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贈胡主席湘妃扇》是近代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葉劍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起首兩句概括點明中越兩黨兩國的親密關係及越南“光景”的變化。接著中間兩聯,以具體事實來伸展前述的詩意。最後兩句,筆鋒一轉,收束全詩。該詩高度讚揚了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領導下,為實現國家的統一而進行的頑強鬥爭表現了中越兩國人民之間深厚的革命情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敬贈胡主席湘妃扇
- 作者:葉劍英
- 創作年代:現代
- 出處:《葉劍英詩詞集》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敬贈胡主席湘妃扇
重訪親鄰瞬隔年,中南光景倍增妍。
金甌④祝願圓無缺,鐵馬昂揚蹶又前。
肯借頭顱紓友難,敢披肝膽效時賢。
東方風格千秋在,舉世囂囂亦枉然。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湘妃扇:用湘妃竹做成的扇子。
②瞬隔年:轉眼之間已經隔年。
③妍:美好。
④金甌:古代一種用金屬鑄成的盛酒的器皿,常用以比喻國土。
⑤鐵馬:形容兵馬強壯,象鐵一樣的堅銳。
⑥蹶:摔倒。
⑦紓:解除。
⑧時賢:當世有德才的人。這裡指胡志明主席。
⑨囂囂:喧譁。這裡指反動派的叫囂。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重新探訪親戚鄰國,仿佛已經隔年,中國和越南的關係變得更加的美好。
祝願越南國土完整無缺,越南像昂揚的戰馬一樣,摔倒了,依舊繼續向前。
我們願意借力量給越南解除苦難,我們也將仿效胡志明主席那樣,敢於披肝瀝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國戰爭。
中越兩國人民在長期的鬥爭中互相支援,並肩戰鬥,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這就是千秋常在的“東方風格”。反動派的叫囂的也是徒勞的。
創作背景
1961年12月22日,在越南人民軍建軍十七周年的時候,當時任中國軍事友好代表團團長職務的葉劍英,向越南的胡志明主席贈送了中國明代的湘妃扇一把,扇子的正面由中國畫家黃胄畫了一幅中國人民解放軍幫助兄弟民族勞動的彩色國畫,葉劍英在扇子的另一面親筆錄寫了他當時作的這首詩。
作品鑑賞
這首七律的開頭兩句:“重訪親鄰瞬隔年,中南光景倍增妍。”1960年,葉副主席作為中國人民的友好使者,曾經參加了越南十五周年國慶紀念活動。這次來訪問,在短短的一年時間裡,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的領導下,在世界革命人民、特別是中國人民的援助下,抗美救國鬥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重大勝利。這兩句詩表現了作者對越南人民親切友好的情感和對自己朋友的勝利倍感欣喜的心情。
詩作的三、四兩句:“金甌祝願圓無缺,鐵馬昂揚蹶又前。”越南本來是一個統一的國家,由於美帝國主義扶植西貢偽政權,長期霸占越南南方大片國土,並對越南北方進行狂轟濫炸,致使-個好端端的國家山河破碎,人民慘遭蹂躪。詩人用美麗的“金甌”比喻國土的完整和統一,衷心祝願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的領導下,打敗美帝國主義,推翻南越傀儡政權,統一祖國。當然,這場抗美救國的鬥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會遇到各種困難、挫折,甚至失敗。但是,正義的事業終究會取得勝利的。作者用昂揚奮進的“鐵馬”形象地比喻愛國武裝力量浩大的銳不可當的聲勢。“蹶又前”,生動地表現了這場鬥爭的艱巨性、曲折性。這兩句詩不僅寄託著詩人和中國人民對兄弟般的越南人民的良好祝願,也熱情地讚揚了越南人民百折不撓的鬥爭精神。
詩作的五、六兩句:“肯借頭顱紓友難,敢披肝膽效時賢。”大意是:胡志明主席為了幫助解除中國人民的苦難,拋頭顱、灑熱血都在所不惜,我一定要效法德高望重的胡主席,為了支援越南人民,披肝瀝膽也心甘情願。1942年,在中國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胡志明為了支援中國革命,曾經被國民黨反動派監禁,歷經了廣西省的幾十所監獄,為時長達一年之久。幾十年來,為了支援越南人民的民族解放和經濟建設,中國人民在自己還有很多困難的情況下,節衣縮食,艱苦奮鬥,提供了各方面的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巨額援助,甚至不惜作出巨大的犧牲。周恩來總理在病重期間,還親自對越南領導人說:“在戰爭期間,你們最困難的時候,有很多東西,我們是從部隊中抽調給你們的,為了支援你們,我們盡了很大努力。現在在援外方面,援越總金額仍占第一位。你們應該讓我們緩一口氣,養一養。”特別是世代旅居的上百萬華僑,他們長期地和越南人民風雨同舟,休戚與共,不僅對越南的經濟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而且很多人都親自參加了越南的抗法、抗美的鬥爭,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爭取和捍衛了越南民族的獨立和自由。這兩句詩有力地表現了毛主席和胡主席親自培育的中越兩國人民的用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
詩作的最後兩句:“東方風格千秋在,舉世囂囂亦枉然。”詩人把東方弱小國家和民族在強大的帝國主義面前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神美譽為“東方風格”,並希望千秋萬世永遠保持和發揚這種精神。全世界的反動派不管怎樣歇斯底里地狂吠和叫囂,也是徒勞的。這兩句詩充分地表現了葉副主席對風起雲湧的民族民主運動的熱切關懷和期望,對正義事業必勝的堅定佼念,以及對帝國主義和各國反動派的極度蔑視。
名家點評
中國老年報社副主編談志林《老一輩革命家詩詞鑑賞辭典》:“全詩寫得緊湊自然,嚴謹而流暢。首尾虛實相生,互為點染,滿紙豪情,餘韻無盡。品詩如品其人,不由人不拍案稱嘆。”
開封師範學院原校長、教授王文金《愧書廬詩歌論稿》:“這首詩是通過讚揚越南黨與人民的鬥爭精神與取得的業績,來表達中越兩黨兩國的深厚革命情誼。詩寫得極為親切感人。”
內蒙古大學教授魯歌《老革命家詩詞選注》:“這首詩高度讚揚了越南人民在胡志明主席領導下,為實現國家的統一而進行的頑強鬥爭,表現了中越兩國人民之間深厚的革命情誼,完全表現了中國人民的國際主義精神。”
作者簡介
葉劍英(1897年-1986年),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人和領導人,元帥。原名宜偉,字滄白,廣東梅縣人。1920年起追隨孫中山先生參加民主革命,1978年後任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是中共第八、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至第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著有《葉劍英詩詞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