“數字黨務”平台。通過該系統的黨組織及人員信息管理套用系統,各基層黨組織根據相應管理許可權,可以互動瀏覽相關信息。同時,利用黨建工作統計分析輔助決策系統,利用22個查詢欄位,可自由組合查詢條件,方便快捷地查詢所需要的特定年齡、職務、職稱等條件的人員信息,還可利用黨建工作統計分析輔助決策系統實現對相關信息的分類查詢和統計分析,從而大大節省了查詢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網上黨員教育培訓
將基層組織工作的檔案資料、政策法規等發布到高青數字黨務系統、高青政務網,方便廣大幹部民眾學習。在數字黨務系統上開設了鄉鎮之窗欄目,在高青政務網為9個鎮(街道辦)設立版塊,通過網路平台使縣、鎮黨建工作得到全面及時展現。依託“齊魯先鋒網”實現了村級黨員教育網路的全覆蓋。利用村村通網際網路、村村有遠教站點的優勢,探索建設農村戶外“遠教視窗”,使黨員民眾在戶外運動、休閒納涼時就能接受到來自於網際網路的課件、視頻、信息等方面教育。
載入OA辦公平台
該系統可實現組工業務網上辦理。通過網上接轉組織關係、公文網上處理、電子檔案管理、信息資料共享等一系列網上輔助辦公,實現組織工作辦公無紙化、高效化,從而進一步加強了部內自身建設。
實際效果
數據網路化
全面聯動,實現了基層黨建工作數據網路化。高青數字黨務信息系統將全縣基層黨組織連成一個整體,通過規範化、標準化的數據格式,實現了黨建信息共享和數據的快速傳遞。各基層黨組織擁有相應管理許可權,可以及時上傳本單位組織設定、黨員幹部信息、黨建工作動態等,並通過信息管理套用系統,快速準確的完成對各級黨組織及黨員、幹部、人才等信息的分類查詢、統計分析,實現了對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隊伍基礎數據的網路化管理。
管理集約化
資源整合,實現了基層黨建工作管理集約化。將“書記抓”的重點項目和“抓書記”的重點內容歸納為組織建設標準化、區域發展特色化、黨員服務一體化,按照支部聯建、事務聯商、服務聯辦、城鄉聯動的模式,著力抓好農村黨支部書記選拔配備、教育培訓、監督管理、考核獎懲、待遇保障,建立“三化四聯五抓”工作體系,以數字平台方式展示運行。強化巨觀指導,細化監督考核,使數字網路與黨建工作有機結合。開設黨建論壇、網上書庫、警示教育等專題欄目,徵集黨員幹部民眾對黨建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加強黨建知識學習和黨風廉政教育。將機關黨建、企業黨建、社區黨建、農村黨建等信息資源整合到系統管理平台,建立起縣、鎮(縣直部門)、村黨組織台帳,真正落實“一個單位一張表,一個鄉鎮(街道)一本帳,一個縣(市、區)一個資料庫”的要求,實現互動查詢瀏覽,增進了基層黨組織之間的交流,方便了組織關係接轉、黨費收繳等黨建工作的日常管理。2012年底,各單位共發布各類黨建信息5萬餘條,點擊總數達350多萬次。
展示智慧型化
三維定位,實現了基層黨建工作展示智慧型化。利用三維影像地圖,實現了對基層黨組織、黨員、幹部、人才等地理信息查詢定位。對全縣確定的有機大米、有機魚、優質西紅柿、蠶繭、西瓜生產區及奶肉牛、肉鴨養殖區、沿黃河旅遊生態區和大蘆湖濕地保護區等9大農業片區的地域分布、產能、行銷及片區內產業型黨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黨員示範培訓基地等情況,形象直觀地在地圖上加以展示。同時,建立了村級預警系統、重點黨務工作實時監督系統以及服務困難黨員、流動黨員工作系統,通過點圖查詢,直觀了解每一個村班子、重點黨務以及相關人員當前狀態,創新了基層黨建工作督察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黨建“活地圖”
由點到面,繪成了基層黨建工作“活地圖”。將確定的基層組織建設整體推進工程、村級組織規範化管理、社區黨建工作規範化管理等16個創新項目全部納入信息管理平台,利用該系統的信息分類查詢統計,對創新項目進行信息劃分,將區域相鄰、產業相連、性質類似的創新項目進行了整合,合理確定村級組織、農村社區、特色產業、非公企業、機關事業等5條基層黨建精品示範線路。通過三維影像地圖功能,點圖查詢監督每條線路上每個創新項目,及時協調指導。各項目承擔單位還可通過該系統及時發布、更新信息,瀏覽、查詢相關項目信息,做到互通有無,有機銜接,協調推進,從而打造組織創新亮點工作精品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