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告(十四)

《敬告(十四)》是汪康年所著作品,出自於《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敬告(十四)
  • 作者:汪康年
  • 作品出處:汪康年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今日吾國之地位,吾輩所應盡之義務,一曰迫望政府之改良,一曰遏止亂事之萌生。斯二者,皆今之要務也。乃有一種不稔時勢、好亂樂禍之人,或捏造種種驚人之謠言,或代人傳播此等謠言。如巴黎集議瓜分之事,已屢經人辨正,而各報猶舉以為說,以資為煽亂之導線。吾不知伊等之居心何等,顧其害於事,則甚矣。
國民軍一事,發之於留日學生,於是內地應之,全國之報鼓吹之,顧吾不知紛紛者將實行乎?抑徒資為熱鬧乎?吾國十年以來,此等名目,殆以十數,若義勇隊,若前後兩次國民捐,若抵制美貨,其餘尚未及僂數,然無不囂張於前,而蓄縮於後。此其意,大為西人所窺,茲載《時事報》所譯《文匯報》一段如下:
近來中國各處,發現一最新之舉動,如所謂國民軍者是也。考其組織之原由,無非為中國時受他人之凌夷侮辱,故全國民心有所激發。似與英皇亨利第八時代英人組織之團練軍毫不相異,足征今日中國民心之一致也。惟此等舉動,果能行之久遠,而無所衰敗乎?竊觀近數年來,中國之民時有愛國之舉動,均未見獲有效果。例如國民捐一項,其成效為何如乎?今者國民軍之組織,試問器械問題、經濟問題,均取之於何地耶?是未免易於衰敗之一證也。且中國國民所最缺乏者,系服從、訓練之性質。近觀署廣州將軍孚琦,當被暗殺黨開槍轟擊時,該將軍之護兵即四散奔逃,無有敢出而抵拒者。進觀中國之教育,各學堂學生待遇教員,亦多傲慢自若,不受約束,實由國民之性質使然。今國民軍成立後,倘亦不服訓令,龐然自大,則其患更甚於敵兵。因旅居中國之西人,以為萬一釀成事變,則各西人必當請本國政府為之保護,至此而瓜分之說,恐不激而自動矣。故西人對於中國國民軍之心理,未嘗不有所欣羨,然亦深勸國民軍實行之始,當一以謹慎出之,而不漫焉,忽焉,則幸甚矣。

作者簡介

汪康年,出身於從顯赫走向衰敗的家族,出生於戰亂動盪的年代。伴隨著家族衰敗、朝廷衰敗、國家衰敗,汪康年一生都在為興家、為救朝廷、為振興國家而奮爭。在他努力為自己出人頭地的同時,也為實現政治改革而呼喊、而奔走,甚至準備為此而“動粗”。但汪康年在近代更重要的身份是報人。在他51年生命里,整整26個年頭是在辦報,除《時務報》外,還有《昌言報》、《時務日報》(《中外日報》)、《京報》、《芻言報》等,而且都享譽於言論界。不僅其言論在當時很有影響,他對報業的許多創新和改革,也是對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重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