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解釋,研究對象,選擇性狀,性狀編碼,
解釋
例如根據選取人參屬52個形態性狀、細胞學性狀和化學性狀,對中國人參屬10個種和變種進行數值分類學研究,進一步證明化學分類研究把人參屬分為兩個類群基本上是合理的。數值分類學通過對已有的植物信息資料,套用計算機進行數量統計分析,客觀的比較各組資料間的關係,重建進化關係並判斷性狀和器官的進化趨向。
研究對象
進行確定數值分類工作的第一步,是確定分類單位,它可以是個體,品系,種,屬或更高級的單位。但主要是應當使挑選單位儘可能代表所研究的有機體。在特定研究中所採用的最基本單位,稱為分類運算單位(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簡稱OTU)
選擇性狀
性狀的選擇對數值分類學的分類研究至關重要。就植物分類而言,要選擇相對穩定的形狀,也就是要選擇那些受環境影響較小,如繁殖器官,具體地說是花序的類型,雄雌蕊的數目,種子的特徵,果實開裂方式等等。有些性狀雖然變化較大,可以採用數學方法進行變換,常用的一種變換是取兩形狀之間的比值當做一個新的性狀。譬如葉的大小變化較大,如果取其長與短之比作為新的性狀,往往比較穩定而可靠。除形態、解剖特徵外,也可以選擇細胞的、生理和生化的等多種多樣的性狀。為了獲得穩定和可靠的分類,特徵數量一般要在50個以上,最好100個或更多。
性狀編碼
1.數值性狀 用自然數和實數所表示的性狀均稱為數值性狀。例如生物形態的各種度量、長度、面積、體積、角度和重量等;生物組織器官各部分構成的數量;各種形狀之間的比例關係;各種儀器測試的數據等,這些都是數值性狀。數值性狀本身就已經是數值,故多數的分類方法對數值性狀無需編碼處理,就可轉入下一步進行數學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